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宇恒

【摘 ?要】目的:對病理實驗教學中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方法:本次實驗抽取本校2018年9月-2019年7月期間學生共計164名,通過擲骰子的方式將所選學生分為甲乙兩組,82名學生為一組。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通過常規教學手段完成甲組學生病理實驗教學,通過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完成乙組學生病理實驗教學,對兩組學生理論成績及實踐成績評分、學生滿意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結果:在學生理論成績及實踐成績方面,乙組學生遠遠高于甲組學生,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方面表現出較大差異,數據呈現統計學意義(p<0.05);在學生滿意情況方面,乙組學生遠遠高于甲組學生,滿意度方面表現出較大差異,數據呈現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病理實驗教學中顯微數碼互動系統有著較好的效果,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理論成績及實踐成績評分,促進學生滿意度的提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病理實驗教學;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常規教學手段;教學效果
引言
病理實驗教學是醫學院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教師多是采取常規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過于被動,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較好的發揮,教學質量及進度得不到必要的保障。這種情況下,對病理實驗教學中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有著較強的現實意義。本次實驗抽取本校2018年9月-2019年7月期間學生共計164名進行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抽取本校2018年9月-2019年7月期間學生共計164名,通過擲骰子的方式將所選學生分為甲乙兩組,82名學生為一組。甲組所選82名學生中男性學生人數共有44名,較女性學生多6名,學生年齡最小為18歲,最大為23歲,年齡均值為(21.8±1.1)歲,乙組所選82名學生中男性學生共有45名,較女性學生多8名,學生年齡最小為18歲,年齡最大為22歲,年齡均值為(21.4±0.7)歲,兩組學生性別比例及年齡方面差異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數據并沒有表現出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在實驗過程中,教師通過常規教學手段完成甲組學生病理實驗教學,通過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完成乙組學生病理實驗教學。在甲組學生病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巡查的方式對學生顯微鏡觀察情況進行監督,并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以此促進學生成績的提升。在乙組學生病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對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的應用,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及質量。教師利用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幫助學生了解和學習課程內容,而且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對學生數碼顯微鏡下觀察情況進行監控,并根據學生切片觀察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以此提高教學工作的針對性。而且教師可以將典型問題通過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展示給每個學生,能夠提高問題講解的效率,避免時間及精力的不必要浪費,進而加快教學的進度。
1.3判斷標準
對兩組學生理論成績及實踐成績評分、學生滿意情況進行記錄和分析。
1.4統計學處理
在SPSS22.0統計學軟件下,計量資料及計數資料分別為(x±s)及(n),檢驗分別通過t及x2,P<0.05意味著數據呈現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理論成績及實踐成績
在學生理論成績及實踐成績方面,乙組學生遠遠高于甲組學生,甲組學生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分別為(71.5±4.7)分及(73.4±4.8)分,乙組學生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分別為(89.1±5.5)分及(89.9±5.4)分,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方面表現出較大差異,數據呈現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學生滿意情況
在學生滿意情況方面,乙組學生遠遠高于甲組學生,甲組學生滿意度為81.71%,乙組學生滿意度為95.12%,滿意度方面表現出較大差異,數據呈現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內容見表1。
3.討論
相比常規教學手段,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在病理實驗教學中有著明顯的優勢,其能夠為教師開展工作提供極大的便利,促進病理學實驗教學效率及質量的大幅提升。本次實驗抽取本校2018年9月-2019年7月期間學生共計164名,意在對病理實驗教學中顯微數碼互動系統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4]。研究結果顯示,在學生理論成績及實踐成績方面,乙組學生遠遠高于甲組學生,甲組學生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分別為(71.5±4.7)分及(73.4±4.8)分,乙組學生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分別為(89.1±5.5)分及(89.9±5.4)分,理論成績與實踐成績方面表現出較大差異,數據呈現統計學意義(p<0.05);在學生滿意情況方面,乙組學生遠遠高于甲組學生,甲組學生滿意度為81.71%,乙組學生滿意度為95.12%,滿意度方面表現出較大差異,數據呈現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得出,在病理實驗教學中顯微數碼互動系統有著較好的效果。
本次實驗表明,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在提高學生理論成績及實踐成績評分、促進學生滿意度的提升方面作用十分突出,教師應給予足夠的關注。
參考文獻
[1]郭穎,金春亭,張國徽,范婕,吳靖芳,任君旭. 顯微數碼互動系統在醫學形態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08):60-62.
[2]周志愉,王曉敏. 顯微數碼互動系統與角色互換相結合教學模式在病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 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8):4002-4003.
[3]胡曄華. 口腔組織病理實驗教學中數碼顯微互動教學系統的應用[A]. 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2018年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第二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2018:3.
[4]潘坤,劉慧萍,胡立娟,丁志高,吳霞,張國民,劉平安. 基于虛擬數字切片結合數碼互動系統在中醫院校病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 大醫生,2017,2(07):173-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