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屬加工》記者 李一帆
能源、造船、核電及大型機加工設備等領域經常會用到超大型結構件,超大型結構件由于其巨大的“體型”特點存在因裝夾時間長而影響加工效率的難點,那么,如何破解呢?
針對這一難題,西班牙達諾巴特集團(DANOBATGROUP)索拉露斯(SORALUCE)中國產品負責人Eason Ai于2020年4月14日做客金粉講堂,分享大型結構件的高效、智能加工技術。

主講人:達諾巴特集團索拉露斯中國產品負責人 Eason Ai
大型零件需要較長的裝夾時間,有時裝夾時間甚至比加工時間還要長。而通常情況下,這些部件還需要不同的加工過程,如銑削、鏜削、車削、磨削或齒輪切削。另外,由于機器價值高,加工大型零件時必須保證可用性和效率,即實現不間斷加工或零停機。
多任務處理是加工超大型結構件的新趨勢,與需要不同類型機器的傳統生產方法相比,索拉露斯機器的多任務處理能力提高了精度,縮短了部件的交貨期。以擺錘加工工藝為例,索拉露斯鏜銑床可合并多個工作站進行不間斷加工。當機器在另一個位置工作時,可以裝載、卸載工件。
通過使用鑄造組件、線性導向和專利阻尼技術,如加工智能防振系統DAS,索拉露斯可在整個工作范圍內提供最大重切和高動力。
VEST則可實現大型結構件在線測量。借助專利的VEST對準系統或索拉露斯微米定位頭,可以將對準時間縮短到最小,從而提高生產率和效率。
在All in one的概念下,把所有加工工序整合在一臺復合的機床上,既帶有鏜銑功能又帶有立車功能,還可以帶有磨削功能,超過300種智能銑頭可實現多加工一體化。
還有更多風能、燃氣輪、液壓、核能和機床等領域大型結構件的精彩加工演示視頻,可進入金屬加工直播間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