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

花卉一直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個拍攝題材。當面對大地一派生機,百花齊放或是一朵含苞待放、嬌艷欲滴的花朵,相信很多人都會為之駐足,隨之掏出手機。今天便想和大家來說說,用手機拍攝花卉的技巧。
一盞燈帶來的不同
在家中拍攝花卉照片,你需要的不是專業設備,而是懂得學會控制身邊的光源。這個技巧的核心原則是讓畫面盡可能簡潔。為此,你需要“準備”一枝鮮花、一部手機、一面白墻、一盞比較高的臺燈、一個杯子、一卷膠帶及一把椅子。這些物品基本上都是家中常見的,但如果能將它們每一個物件的作用充分發揮,完全可以模擬一次經典的攝影布光,達成圖03的效果。
所謂布光,就是根據你想在畫面中突出的主體,遮擋一部分光線,再漏出一部分光線。拍攝圖03時,我選擇用臺燈當做照亮花朵的主光源。由于它的照射范圍太廣了,為了讓花的背景變成暗部,我找來膠帶和一張廣告宣傳頁,粘到了燈罩上,起到遮擋光線的作用(圖02)。

第二盞燈其實是手機上的手電筒/閃光燈,也就是LED燈泡。這里需要了解:手電離墻越近,光線越集中于一點,也越亮;距離越遠,光線越擴散得越均勻,也越暗。最理想的效果就是讓花朵的背景呈現出一個比較小的圓形,也就是要讓手機的手電筒盡可能貼近墻面。拍攝完成的畫面中,光線照射范圍有限,花朵輪廓分明,再對照片進行適當的后期調色處理就可以了。
最后補充說明兩個注意事項:第一是為了讓花朵更“聽話”,膠帶是必備的神器。第二就是在拍攝時要注意曝光和曝光補償。要知道一個深色背景下的一朵白花,非常容易出現曝光過度,導致白色花瓣失去細節。拍攝時不妨點一下白色的花朵,仔細觀察花瓣,如果花瓣依然有曝光過度的情況,那么就在屏幕上用手指向下滑動,如今多數蘋果和安卓手機,都能進行這樣的曝光補償操作。
炫酷的光繪拍花
如果你不滿足于拍攝一朵花,而是想把畫面拍得夢幻、炫酷一點,那么不妨嘗試一下光繪。

我們先要確定一下相機的曝光設置。拍攝光繪照片最好使用支持手動模式的安卓手機,如果你是蘋果手機用戶也可以下載支持手動模式的App來拍攝。基于LED補光燈的亮度以及房間中被壓得很暗的自然光影響,為了獲得連續的光線軌跡,需要將感光度設置為最低(ISO 50或100),快門速度10秒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手機不能收縮光圈,所以LED燈的亮度設置為最低比較好。


關于光繪的技巧,我們從燈光道具準備講起。你首先需要一只常亮LED補光燈,它由上百個發光小燈珠組成的,可以通過旋鈕調節亮度,使用鋰電池或5號鎳氫電池(圖04)。這個設備在某寶上幾百元就可以搞定。但是,它直接畫出的軌跡是白花花的一條并不好看(圖05),怎么辦呢?有兩個小道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是色片(圖06,其實這來自于佳能600EX閃光燈的配件),它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CTO,可以讓透過它的光線染上橙色的色彩。當然,你也可以用一張透光的彩色糖紙或其他彩色塑料紙來代替。我把這片CTO夾在了LED燈的半透明柔光屏里,把燈變成了圖07的效果。再進行測試,就獲得了兩種不同色彩的光(圖08),效果立竿見影。


為了讓光線變得更有趣,我找來了第二個小道具——黑色卡紙。由于上面雙色光繪制出的軌跡過于細密,出現了相互干擾,分不清彼此的問題。所以我對一張黑色卡紙進行了加工,用雙面膠把它們粘到了柔光屏上,DIY出了一個擋光的柵格(圖09)。加了這個柵格之后,部分LED的光線被遮擋了,相當于減少了光線軌跡。經過測試,光線果然變得完美了很多(圖10)。


確定了拍攝參數,有了燈光設備,接下來要考慮的就是如何繪制軌跡了。在這里需要注意避免只追求軌跡漂亮,但被攝主體處于一團陰影之中,例如對比圖11中,沒被照亮的主體讓畫面顯得遜色許多。怎么辦呢?好消息是,照亮主體并不需要額外的燈具,只需要你在用燈光作畫的時候,先按下圖12所示的軌跡,環繞花瓶照射。
因此,你需要在30秒的曝光時間內,完成下列動作:1.拿著LED燈的手,延上圖中的藍色虛線移動,整個橢圓軌跡要在假花和鏡頭之間、偏向假花一側;2.移動時,保證LED燈朝向假花中心,千萬別朝向鏡頭,保證獲得一個全方位的“包裹式”照明,這是最關鍵的,也最難,需要不斷練習。最終拍攝效果為圖01。


Tips:讓軌跡更平滑
如果拍攝桌子上的物體,可以直接把LED燈放到桌面上移動,那樣就自然而然獲得平滑的軌跡了。許多攝影師還會把小光源綁在繩子上,然后通過掄起繩子旋轉制造平滑的光繪軌跡,但如果是大燈就得考驗你的雙手了。
選花的學問
在戶外面對著花海,我最想分享的一條經驗不是如何拍,而是在拍之前如何選花。有些花,值得欣賞,但不值得去拍攝,因為它們并不“上相” 。確切地說,那些已經開放一段時間、花瓣完全打開的花朵,還有那些與周圍花朵距離過近的花,都不適合拍攝。周圍沒有搶鏡的花苞,本身又是剛剛開放的花才是最好的模特,隨手一拍都會很美。當然,除了花,曲線優美的枝條也值得拍攝。只不過你也許已經發現了,值得拍攝并不一定直接拍出來就好看,需要通過一些技巧讓它們擺脫雜亂環境。
仰拍的魅力
講到這里,先來看圖13,畫面中有完美的主體——盛開的鮮花和一只靈動的蜜蜂。但為什么畫面不好看呢?因為背景那些錯綜復雜的枝葉、露出來的黃土地和其他花朵實在太搶鏡了。
那怎么拍才好呢?答案是仰拍。手機很薄很輕,你把手伸到花下面、貼著花莖拍就搞定了(圖14)。同時,用手機側面的音量鍵來釋放快門也更加方便。
判斷花朵是否遮擋住太陽的方法,是看花朵的影子是否剛好覆蓋住攝像頭。至于對焦,不必太擔心,因為此時畫面中只有花朵離手機最近,只要估計攝像頭的方向對準了花朵,那么手機通常可以完成準確的對焦(當然還是多拍幾張更保險)。如此,按下快門后,很輕松就能獲得一張仰拍的照片(圖15)。

自帶背景更方便
上文提到,雜亂的背景是花卉照片的致命傷。而為了拍到完美的畫面,我們也不能每一張照片都是仰拍的角度。如種在居民小區的玉蘭樹,混亂的背景讓原本動人的玉蘭花顯得又土又傻。由于手機的虛化能力有限,如果環境不能給花朵一個干凈的背景,那么不妨自己隨身攜帶一張黑色卡紙或是黑布,甚至黑色的T恤也可以。你只需要將黑卡紙放在剛剛想拍的那朵花背后(圖16),再貼緊花朵,使用手機上的 2× 光學變焦功能(3×或更高倍率也可以),就能獲得一張非常干凈的照片了(圖17)。




鉆入花心拍微距
解決背景干擾,除了自帶純色背景,還有另一種思路,就是干脆不要背景, 讓整個花朵充滿畫面, 使用手機微距拍攝功能。
如今很多手機型號都具備超級微距模式,或者。拍攝時,你需要盡可能貼近花朵。到底多近呢?如圖19所示,“懟”上花才可以。這樣,你就會發現一個神奇的新世界。比如,很多人可能都看厭倦的玉蘭花,但其實它有一顆像菠蘿一樣的花心(圖20)。需要注意的是,拍攝這張照片時,由于畫面中白色部分很多,可能導致手機曝光不足而畫面偏暗,修片時可以用曲線或其他工具來適當提亮畫面。


在掌握了深入花心的微距拍攝技巧之后,我們可以嘗試對更多花朵進行“探索”。因為每一朵花的花瓣形態都不相同,可以組合出各種各樣的效果。有時,將彩色照片變成黑白效果也不錯,更能突顯花瓣的線條美(圖21)。
兩種室外拍花布光法
好光線造就好照片。那么什么樣的光線才是好光線呢?如果當天的光線條件不太好怎么辦呢?除了取之于自然,靠天吃飯,我們還可以嘗試自己進行布光控制。
同樣,你還是需要一盞LED補光燈和一臺手機。如今許多國產LED燈的功能都很強大,一些還具備RGB變色功能。但在這里,我只會用到調節光線強度的選項。
這里有一個前提,千萬別忘記!那就是要“在陰影下拍攝”。想獲得理想的光效,我們光源在畫面中占主導地位,烈日下顯然是不行的,要找到那些處于樹蔭下的花朵,或是在太陽剛剛落山時拍攝,才能發揮下面布光法的威力。

第一種方法是壓暗背景的側向布光。拿起手機,面向花朵或枝條,讓燈光位于它們左側或右側,盡量靠近但不要入鏡穿幫(圖22)。這樣布光的好處是,從側面照射過來的燈光只會照亮被拍攝的植物,而不會照亮它背后的枝葉雜物。于是,就能形成背景幾乎純黑的簡潔的拍攝效果(圖24)。
由于手機對畫面的測光并不總是很準確,所以進行降低畫面亮度的負向曝光補償。如果你使用的是蘋果手機,鎖定對焦和曝光后再進行補償,可以保證幾次拍攝間的畫面亮度一致;如果你用的是安卓手機,采用手動模式固定一個曝光值是更方便的。
第二種方法是輕微逆光點亮花瓣。這種布光法也不難,但它對花朵的效果更好,對枝條則與上面的布光法沒太大差別。你需要將燈光移動到花朵正上方,然后從花朵后面一點的位置向下照射花朵(圖23),拍攝效果如圖25所示。

小花朵適合直接拍攝,而如果是較大的,不妨采用人像或大光圈模式進行背景虛化計算。但不論哪種方式,你都能獲得一張效果不俗的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