趙曉博
摘要:隨著數字科技的發展,新媒體技術已經在人們生活中得到普及,新媒體技術的互動性、及時性、融入性和體驗性等特征也給人們帶來了新的體驗。博物館的發展改如何利用好新媒體技術,新媒體的視覺呈現如何設計更符合觀眾審美和心理需要,這些問題是當下文博人值得思考和探究的一大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設計;博物館
網絡信息化時代,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形式,新媒體技術的使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普及。我們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互聯網設備及時的了解到更多信息。在當下,辦公、購物、宣傳、娛樂都已離不開新媒體手段,如微博、微信、短視頻等平臺。博物館的發展也需要與時俱進,已不能只停留在傳統媒體的形式。這些新媒體公眾平臺的出現已經改變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的途徑。博物館的發展中也需要順應觀眾心里和習慣,將新媒體技術融入博物館工作匯中,如語音導覽、云講解、線上展覽等,甚至還可以定期開設網上直播,帶著網友云參觀博物館等內容。由此,將博物館的講解、展覽、宣傳、教育和文創與新媒體技術相融合,是一種大膽的創新和嘗試,是一種積極有效的多媒體利用方式,也是博物館發展中的一條必經之路
一、新媒體藝術設計在博物館中應用的必要性
新媒體藝術設計,新媒體是指技術層面的,藝術設計指的是視覺層面的。新媒體藝術設計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體。技術方面指的是如微博、微信、短視頻這種公眾平臺,展現出來的視覺藝術效果則屬于藝術設計的范疇。在博物館發展中,用新媒體與以往的傳統媒體相比有異曲同工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目的相同,在考慮畫面美觀的同時,要突出主題,明確目標,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宣傳博物館的效果。不同之處是展現形式和視覺流程主次的不同。傳統媒體的如在報紙雜志類的媒介中,是否是頭條、標題的話題性、篇幅的長短等因素都直接影響著閱讀量。而在新媒體的媒介中,平臺類型很多,根據不同的平臺特點來設定呈現形式。現在人們對手機的的使用率非常高,移動網絡也很發達,隨即衍生出了很多手機app小程序,微信公眾平臺,短視頻平臺等。新媒體有時效快、互動性強、視覺效果豐富等特點,這些特點也給快生活的人們提供了便利,能在更短的時間或取想知道信息,這也促使了博物館發展的革新。
二、新媒體藝術設計在博物館中的應用
1.新媒體藝術設計在博物館講解中的應用
博物館講解,可以說是每個博物館的標配,博物館中的藏品具有藝術價值文化價值歷史價值,涉及到多種學科的知識。參觀博物館,想了解藏品背后的知識和文化,講解無非是一個最快獲取信息的途徑。傳統人工講解雖然能更好的和游客互動,能及時解決在參觀過程中游客們更多的問題,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因觀眾需求不同,想了解的的內容也不同,所以講解時間和節奏就會變慢,也會有需大于求的情況,導致觀眾需要等待上一批觀眾結束參觀才可以聽講解等諸多問題。新媒體的出現就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現象,我們可以通過官方微信app或者小程序提前將講解內容錄制好,還可以根據不同觀眾的需要,設置不同講解方案,如1小時詳細參觀講解,30分鐘的快速瀏覽,甚至可以自主控制期間,選擇單品講解等。新媒體藝術設計的作用就是根據自身博物館特色設計版面風格,設計本館想要主推的內容,從觀眾心里需要出發,能通過操作界面更快的找到想要的內容。新媒體與講解結合的形式彌補了傳統講解的一些弊端,豐富了觀眾的觀感。
2.新媒體藝術設計在博物館宣傳中的應用
博物館的宣傳是博物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往的宣傳形式是采用我們所熟知的傳統媒體,利用平面設計藝術手段來進行呈現,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存在展示形式單一,時效性和觀眾參與性差等缺點。新媒體的出現則彌補了這些缺點,也給了博物館宣傳需要轉型的新機會。
在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需要更快的更便捷獲取信息的形式。微博、微信、短視頻等新媒體平臺的利用率在我們生活中越來越高。將新媒體形式運用到博物館宣傳中,滿足觀眾需求的同時,還可以實現更大化的宣傳效果。新媒體所呈現的視覺效果是在宣傳中的一個重要因素,版面、色彩和標題是吸引觀眾的第一要素。我們比較常用到的官網微信平臺,它在推送消息的時候不會是整個篇幅的推送,是有一個橫幅的小界面,這個小界面和標題是觀眾看到的第一視覺流程,由于微信平臺是在手機客戶端使用,版面較小,就需要遵循文字標題要簡短醒目、圖片美觀和顏色鮮艷的設計原則。博物館的宣傳中要根據最新的形式制定最新的宣傳策略,將技術和藝術相結合,這樣才能夠在宣傳過程中,達到良好的博物館宣傳效果。
3.新媒體藝術設計在博物館展覽中的應用
線上展覽近幾年比較熱,多家博物館推出了線上學習、線上參觀的活動。到博物館參觀看展的形式在新媒體發展的帶動下也發生了變化。傳統的展覽形式受到地域的限制,如一些博物館會引進一些比較不常看到的國外引進展,人們需要來到現場才能看到想要看的展覽,但是由于時間和路途遙遠等因素的影響,就無法來到現場。線上展覽的出現就解決的這一問題,雖不能親臨現場,感受人類文明留下痕跡,但是線上參觀可以帶你了解藏品背后的故事,此時線上展覽的呈現形式也是我們需要著重考慮的。如開展線上展覽做的比較好的蘇州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推出了一個蘇博云觀展,界面所用的色彩比較清新淡雅,很符合江南地區的風格,圖案的選擇上也是用了蘇博最具標志性的建筑,主體突出且醒目,版式的設計上也是采用的比較傳統的古籍排版版式,很具有中國風的特色。在版塊的設計上更加注重體驗性,設計了展覽、館藏、講座和文創四個版塊,可以供觀眾足不出戶就能觀賞藏品,聽線上講座,甚至還可以參加線上互動及購買展覽配套文創產品等。這種采用新媒體形式的線上展覽,不僅解決的人們參觀博物館的地域和時間的問題,增加了觀眾的互動性,還可以給博物館帶來了一定的收益。
參考文獻:
[1]劉旭光著:《新媒體藝術概論》,河北:河北美術出版社,2012年
[2]何小欣著:《當代博物館的復合設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年
[3]尹定邦編著:《設計學概論》,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