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瑩
摘 要:本文以大數據時代作為研究背景,探索企業在發展期間,檔案信息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分別從企業發展不均衡、管理觀念的陳舊性、信息化建設的運行能力不佳、管理人員專業性不足四個角度加以闡述,并且提出了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應采取檔案信息化建設方案,試圖提升企業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整體運行能力。
關鍵詞:檔案管理;信息化制度;信息審計
大數據環境中,信息技術包羅萬象,包括:物聯網、電子商務、云計算等技術。大量的智能信息化技術,融合在人們生活與工作環境中,形成了數據信息較為豐富的網絡環境。與此同時,企業發展中數據信息體現出管理的重要性。為此,以檔案管理為落腳點,研究企業數據信息管理的運行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 檔案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1.1 企業檔案管理工作發展不均衡
在數據庫環境中,企業的綜合實力,直接影響著企業的檔案信息化建設程度。企業檔案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術期間,應引入相關技術與人才,配套適用的計算機終端、服務器等設備,嘗試為檔案信息化運行提供平臺。與此同時,科學建立檔案信息應用的數據庫,實現紙質檔案的數字化處理,改革原有的檔案工作流程。由此可知,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配套設備、數據庫搭建、人才配置等,均需企業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如若企業資金來源渠道較少,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發展[1]。
1.2 檔案管理觀念滯后性
大多數企業管理人員,尚未全面認知檔案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對其建設保持漠視狀態,認為引進檔案信息管理的應用系統,即達成了檔案信息化建設目標。然而,檔案管理信息系統作為運行工具,屬于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其中一個版塊,尚不能代表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全部內容。為此,企業管理人員應改善自身的檔案管理觀念,為企業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工作運行制度,提升企業檔案信息建設的能力,增強企業的整體運行效能。
企業存在的檔案工作問題為:企業管理人員將檔案管理工作認作是一般性資料整理工作,尚未認知檔案信息的價值,對傳統紙質版檔案存在較高依賴,認為檔案信息存在不安全問題。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此類問題,嚴重削弱了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服務性,造成檔案管理工作難以發揮其職能。
1.3 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運行能力不足
企業如若在初期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時,尚未開展良好的統籌規劃,盲目選擇檔案管理信息的應用型系統,造成信息系統與企業發展的不適用問題,造成引入的檔案管理系統處于荒廢狀態,難以發揮檔案管理信息的應用價值,削弱了企業信息資源的整合與應用效能,失去了檔案信息管理應用的市場價值。由此發現,如若檔案信息化建設尚未開展科學的規劃與管理,極易造成系統的不適用問題,削弱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運行能力,造成企業內部運行系統不兼容等連鎖反應,不利于企業良好發展[1]。
1.4 檔案管理人員信息化專業性不佳
檔案管理人員存在專業性不佳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檔案信息工作的運行能力,不利于企業有序發展。此外,企業在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期間,缺乏標準的安全保障措施,造成企業檔案信息的不安全問題。產生檔案信息安全措施不完善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檔案管理人員尚未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識,在工作操作中造成信息丟失,另一方面在不法人士采取病毒、黑客等技術時,企業尚未安裝有效防范的措施,給予不法人士可乘之機。
2 大數據時代下企業應采取檔案信息化建設方案
2.1 借助大數據技術,均衡企業檔案工作發展
企業在開展信息化建設期間,涉及檔案信息相關工作時,應配以適宜的相關技術予以支撐。在硬件建設中,企業應采取基礎設施的完善,為企業各部門配置相應的信息化設備,比如計算機、路由器、交換機等。在軟件建設中,企業應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搭建企業檔案工作的應用平臺,為企業引入檔案管理工作系統,發展檔案信息的數字化建設[1]。
2.2 建立系統的檔案信息化制度,革新檔案工作觀念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互聯網逐漸普及的今天,大量的電子文件涌現。電子檔案如何能更好的管理成為企業面臨的問題。要實現檔案數字化、信息化建設,需要建立完善的企業檔案管理系統,確定統一的標準和管理規范,才能做好企業檔案信息化建設。由于企業實際情況不同,推進信息化落實建設的過程中,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制定適合企業檔案信息管理標準。由于相關標準和管理規范的缺失,一些企業對原有的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升級時會發生一些變故。比如,原先的軟件開發公司出現狀況,雙方合作出現問題,企業只能尋求新的軟件開發公司,引進新檔案管理系統,導致原有數據無法導入新系統中,使用時出現系統錯誤。還有的企業管理系統只能單項連接,無法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企業只能在遵循相關標準規范和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建立全新的檔案信息化管理體系。
2.3 建設檔案信息良好的防護體系,提升其運行能力
1)信息保障。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企業需要在技術上加強對病毒和黑客等不法分子入侵的防范力度。還要建立和完善機密信息管理、資源共享管理、信息安全保障等制度,從根本上解決商業機密和核心商業數據被竊取的風險。信息保護制度是,企業對機密信息進行算法加密的行為。通過簽訂保密協議,防止使用者為追求利益對商業機密進行交易。建立機密信息識別和監控機制,識別瀏覽機密信息人員的目的,制定機密信息使用權限,以減少機密信息的接觸者。對于失效機密進行清理,減少占用的空間。
2)信息共享。資源共享是企業信息化的主要目標,要制定企業檔案信息查詢、復制傳播等操作的相關規定,將檔案信息進行分級管理,明確各級別檔案信息的傳播范圍。對于公司內部人員也要進行分級控制,以免無關人員接觸到企業核心機密。
3)信息審計。建立信息審計與監控的小組,規定統一的安全審計流程。由高層領導建立下設審計辦公室,在管理人員中推選出管理小組的組長,全權負責整個企業信息的監控與審計,將監督審計工作落實到個人,確保人人有責,人人負責。提前預防信息泄露風險,做到及時發現,迅速處理,保證針對措施的有效性[2]。
2.4 建設企業內部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高素質企業信息化管理人才作為將企業檔案信息管理,轉化為重要情報資源的重要環節,在企業檔案信息化管理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原始信息收集到情報轉化的過程中,信息之間的關聯并非技術可以解決的問題。許多生產信息只有財務、銷售等相關的專業的知識只有專業人員才能識別,因此企業檔案管理需要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這種人才需要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和管理軟件,具有較強的檔案信息處理能力,企業招聘這種復合型人才,可以適當提高從業標準和從業人員的福利待遇。
3 結論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企業檔案管理建設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是對企業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再利用。本文通過論述了企業檔案信息化幾個基本要素,分析其間的關系,旨在創新檔案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為我國經濟發展建設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周向玲.大數據背景下的檔案信息化建設思考[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9,34(01):203-204.
[2]唐戈彥.大數據背景下企業內部審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新通信,2018,20(21):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