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可
(山西晉煤集團晉圣礦業投資有限公司,山西 晉城 048000)
松峪煤業2103 工作面位于2 號煤一采區,東為2014 工作面采空區,西為礦界,南為一采區西回風巷、軌道巷、原膠帶巷及新掘膠帶巷,開采2號煤層,井下標高位于1193~1245m,地面標高在1310~1370m 之間,工作面布置如圖1 所示。為回收煤柱,決定在2103 工作面尾端旋轉作業。進風巷旋轉長度178m,回風巷走向長度20m,工作面傾向平均長108m,煤層平均厚2.02m,平均傾角6°。煤層直接頂多為砂質泥巖、砂巖,局部為砂質泥巖或粉砂巖,厚度2.5~4.2m;基本頂為深灰色粉砂巖及砂巖,厚度10m;煤層直接底、基本底為灰黑色或深黑色泥巖、砂質泥巖,局部為粉砂巖或深灰色砂質泥巖。工作面整體呈一單斜構造,回采過程中局部地段節理比較發育。根據物探結果顯示,在工作面距切眼約210~250m,局部地質構造異常,造成煤層變薄。

圖1 工作面布置示意圖
2103 工作面采用長壁綜采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為了盡可能多回收工作面大巷保護煤柱,提高資源回收率,需對2103 工作面尾部進行旋轉作業[1-2],如圖2 所示,具體旋轉方案如下。
(1)旋轉開始前,要提前對聯絡巷口外軌道巷、膠帶巷進行補強支護并超前50m(至運煤橫川口處),采用一梁三柱的方式對巷道進行支護。在旋轉前5m,工作面開始鋪頂網加強支護直至工作面旋轉完成,煤柱工作面開始回采。
(2)當2103 工作面回風順槽推進至距一采區西回風巷還剩20m 時,采用偽傾斜開采,開始旋轉、調斜。工作面采用磨三角的方式,以工作面溜子機頭為圓心進行磨機尾旋轉開采。
(3)旋轉期間,由于聯絡巷為斜巷,必須保證支架不能頂住煤幫,保證500~800mm 的間距,及時回撤多余支架及溜槽,用單體柱加π 型梁對機尾三角區進行支護,機頭機尾三角區按正常“四梁八柱”進行支護。

圖2 工作面旋轉示意圖
(4)旋轉至聯絡巷與新掘運輸巷交叉口時,停止作業。調整出煤系統,即將工作面回風出煤溜及地溝溜拆除;在新掘運輸巷安裝膠帶輸送機、出煤溜子至膠帶上山輸送機;然后把工作面溜子機頭機尾再次進行位置互換,工作面采用偽傾斜開采,采用磨機頭的方式逐步將工作面調整成直線,至回收煤柱工作面初采位置,進行正規循環作業,旋轉結束。
2103 工作面旋轉階段采用一面兩巷形式布置,2103 工作面旋轉進風巷為新掘聯絡巷,與一采區西軌道大巷、原膠帶大巷、新掘膠帶大巷相連;2103工作面旋轉回風順槽巷鋪有一部出煤溜、一部地溝溜,與一采區西回風巷、一采區西軌道巷、一采區西膠帶巷相連。
(1)超前支護
進風巷、回風巷超前支護20m 范圍內,在原鋼棚基礎上采用單體液壓支柱加板梁進行加強支護。距工作面煤壁前10m 為一梁四柱,10~20m 為一梁三柱,進風巷排距1m,回風巷排距0.85m,所打單體柱成一直線,超前支護范圍始終不小于20m,并采用防倒繩防倒,超前支柱初撐力不小于90kN。隨著工作面推進,逐步回棚,回鋼棚距離從工作面煤壁算起不超過5m。如圖3 所示。
當工作面旋轉臨近一采區西軌道巷、膠帶巷時,需提前對這兩條巷道加強支護并超前20m,支護方式和參數與工作面兩順槽超前支護一致。
(2)端頭頂板維護
由于工作面需進行旋轉,面長不固定,因此,工作面端頭[3-4]采用如下支護方式(圖3):
① 工作面端頭采用機頭、機尾支架與單體液壓支柱配合4.0mπ 型鋼梁相結合的方式支護頂板,實行邁步前進式加強支護。
② 機頭、機尾支架與巷道支護間距不大于0.5m,若大于0.5m 架板梁補強支護,即將順槽巷道原超前支護架板梁順延至支架切頂線前,要求一梁三柱,排距1.0m。支架切頂線處打1 排密集柱,戧柱不少于2 根,柱距不大于0.3m。1 排加強柱,柱距不大于0.5m,兩排柱柱距不大于1.0m。每次移機頭、機尾架前先回里面一排密集切頂柱,將本循環的加強柱補齊成下一循環的密集柱,再打設下一循環的加強柱。密集柱、加強柱按上述要求打設好,再移架,放頂步距不大于1.0m,嚴禁超前回柱放頂。若現場頂板破碎,巷道變形嚴重的情況下,根據現場情況應在原基礎上挑料護頂補強支護。
③ 為保證兩端頭頂板垮落充分,采取提前工作面煤壁1~5m 回兩巷鋼棚的措施,確保端頭懸頂面積小于10m2。當懸頂面積大于10m2時,應進行強制放頂。工作面兩巷的頂板破碎或壓力大時,可不進行回棚工作。
④ 在采煤機距機尾(頭)30m 時,停止采煤機割煤,端頭工進入三角區準備替柱、放柱(一次一排),完成后恢復設備運轉。
⑤ 當采煤機割透煤壁返回進刀后,端頭工按上述要求開始移密集切頂柱。放頂先移切頂柱,步距不大于1.0m,必須保證過一次放一次,放頂到位后按端頭移架程序移端頭架。
工作面采用機頭機尾1:5的推進比例進行旋轉,在機尾磨三角割煤,人工調架,使機尾形成大邁步,逐步旋轉。將工作面分成5 段,旋轉期間采煤機采用長短刀相結合的切割方式,分別在距工作面機尾20m、40m、60m、80m 處依次進刀向機尾方向割煤,最后一刀為工作面全長割煤。工藝過程采用短刀斜切、單向割煤、及時支護、先零后整割煤方式。第1 刀采煤機從距機尾20m 處向機尾割煤,隨后移架、人工調架,至工作溜子機尾后,采煤機空刀返至距機尾40m 處,從采煤機位置自下向上順序推移工作溜子;第2 刀從距機尾40m 處開采向機尾割煤,隨后移架和調架,采煤機至機尾后空刀返回至距機尾60m 處。以此類推,最后在機頭完成線切進刀,完成工作面全長割煤,并為下個循環做準備。每過一次機尾,人工調架,逐步旋轉,每循環最后割長刀時,將煤壁割直,溜子移直。

圖3 工作面端頭及兩順槽超前支護平面圖
自2019 年9 月10 日至2019 年10 月11 日,2103工作面尾部進行旋轉回收保護煤柱,總計耗時31d,回收煤炭資源2.8 萬t。在工作面旋轉開采期間,通過優化割煤工藝、人工調架的方式,并在每個循環結束時調直工作面、溜子,且使支架與溜子垂直,并對工作面端頭及超前區順槽巷道頂板進行加強維護,保證了工作面旋轉開采過程中頂板和煤壁的安全。
通過在松峪煤業2103 工作面尾部階段進行旋轉工作面開采,多回收煤炭資源2.8 萬t,且旋轉開采期間工作面頂板得到穩定控制,機電設備運行良好。采用旋轉工作面開采,提高了資源回收率,減少了撤架通道和擴刷切眼的巷道掘進量,以及搬家倒面的費用,降低了礦井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