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代浩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日益發展和互聯網在生活的比重加大,隨之而來的網絡直播也在不少網民的生活中占據了一席之地。然而作為一門近幾年興起的行業,網絡直播還存在著一些無法避免的問題,在倫理方面也是值得探討一下。
關鍵詞:網絡直播
網絡直播是因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以及互聯網影響日益擴大下產生的一種新興行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9年底,中國網絡直播用戶已經超過五億,并且占比中國網絡用戶也已經超過50%,直播行業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級。由此可見網絡直播在目前的影響之廣泛。當前中國網絡直播主要是由以斗魚TV為代表的直播平臺環境以及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環境組成的,本文探討的主要是直播平臺環境下的網絡直播存在的問題。經過近五年的發展,網絡直播和過去相比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秩序,但是整個網絡直播環境之中還是存在著大量問題,例如直播內容低俗,侵犯他人隱私等等。
一、網絡直播的運營模式
首先,直播平臺擁有資本,為網絡直播提供運行平臺,通過廣告收入,會員服務,電商引流以及對平臺主播的抽成獲取相應的收益,有著維護整個網絡直播平臺的責任。主播是網絡直播的主要工作者,通過直播的方式吸引觀眾,直播內容及其廣泛,收益獲取的方式包括與直播平臺簽約的固定利益以及觀眾購買直播平臺禮物進行打賞的增值利益。而觀眾就是網絡直播中的消費者,選取感興趣的直播內容或者主播觀看,并且購買平臺禮物送給心儀的主播來提供資金支持。
在這個模式的三個主體同時也是網絡直播環境下的三個倫理主體,而網絡直播中的倫理問題主要存在于主播與觀眾所形成的倫理關系之上。網絡直播屬于大眾媒體的一部分,而在現如今信息時代或者說互聯網時代,其也毫無疑問的擁有教育功能。而網絡直播主要產生的倫理問題就是因為其所具有的倫理教育功能長生的。
二、網絡直播存在的倫理問題
1、網絡主播
網絡主播作為一門新興的職業,它有些低準入以及高收入的特點,吸引了一大批工作者。低準入是說,從事網絡直播工作的門檻低到只需要一臺可以聯網并且可以輸入輸出視頻音頻的設備,如手機,電腦,不需要其他任何技術,主播只要提供給直播平臺一部分基本信息就可以在直播平臺進行直播。而高收入指的是直播中禮物帶來的增值收益期待度非常之高。入門條件極低意味著主播的個人素質參差不齊,而高收入則代表著一定程度上網絡直播會以利益為導向。因而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其一,直播內容低俗。最典型的就是一些已經違反法律的低俗直播,如斗魚TV曾出現過的“造人直播”,而更為普遍的則是一些打著擦邊球的直播,一類是以跳艷舞,言語挑逗等方式吸引特定人群的直播,另一類則是直播做一些一般情況下默認禁止的行為,例如打架,虐待動物,性質惡劣的惡作劇等等。這種低俗的直播屬于屢禁不止,一方面是觀眾對“新奇”事物的偏好促使主播選擇這一類直播,另一方面也是主播缺乏才藝只會用這種方式博人眼球。
其二,錯誤的價值觀導向。主播在網絡直播中是承擔著倫理教育者的角色的,然而很多主播自身卻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導致很多情況下錯誤的價值導向。一種是受主播自身素質水平限制,其在直播中所作出的表率行為明顯帶有錯誤或者不恰當的價值取向,就如主播五五開辱罵質疑其在游戲中作弊行為的其他主播和觀眾。另外一種則是明知道某些言論行為是錯誤的,為了自身的炒作故意去發表一些粗俗惡劣的言論或者采取一些不道德的行為。這些人無論在現實中表現出如何的道德形象,在網絡直播這個環境下表現出的都是會對直播受眾產生不良影響的錯誤價值觀。
其三,侵犯他人隱私權。發展到如今,網絡直播已經可以大致分為三種直播,一是表現自身才藝的秀場直播,二是追求虛擬的游戲直播,最后則是受眾最為廣泛的直播日常生活瑣事的泛生活類直播。而侵犯他人隱私權主要就發生在泛生活類直播之中。該類直播主要以直播各種各樣的戶外直播為主,這就意味著直播期間必然會遇到不屬于主播的其他人群。有很多人的生活就被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這些主播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透露出去。有的是主播本身也缺乏意識而導致的,還有的是主播明知情況下還在進行的一些必須和其他無關人員發生聯系的直播,譬如直播搭訕等。這種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那些非自愿人士的隱私權,甚至在某些情況下,直播被發現后可能會導致主播和其他人的沖突,演變成一次暴力直播。
2、觀眾
觀眾抑或可以說倫理教育中的受眾,他們在整個網絡直播過程中并不是單純的承受者的角色。網絡直播的最大賣點之一就是主播和觀眾的即時互動,可以說,某些低俗的直播不單單是主播而是觀眾和主播一同塑造的。同時也是由于觀眾是沒有門檻的,這就意味著觀看直播的網民之中會存在者許多并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未成年人。這也是網絡直播在倫理環境下最容易影響的人群。部分觀眾的問題承擔的是全部的受眾。
其一,審美異化。從供需關系來看,直播內容作為主要商品,其具體內容是受需求影響的。換言之,網絡直播之中充斥的各種低俗惡劣的直播都是因為有大量的觀眾會選擇觀看這一類內容的直播。這其實是一種在越來越快節奏現代化的生活之中,人們的審美產生了一些異化,尋求在壓抑的快節奏生活之中宣泄壓力以及惡念。在網絡直播之中表現出的就是對一些極其出格的直播內容的追求,還有少部分人會慫恿主播去進行一些不道德的行為,甚至有時候會一定的利益獎勵。另外一種則是秉承則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觀眾,他們對某些將要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不正當直播內容并不會制止或者反省。這種實質上是在助長網絡直播中低俗以及不恰當內容的存活環境。
其二,過度宣泄情緒。網絡直播作為一個即時互動的“節目”類型,在主播進行直播的時候,觀眾就可以通過發送彈幕的方式和主播以及其他觀眾就行交流。在網絡直播中,就存在者專門的彈幕環境,也是因為觀眾的不受限制,作為觀眾交流的唯一方式彈幕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言論。有部分觀眾因為在現實中的壓力,會選擇在彈幕環境之中肆意宣泄,以另外一種方式使得網絡直播成了一個充滿惡意的環境。由于彈幕環境除了主播本人都是純文字交流,這樣意味著文字中微小的問題會被過度放大,大部分彈幕環境出現的問題都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彈幕環境的惡劣很可能會反過來影響那些正常直播的主播。
3、直播平臺
直播平臺或者說背后的公司電商,它們是整個網絡直播環境的運行者和維護者,雖然一般并不直接和受眾發生倫理聯系,但它也是網絡直播倫理環境的維護者之一。部分直播平臺也存在者一些間接的倫理問題。
其一,惡意競爭。直播平臺作為一種公司必然也是利益導向的,但是有少數平臺為了自身利益忽視公共利益,以惡意的方式包括雇傭水軍攻擊其他平臺的主播,挖掘其他平臺主播的不良記錄等來達成打擊競爭者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受到影響最大的不是那些主播而是那些主播的受眾。
其二,對于中小型主播的忽視。在利益關系下,直播平臺對于能給他帶來巨大利益的大型主播會持續關注,而那些簽約的中型主播以及沒有簽約的小型主播就缺乏關注也缺乏監管,于是乎中小型主播的直播內容在監管不力的情形下就很有可能出現低俗的直播內容。
三、淺析網絡直播倫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1、虛擬人和社會人的割裂
網絡倫理和一般倫理最大的區別就是在多了一層虛擬人的身份,在現實環境下,人與人發生道德聯系是社會人直接和社會人聯系,或者通過物間接和社會人聯系。網絡倫理環境下則是社會人到虛擬人再到物再到虛擬人再到社會人的聯系方式。網絡平臺是一個虛擬環境下的信息交互平臺,盡管現在已經有了實名制等制度,網民在網絡上與其他人發生聯系的時候會先產生一個虛擬人的角色,這個虛擬人角色一方面是對現實社會人的一層保護同時也是在網絡上的宣泄。很多人在網絡上會發生社會人和虛擬人角色割裂的現象,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和網絡上的形象差距甚大,而這就導致了自律性的下降,也是網絡上各種不道德言論行為出現的原因之一。
2、對網絡直播倫理教育功能的忽視
對于成年人來說,網絡直播中存在的倫理教育功能微乎其微。而對于未成年人來說,一種是家長對網絡視之為猛虎,過度強調其不良的一面,另外一種則是因為互聯網的發展與接受度,現在大部分家長都能接受網絡在自身孩子教育環境中的存在,甚至隨著時代變化有些新時代的家長自己就是網絡直播的擁護者,完全忽視了網絡直播中存在的教育功能。同時未成年人用家長賬戶過度給主播消費的新聞比比皆是。
四、網絡直播倫理問題的措施
網絡主播作為直播行業的主要提供者,最應注重自律性的提高,一方面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直播環境,并提供積極向上的直播內容。另一方面要學會提高自身的知識抑或是才藝水平,通過正能量的方式來獲取觀眾們的支持,同時也保障了自身直播職業的長久性。
作為成年人的觀眾要學會正確的選擇陽光的直播內容,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同時避免在直播間等網絡環境過度宣泄自身的情緒和壓力,學會合理的減壓方法,給未成年人做一個積極的榜樣。作為未成年的觀眾則需要監護人以及老師的引導,不要一味的抵制也要注意網絡直播中存在的問題。
直播平臺要加強技術支持,構建良好的直播環境,合理的屏蔽不恰當的言論和直播內容,同時也需要加強監管,尤其是中小型主播的良性發展。在企業之間也需合作共贏,維護一個利于公共利益發展的網絡直播大環境。
綜上所述,網絡直播環境中的確存在許多倫理問題,原因也是不同主體都有著一定責任的。而塑造健康的網絡直播環境同時也需要各個主體共同努力,堅持自律和他律相結合的原則,在這網絡直播影響力不斷擴大的時代,為同一個和諧的網絡直播環境盡自己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唐凱麟.大數據隱私倫理問題研究[J].倫理學研究,2016(6).
[2].趙興宏.網絡倫理學概要[M].東北大學出版社.2008(6).
[3].(美)理查德.斯皮內洛.網絡空間的道德和法律[M].李倫 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