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 (浙江寧波 315000) 胡宇清

寧波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總監胡宇清
(1)智能與智能制造 人類的智能,其基本機理為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學習提升。制造的本質就是降低制造系統的不確定性,目標是實現價值最大化。
智能制造的基本邏輯是把人的隱性知識(思想、算法、推理)顯性化,沉淀為顯性知識,把知識嵌入軟件,軟件嵌入芯片,芯片嵌入硬件,硬件嵌入物件(物理設備)。在一定時空的工作場景、給定的約束條件下,軟件形成的數據自動流動,消除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優化制造資源配置,實現價值最大化。
(2)智能制造技術 智能制造技術就是結合企業經營活動中的直接、間接和管理活動,通過自動化技術、信息化技術、網絡技術,即OT、IT、AI融合而成的技術集成。
其中軟件與物理機器的關系經歷了分離→交匯→融合→一體化的過程,而一體化為智能制造系統打造了技術基礎——分布式智能。
(3)智能制造轉型的兩個關鍵點 制造企業的智能制造轉型過程就是企業通過集成最新制造技術,優化配置企業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的經營過程。
1)第一點是企業內部價值鏈的數字化整合,主要指生產、供應鏈、研發、市場、服務和管理等企業價值鏈的打通。設備層包括NC、RC、Sensor、驅動和遠程I/O,現場控制層包括PLC、FCS、PCS/DCS,監視操作層包括SCADA、HMI,制造執行層包括MES、PPS、APS,資源規劃層為ERP。
2)第二點是企業外部資源的數字化有效利用。企業經營活動的外部條件,從宏觀角度,有人口、經濟、政治與法律、自然生態、社會文化和科學技術等,這是行業里的企業都面臨的;從微觀角度,有供應商、營銷中介、顧客、競爭者以及公眾等,這是關系到企業經營的外部直接資源(見圖1)。智能制造技術手段賦予了數據自動流動的能力,并因自動流動而形成泛在知識,通過軟件中的算法、規則為企業優化配置制造資源提供了實現途徑。

圖1 外部直接資源
智能制造的實踐包括動作改進、智能設備、自動化單元、柔性生產線、數字化車間、物流自動化以及智能工廠,由點到線再到面。除了不斷發展的裝備智能化,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和通信技術等也在智能制造系統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實踐舉例如下。
(1)動作改進 在精密制造的手表行業,機器人抓取0.1mm手表部件,與相機配合檢查部件的外形、角度,合格方可嵌入模腔,提高了生產過程的質量一次合格率,減少了浪費(見圖2)。

圖2 手表行業的動作改進
(2)智能化設備 以醫療器械行業加工義齒為例,340個義齒的加工各不相同,將機器人集成在機床內,通過機器人和加工機床的通信、義齒和機床加工程序的一一匹配以及機床的自動加工,可實現每個工件定制化生產,24h連續無人自動化運作,如圖3所示。

圖3 醫療器械行業的智能化設備
(3)自動化單元 在汽車零部件行業,機器人和三臺加工設備形成自動化單元(見圖4),實現沖壓工序、機加工序及去毛刺工序集成的無人化一件流作業單元,達到了節省人工、7×24h運營及提高生產率的效果。

圖4 汽車零部件行業的自動化單元
(4)柔性生產線 在航空零部件行業,6臺機床通過機器人+軌道形成柔性生產線(見圖5),實現不同型號飛機部件的自動化切換和加工,提升了設備總體稼動率,縮短了交付周期,降低了庫存并且減少了人工。

圖5 航空零部件行業的柔性生產線
(5)數字化車間 在模具行業,制造管理系統集成了模具設計、料單創建、加工工藝路徑和CAM編程,打通物理設備安裝調節、銑削、電火花、線切割、質量控制和機器人等環節,實現了整體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柔性生產,如圖6所示。

圖6 模具行業的數字化車間
(6)5G在智能工廠的應用 諾基亞提出了基于5G、物聯網、機器人和AR/VR技術的智能工廠概念,并在諾基亞奧盧工廠應用(見圖7)。通過5G連接更多資產,獲得全新的靈活性以及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自動化等更多功能,從而提升運營能力。

圖7 諾基亞奧盧智能工廠
上述例子中,企業通過智能制造實踐,賦能運營活動中的“加法”和“減法”,助推企業實現價值的最大化。其中加法包括產品的創新、質量和效率的提升、生產率的提高、安全的改善以及更高的靈活性、可靠性,減法則包括節約成本、降低廢品率、縮短工時、復雜動作簡單化和少人化。
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智能制造為企業經營提供了多種可能性。但是智能制造是手段,不是目的。企業經營的目的是在有限的資源和一定的約束條件下,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企業應根據所在行業的特性,結合自身的特長和資源的可獲得性,由市場驅動,探索構建適合自己的智能制造模式,持續實踐,實現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