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現在不罵中國已經不會說話了。他在星期三國務院的記者會上一上來就對中國進行了全面攻擊,從有異見人士被抓到中印邊界沖突,再到美國互聯網公司抵制與香港政府的信息合作,罵得“相當全面”。
不過,大概是因為美國高官罵中國太頻繁了,夸張的形容詞幾乎用遍了,把美國輿論的耳朵都磨出了繭子,這些罵聲在美國輿論中的傳播量總的來說并不高,經常沒人看。但它們在國際上會產生很壞影響,又是真的。
蓬佩奧對中國最新攻擊被國際上關注最多的點是他指責中國在中印邊境采取了“難以置信的侵略行動”,另外他同時把越南、日本、不丹與中國的分歧串起來,宣稱“北京有一種挑動領土爭執的模式,全球不應允許這種霸凌行徑發生”。
連印度官方都沒有公開指責中國采取了“侵略行動”,莫迪總理在加勒萬河谷沖突后的一次表態中特別強調了“沒有人侵入印度領土”。中國與不丹就一塊保護區的歸屬存在爭議,但兩國沒有發生任何現地摩擦,此事除了印媒有報道,國際輿論幾乎沒有關注。
眾所周知,亞洲由于歷史原因是目前領土糾紛比較多的地區,而這些糾紛有相當一部分是早年西方國家殖民統治的后遺癥,或者與美軍的戰后占領有關。這個地區很多國家都同時與多個鄰國存在領土爭議,比如日本同時與俄韓中存在爭端,印度同時與中巴尼就劃界有糾紛。
亞洲雖領土分歧比比皆是,但東亞已經多年沒有發生邊境戰爭,這不能不說與中國堅決主張和平解決糾紛有很大關系。中國是這個地區陸地加海上鄰國最多的國家,綜合力量也最強,我們注重和平發展的信念對整個地區管控分歧產生了深刻影響。
中國與俄羅斯和中亞幾個國家分別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通過談判確定了一度存在爭議的彼此邊界,中越也劃定了陸地邊界。這些都是亞洲非常難得的示范性案例。另外中國積極推動東海和南海地區領土糾紛的管控,使整個地區一度有較高熱度的海上摩擦實現了降溫的大趨勢,這無疑是地區之幸。
蓬佩奧將亞洲領土糾紛的復雜情形描述成中國對周邊國家的“霸凌”,其用意非常惡毒。他就是想煽動這一地區國家激化與中國的矛盾,欺騙那些國家,讓它們相信美國支持它們,從而可以大膽地對中國發起挑戰。
從上屆美國政府的“亞太再平衡”開始,華盛頓就有搞熱亞洲領土糾紛以使美國從中牟利的政策設計了,但當時華盛頓還保持了明面上不介入各方領土主張的“中立態度”。如今在蓬佩奧等人的推動下,華盛頓撕下了面具,公開在每一處涉中國的領土糾紛中支持另一方,這同時也把它唯恐中國周邊不亂的戰略惡意暴露得清清楚楚。
我們相信,亞洲國家沒有那么蠢,它們都能夠一眼看透華盛頓新姿態的背后藏著什么。雖然這一地區的相關國家愿意在領土問題上得到華盛頓的支持,但它們也都會清楚這種支持是廉價的,而且是抹了毒藥的,這種支持不可能幫助它們實際兌現自己的領土主張。
這就是華盛頓給亞洲人新挖的地緣政治陷阱,誰往里跳,誰將付出代價。中印這一次邊境沖突再清楚不過地表明,通過激烈角力完全無助于邊界問題的解決。談判和對話的前方是什么有不確定性,但升級沖突的前方肯定是死胡同,走不通。
蓬佩奧之流比亞洲人還熱衷于推升這里的領土糾紛,亞洲各國都應當把這當成華盛頓想坑害這個地區的警鐘。讓我們好自為之,堅決不把領土糾紛搞成這個地區壓倒合作發展的最重旋律,這將考驗亞洲各國的智慧?!?/p>
環球時報20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