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信息時代的到來改變了生產和生活方式,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公共圖書館作為提供信息和知識的前沿陣地,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發展轉型困境,需要深入研究改進對策,使公共圖館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本文探討了公共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不足以及改進對策,可供參考。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管理;服務;問題;對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建設取得了驕人成就,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得到了同步發展。在建設社會主義文明的過程中,公共圖書館發揮出了巨大的價值,不僅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場所,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資源。公共圖書館在我國有著相當長的發展歷史,在不斷改革和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征,投資舉辦的形式也在發生變化。在現代公共圖書館建設過程中,主要由政府進行統一管理,具有免費為社會提供服務的特點。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發揮著十分中重要的價值,承擔著為人們提供文化知識的任務。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隨著信息化、電子化時代的到來而進行轉型發展,在此過程中,其管理和服務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研究后提出相應的對策。
1 公共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存在的問題
1.1 圖書館管理理念陳舊
當下,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信息的傳播和交互變得更加方便快捷,促使閱讀向無紙化轉變,進入電子化閱讀時代,每個人都能利用智能設備隨時隨地,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和信息接收。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面臨著發展轉型,旨在為人們提供更好的公共圖書館服務,使人們接受信息能夠更加快捷,充分發揮服務管理職能。因此,需要在管理理念上進行更新,以適應當前圖書館發展的需要。
1.2 圖書館管理方式落后,服務內容單一
公共圖書館在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過程中,大多數經濟發達地區的圖書館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在廣大基層地區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程度不高。如館藏資源配置不合理,對于圖書資源的分類夠細致科學,圖書的種類較為單一,其內容更新速度較慢,圖書館的發展受資金所限面臨困境。一方面,公共圖書館在管理體制上沒有和其他類型的圖書館進行區分,缺乏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另一方面,圖書館沒有對現有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進行創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讀者的閱讀體驗和讀者接收信息的便捷性,不適應當前形勢的發展。此外,有些公共圖書館在提供的服務上沒有體現其特色,依然和傳統的圖書館一樣局限于傳統的圖書借閱服務,沒有開辟特色服務,也沒有在相關領域開展文化活動服務。
1.3 圖書館缺少專業的人才隊伍支持
由于公共圖書館的性質,導致愿意從事公共圖書館工作的優秀人才欠缺。一些具有先進理念的管理人才和具有服務意識的專業人才,大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的省市級公共圖書館,對于一些經濟不夠發達的地區或基層公共圖書館而言,管理人員的缺乏是圖書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較大問題。現有的公共圖書館人員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發展略顯不足,由于長期在基層和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工作,導致其知識結構老化,專業化人才較少。而現有的圖書館工作隊伍,受公共圖書館氛圍的影響,工作中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和質量的不足,且圖書館沒有針對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其難以適應當前信息化時代發展的需求,這對于圖書館進一步提高管理和服務質量造成了阻礙。
2 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改進措施
2.1 更新管理意識
首先,圖書館管理的領導部門需要擁有現代化發展的意識,應當認識到公共圖書館存在的價值,在此基礎上,不斷更新自身的管理意識,通過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使各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人員積極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并在此過程中不斷更新質量管理意識和服務意識,使公共圖書館更加適應當前形勢的發展。在管理過程中,要不斷優化管理模式,更新傳統的管理體制。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應當構建基于現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更好地提高公共圖書館管理的效率和職能。在更新管理意識的過程中,要重視與其他部門的合作,借鑒先進的管理經驗,公共圖書館管理工作增添更多的活力。另外,在推進圖書館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圖書館的分館建設,并且結合分管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促進圖書館在發展和轉型的過程中由傳統的被動服務轉變為主動服務。通過分管的建設加強與讀者之間的互動,通過加強管理效果,使公共圖書館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價值。
2.2 拓展服務內容
圖書館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增加文化領域的相關活動,不斷拓展圖書館服務的內容,促使服務內容多元化發展。首先可以成立專項資金,用于舉辦相應的圖書館活動,提高社會大眾對于公共圖書館的認知為此,相關部門需要成立專項資金,保證專項資金的使用能夠落實。另一方面,圖書館在專項資金使用過程中應當加強監督和管理,保證每項資金都能真正用于拓展服務內容的方面。在拓展服務內容的過程中,圖書館要不斷改進服務的方式和服務的手段,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進一步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公共圖書館在拓展服務內容的過程中,還可開展公共圖書館的相關特色服務,在傳統的圖書館服務內容服務方式上,結合本圖書館的實際情況,為讀者提供特色服務。例如,在圖書館中建立特色館藏,在館藏內容上充分體現當地的文化歷史發展產物或相關文獻,這樣可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有價值內容和信息。
2.3 構建專業團隊
公共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人才隊伍的質量關系到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質量。在人才隊伍構建的過程中,首先要體現出人才的專業性,尤其是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更需要公共圖書館管理人員具備相應的信息化素質,進一步加強圖書館信息化建設,拓展圖書館的職能,使其更好的為城市居民服務。在人才隊伍構建過程中,一方面要對現有的人才進行科學合理的培訓,建立相應的制度激勵管理人員不斷進行培訓學習,以更加適應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需求。另一方面,圖書館應當提高人才準入標準,通過與各大高校相關專業合作,保證高素質人才能夠在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工作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 結語
在當前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計算機科學在圖書館的應用,促使圖書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正在發生的巨大的變化,而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也在不斷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針對當前圖書館的發展現狀,需要對圖書館管理人員加強相應的培訓,不斷提高其管理意識和服務意識,使其在工作中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服務,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中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樓白宇.試析信息技術與圖書館管理的有機融合[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279.
[2]羅艷芳.試論如何提高圖書館管理的效率[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4,(6):155-155,164.
[3]屠冬梅.圖書館管理工作現存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J].長江叢刊,2017,(23):270-271.
[4]王桂珍.做好公共圖書館管理與服務工作的思考[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8):75-76.
作者簡介
王曉峰(1979-),男,漢族,本科,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