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芳
摘要:“詩情畫意”的語文課堂,是富有思想和情感、能夠激蕩靈魂、能使師生在互動中認識和提升自我、能使課堂充滿情趣與個性色彩的語文課堂。本文以此切入,從“對語文教學中‘詩情畫意的理解”等四方面,對語文“詩情畫意”課堂的構建做了有益的探討和闡述。
關鍵詞:初中語文 ?詩情畫意 ?課堂構建 ?思考嘗試
構建“語文的詩意”,是將工具性和人文性緊密融合的境界,是一種洋溢著情感、彌漫著想象、充滿著浪漫精神的境界,是彌散于師生間全部生活時空的詩意般的語文生活世界,是教師和學生作為主體能動地尋求精神家園,并進而獲得人格成長和生命發展的一種境界。語文教學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是在富有詩意的心靈感動中進行的,是語文課堂教學富于“詩情畫意”。
“詩情畫意”是語文教學的靈魂。精彩的課前介紹,充滿了“詩情畫意”的課文,激發了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彩的課堂過渡,用“詩情畫意”的語言讓初中學生感受、觸摸和微妙的課堂結束,也能收到“雖然課堂結束了,但樂趣依然存在”的效果。初中學生在詩情畫意的課堂中獲得人格的熏陶,語言素養的發展,豐富的語言意識的增強,生命智慧的發展,也獲得了生命發展的力量。
首先,是對語文教學中“詩情畫意”的理解。在語文教學中,對“詩與畫”有兩種主要的理解:一是了解教學環境和氛圍。所謂“詩情畫意”,其實是一種悠閑的環境,特別是自由輕松,不會給學生帶來壓力。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可以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從教學環境來看,“詩情畫意”非常適合于語言學習的氛圍。二是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教學內容的“詩情畫意”主要是指初中教學內容所構成的要素,以促進初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審美認知。這些元素突破了文字的束縛,使內容更加生動。在這樣的畫面中,強烈的情緒并不壞,所以初中學生的感知會更加深刻。
其次,是厘清“詩情畫意”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可從三方面理解:
通過對文本的理解來實現的。一般地講,初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通過詞匯分析很難獲得更深層次的審美體驗。因此,需要這種“詩情畫意”的場景來深化他們的體驗。例如,在研究“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詩句時,學生不一定能從字面上感受到女孩的羞怯,但我們可以用聯想來描繪那種少女們帶著初戀的萌芽,清新可愛的小動作。這種審美體驗更多的是通過“詩”的畫面感獲得的,簡單而直接,單純的詞語理解不能做到這一點。
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初中語文教學需要“詩情畫意”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詩情畫意”可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在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下,學科滲透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環境下,語言教學不僅涉及到語言作為一門學科的內容,而且涉及到“大語言”的知識。就“大語言”來說,由于文化傳統強于其特點,需要在一定環境和氛圍中進行教學效果的提高。“詩畫”符合我國古典美學,能營造濃厚文化氛圍。運用“詩與畫”營造一種氛圍,無論是簡單的語言學科教學,還是大量的語言內容學習,都會有顯著的深化效果。
豐富初中學生的情感感受。初中語文教學中“詩情畫意”的需要,是因為“詩情畫意”具有另一個顯著的價值,即能豐富初中學生的情感理解。初中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審美和情感啟迪,“詩畫”中的“情”和“意”本質上是情感。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詩畫”培養初中學生的情感,不僅豐富了初中生的情感,而且更加細膩,對初中生的情感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是在語文教學中追尋“詩情畫意”措施。我們可以下這樣的功夫:
注意情境創造。在語文教學中,引入“詩情畫意”是創造情境的重要手段。從以上分析看,“詩如畫”的表達與當時的情況有著密切的關系。要創造一個真正的“詩情畫意”的局面,一方面需要環境的布局,另一方面需要情感的布局。只有結合這兩個方面,才能使“詩情畫意”的角色發揮完整的作用。
掌握文章要點。為了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開展“詩與畫”的教學,另一種方法是把握文章的主旨。從目前初中語文教學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散文、小說節選、說明文、議論文,都有一個明確的主題。當然,“詩情畫意”并不適用于所有類型的文章,因此有必要對文章的主要思想作出明確的判斷。如果文章的情感描寫更為明顯,那么“詩情畫意”的作用就會擴大。在把握文章主題的基礎上,積極探討主題情感,創造具有情感體驗的大環境。充分發揮“詩情畫意”的作用。
理解文中圖像概念。理解課文中的意象概念,對于塑造初中語文教學的“詩情畫意”也十分重要。在中國各階層中,對意象概念的把握在古代詩歌中最為明顯,因為在古代詩歌中,特定的風景包含著特定的豐富的文學情感。
體驗字詞句的真實情感。字詞句在塑造“詩情畫意”方面有突出價值,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分析詞、詞、句的規律意義。更重要的是,要在特殊的環境中分析其外延意義,才能更準確地把握“詩意如畫”的強烈意義。
最后,是在教學中提高對“詩情畫意”的審美,拓寬審美視野。審美是人的一個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素質。這對培養學生的詩情畫意審美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親近自然,體驗和提煉自然之美。把這些美麗的東西寫進我們的作品里絕對是一件杰作。教師還應引導學生理解課文中的美學內涵和美學思想,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拓寬學生的審美視野。
“詩意”的語文課堂是令人感動的盡顯個性化的語文課堂,是初中語文教學現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初中語文教學而言,它不僅是知識的傳承,更是文化的傳播和“人”的培養。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詩情畫意”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審美,意義深遠。
參考文獻:
[1]王良珍.讓學生領略語文教學中的“詩情畫意”[J].作文成功之路,2014(14);
[2]涂登熬,谷圣國.介入詩情畫意,塑造語文課堂教學新形象[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6(07);
[3]龍現貴,唐曉容,吳鳳蘭.應試教育也需要語文課堂的“詩情畫意”[J].中學教學參考,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