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梅
摘 要:在社會經濟全面快速發展的今天,企業在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為更好的提升內部管理成效,為全面優化自身的發展質量,必須充分依托于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背景,全面優化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在實踐過程中,企業應該著力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不斷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整體成效,科學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 企業內部控制? 加強? 完善措施
在信息科技的推動下,企業管理的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財務會計是企業管理的核心與關鍵,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必須要采用先進的技術和方式,來強化內部控制的效果,使企業資金得到優化利用,資源配置更加合理,進而促進企業效益實現最大化。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各項管理的重要方式,是企業經營與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有必要全方位創新內部控制方式,科學優化內部控制流程,更加精準全面的提升內部控制的整體成效以及實際價值。
一、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
在企業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內部控制是非常核心且關鍵的。為更好的提升企業的經營發展成效,全面優化企業的發展競爭力,必須積極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緊密把握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背景,更好的提升內部控制的整體質量。實踐證明,會計信息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
(一)內部控制結構發生變革
在企業內部控制的過程中,科學精準的內部控制結構始終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但伴隨著會計信息化的深入,企業在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內部控制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比如在會計信息化的背景下,內部控制工作對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僅要求他們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同時也要求他們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能夠精準全面的把握會計信息化系統中的財務數據,繼而更好的優化內部控制成效。再比如在會計信息化的背景下,企業內部控制的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在傳統手工記賬的環節中,由于各項財務會計工作更多是以實務性的方式呈現出來,在內部控制中,僅僅需要把控各個環節,做好相關憑證以及簽字的審核把關即可。但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各類財務數據以及信息都依托于信息化系統而存在,這對企業內部控制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內部控制的風險增大
在企業經營與發展過程中,科學系統的內部控制工作,能夠有效防范企業內部發展的風險,能夠全面研判企業風險的大小以及發展方向,繼而做好科學的應對管理。但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的財務管理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企業財務管理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在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中,各類財務信息數據往往以電子介質的方式存儲在計算機系統中,雖然提升了運行以及管理的效率,但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系統風險。比如受計算機自身系統風險以及網絡威脅等影響,極容易造成相關信息數據的丟失或者篡改,也極容易造成相關信息數據的失真等。再比如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在操作計算機系統的過程中,可能存在違規操作的問題,這同樣影響財務管理系統的整體運行可靠性。這些因素都會對會計信息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產生嚴重的影響,進而導致企業財務風險范圍的擴大,內部控制的壓力以及難度也不斷增大。
(三)財務業務流程產生變化
在傳統的手工記賬階段,企業的財務業務流程是相對比較簡單的,雖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環環相扣的模式,利于實施內部控制工作。在內部控制中,只要把握關鍵節點,就能夠有效研判問題。但在會計信息化的背景下,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它的財務業務流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特別是“業財融合”的深入,更是打通了財務管理以及業務管理之間的橋梁。面對全新的財務業務流程,在內部控制的過程中,勢必容易增加內部控制的整體難度。
二、會計信息化背景下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措施
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不斷推動企業的長效快速發展,不斷優化企業的整體發展競爭力,必須全面順應時代發展的特點,更加精準全面的做好內部控制工作,切實提升內部控制的整體成效與質量。
(一)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優化內控人員素養
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為更好的提升內部控制的整體成效與質量,積極理順內部控制的結構,應該積極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切實提升和優化內部控制人員的整體素養。伴隨著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日益完善,內部控制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為此,有必要完善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力爭實現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化的內部控制。特別是在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運行過程中,企業中的所有人員都可能是該系統的使用者,也都是內部控制的參與者。為此,應該依托于清晰的權責體系,不斷優化內部控制的業務流程,不斷制定內部控制的標準規范,更好的提升內部控制的整體成效。同時,在內部控制的過程中,企業還應該構建全方位的監督管理體系,全方位實現內部控制的監督。企業要成立專門化的內部控制監督審議部門,著重加強對內部控制方法以及內部控制措施的監督與管理,及時評價與審議內部控制的實際成效。
(二)強化對網絡環境的控制,完善風險預警體系
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的作業過程中,為有效防范計算機系統中可能存在的相關風險以及問題,應該注重強化對網絡環境的控制,充分完善風險防范以及預警體系,更好的提升內部控制工作的整體成效。一方面,在內部控制的過程中,企業應該全方位加強對網絡環境的控制。加強會計信息安全性的保護,積極構建企業內部的網絡系統,有效防范和隔離外部不良訪問行為。同時,在網絡環境的優化過程中,企業還應該采用相應的管理權限以及訪問權限,企業要采用防火墻、安全口令、權限設置等技術手段,加強對人、文件、數據、系統軟硬件等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在內部控制的過程中,企業還應該構建科學的風險防范以及預警體系,全方位、動態化的加強風險的分析與判斷,更好的提升自身的風險應對能力。在內部控制過程中,要結合常見的風險明確相關的防范措施,同時還應該重點研判其他風險,不斷提升風險應對能力。
(三)加強會計內部審計,保障業財融合的深入
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的過程中,為整體提升內部控制的成效與水平,必須全方位加強會計內部審計,充分保障業財融合的深入。一方面,在進行科學的內部控制過程中,要充分強化內部審計的作用。在內部審計過程中,要配置專職化的審計人員,同時還應該充分明確內部審計的對象以及內容,繼而全方位優化內部審計的整體成效。另一方面,在業財融合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企業有必要強化內部控制人員、財務人員、業務人員的溝通與配合,形成長效化的合作機制。
三、結束語
在企業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內部控制是非常核心的內容。在會計信息化背景下,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以及內部控制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為更好的提升內部控制成效,應該完善內部控制機制,營造內部控制網絡環境,全方位加強內部審計。
參考文獻
[1]劉張英.企業會計信息化內部控制問題及解決措施[J].鄂州大學學報,2016(6).
[2]臧曉蕊.信息化環境下國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研究[J].商業經濟,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