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 楊瑞雪 孟曉虹
摘要:高校黨建工作至關重要。隨著黨內法規越來健全,高校黨內法規宣傳、教育和普及工作也要與時俱進,這不僅是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的需要,也是我黨依法治國的需要。我們要在新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創新黨內法規教育的模式、途徑和形式,讓黨內法規教育成為常態化、機制化、微型化。
關鍵詞:新媒體;黨內法規;教育途徑;創新
一、問題的提出
黨內法規教育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對于高校基層黨組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新媒體發展迅速的今天,高校黨內法規教育更應該乘勢而上,主動適應變化,“要運用新媒體技術使工作活起來,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 [1]因此,新媒體是高校黨內法規教育形式的必然選擇。
二、新媒體融合下高校黨內法規教育的模式的特點
(一)新媒體融合下高校黨內法規教育具有個性化的特點
在新媒高度融合的時代下,當代大學生采用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可選擇的途徑愈來愈多。如微博、QQ、微信、短視頻(如抖音)等新媒體載體。在網絡世界中,大學生話語權進一步增強。以往的“填鴨式”“說教式”等教育模式在新媒體語境下,受到了極大沖擊。將僵硬、刻板的黨內法規以師生喜聞樂見、寓教于樂且融合圖片、文字、聲音、動畫的教育形式,以“點對點”的話語傳播方式傳遞給廣大師生,成為高校黨務工作者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二)新媒體融合下高校黨內法規教育具有多維交互的特點
新媒體多維交互的特點不僅體現在新媒體載體本身具有多維交互性,也體現在直接使用新媒體的用戶主體上。在新媒體語境下,信息的傳播可以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以交互形式流轉或傳播。因此,高校黨務工作者應當注重新媒體教育多維交互的這一特點,將黨內法規教育的內容以多種載體與用戶形成有機聯動,以多維交互的模式傳遞給師生,以達到良好的高校黨內法規教育效果。
(三)新媒體融合下高校黨內法規教育具有線上、線下雙線互動的特點
通過新媒體交互平臺高校師生可以隨時隨地接受到黨內法規教育。要積極鼓勵師生用新媒體的方式積極參與到黨內法規教育內容的制作中來,例如建立線上學習平臺、制作相關內容的微視頻等,結合線下師生黨員學習教育相結合,多層面引導廣大師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使線上、線下雙線結合的教育模式共同推動高校黨內法規教育。
三、新媒體融合下高校黨內法規教育途徑創新
結合新媒體,創新高校黨內法規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具體來說:
(一)借助新媒體時代下社交媒體推動黨內法規教育的開展
伴隨著新媒體的融合與發展,高校黨內法規教育的方法創新要充分重視對各種社交媒體的運用。如針對廣大團學干部、積極分子、師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建立的QQ群、微信群,并在二級學院的微信公眾號中開辟“微黨課”“警示錄”等教育專欄,使得黨建信息、黨員教育形成了常態化、機制化、微型化。
(二)提高黨務工作者綜合運用新媒體的能力
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微媒體”已經深度融入高校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作為高校黨務工作者必須要面對新媒體時代的新形式、新特點。[2]這就需要高校黨務工作者不斷提高新媒體綜合運用的技術和能力,善于運用圖文并茂以及音頻、視頻相結合的活潑、親民、通俗易懂的視聽內容,演繹嚴肅的黨課教育主題內容。
(三)注重新媒體時代下黨內法規教育內容和資源的整合,實現協調運作
新媒體黨內法規的教育和宣傳可以針對黨內法規教育內容進行資源整合,并借助新媒體這個工具將黨內法規立體化、圖像化,講好黨內法規,讓黨員明確界限,讓想加入黨組織的教師和學生對中國共產黨有更加進一步的了解,從而提高高校黨內法規教育的實效。
(四)注重新媒體時代下黨內法規教育平臺和整體的整合,實現協調運作
高校內部各個組織的新媒體平臺從管理層面來說,還存在著各自為政、相互重合的現象,從整體內容層面來說,還缺乏協調性、統一性。因此,高校黨務工作者要在黨內法規教育模式創新中重視學校新媒體資源的整合,加強各參與主體之間的溝通,實現協調運作,以促進高校黨內法規教育資源的有效整合。
綜上所述,在新媒體快速融合時代,高校必須加強結合新媒體時代特點, 創新黨內法規教育的模式、途徑和形式,讓黨內法規教育成為常態化、機制化、微型化,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進而推動依法治國不斷縱向發展,確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立。
參考文獻
[1]蔣廣學,王志杰,張勇.論全環境育人理念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感與吸引力[J].學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2018(5):87-89,96.
[2]楊洪騫.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新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4):8.
基金項目:河北省高校黨建研究會2019年度立項課題,課題名稱:新媒體融合下高校黨內法規教育途徑的創新研究(批準文號:GXDJ2019B251)
作者簡介:李波(1979.09-),男,漢族,河北邯鄲人,研究生學歷,講師,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與法制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