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慶
摘 要:隨著經濟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教育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當前公民對于公共圖書館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傳統的公共圖書館大多由用戶自主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近年來隨著大眾需求的不斷多樣化,我們發現發達國家的將新公共服務理論用于圖書館建設有利于提高公眾圖書閱讀的廣度,本文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談基于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公共圖書館建設研究。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建設;基于新公共服務;建設研究
隨著科技的發展,當前各種電子書軟件也五花八門、層出不窮,這些軟件的出現在給用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傳統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我國公共圖書館行業也在積極的尋求發展之路。新公共服務理論最早是由美國的一對夫婦提出,所謂新公共服務理論就是向傳統的公共服務體系內灌入民主價值、公民利益等內核的一種新的理論體系,西方發達國家也將這種理論應用于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也為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啟發。
1 將新公共服務理論用于現代圖書館建設的必要性
一提起圖書館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破舊的書架,一個或多個圖書管理員,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找到的各種文化典籍,這樣的圖書館運行方式常常導致圖書館出現“看似開放”的情況,大多數人為了節省選書的時間都不會走進圖書館。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也對新公共服務理論體系走了一個大致的了解,新公共服務理論體系的一個突出特點就在于其能夠實現理想化的“自我服務”的概念,其“服務公民而不是服務顧客,重視用戶自身的權利和體驗感而不是公司利益”的服務理念也給新時期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我國在2002年引入新公共服務理論體系的概念,旨在建設現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圖書館作為文化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應當首當其沖邁入現代化,將新公共服務體系應用于圖書館建設中有助于提高圖書館行業的服務比重,使圖書館更加重視廣大受眾的實際體驗感,這種體驗感是電子書軟件和實體書店很難提供的,因此將新公共服務理論體系用于公共圖書館建設中有助于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吸引力,讓更多的人愿意走進圖書館;同時,把這種公共服務理論體系貫徹到圖書館的實際日常管理中也有助于使整個圖書管理流程更加規范化和高效化,促進整個行業的正規化發展;最后,將新公共服務理論體系用于新時代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中也在客觀上促進了我國新公共文化服務業的發展,有助于在促進我國相關體系建設的基礎上真正改變文化行業的規范和相關行業理念。
2 外國新公共服務理念在圖書館建設中的應用
由上文的敘述我們也了解到,這種新公共服務的理念最早是由外國的一對老夫婦提出,自然而然的這種服務理念也最早在外國得到踐行,那這種新的服務理念在外國圖書館建設中有那些應用和體現呢?首先是政府的重視程度方面,將新公共服務理念作用到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中一定離不開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以英國為例,在此項理論提出后短短幾年,英國的公共圖書館占比就達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公共圖書館也成為社區中拉進人與人之間距離的重要場所,當地政府也非常重視圖書館內部的軟硬件設施建設,一些地方甚至安放了專供殘疾人使用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以方便其圖書借閱。其次是服務理念的改變,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提出和踐行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西方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理念,還是以英國為例,在這種理論環境下英國鼓勵人們向資料里輸入自身的愛好、特長和受教育情況,以便能更好的為其檢索感興趣的書籍,而在不同地區其圖書的搭配也出現了一定不同,美國人聚集區圖書館內關于美國歷史的書籍占比就會大大提升,在其他聚集區也是這樣,這種根據興趣、文化進行圖書配給服務正是新公共服務理論中“民權、自由”的體現。
3 新公共服務理論體系對我國公共圖書館建設的啟示
通過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大致了解到,將新公共服務理論體系用于實際圖書館建設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圖書館對客戶的吸引力,讓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而西方發達國家將此項理論用于實際圖書館的建設中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服務水平并形成了相關服務體系,這都為我國提供了一定借鑒,那具體的啟示到底有哪些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
3.1 爭取政府支持
由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到,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領域政府支持是十分重要的,而新公共服務理論本身也提出了對政府的合理期望,在我國政府的這種巨大力量更是被發揮的淋漓盡致,在實際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政府必須在熟悉新公共服務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對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提出合理的展望,并為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制定詳細的戰略規劃,政府也必須正視圖書館在城市公共服務中的巨大作用,為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除政策支持以外,政府也應對圖書館的建設提供有必要的經濟支持,促進公共圖書館軟硬件設施的建設,從政府角度提高公共圖書館的實際公共服務能力。
3.2 改變服務理念
由上文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新公共服務理論體系的一大特征就是其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而這種理念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也有非常大的借鑒意義,所謂以人為本就是把顧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顧客的體驗放在第一位,其表現在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領域就是根據用戶信息為其推薦最可能適合其文化知識水平和興趣的讀物,并能根據用戶的不同特點和需求提供特殊的圖書服務。在實際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中,圖書館可以建設一套完備的用戶信息檢索系統,用戶注冊系統并向系統內輸入自己的愛好,下次再來圖書館時系統就會根據用戶信息移動為用戶推薦最合適的書籍,這樣可以減少用戶在書目檢索上花費的時間,讓用戶更多的投心于書目閱讀;在特殊圖書服務方面,我們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實際經驗,根據用戶的特殊身體原因選擇上門服務或其他服務方式,最終達到以人為本的公共服務理念。
3.3 增強人員服務意識
新公共服務理念也提出了“責任主體多樣化”的實際理論,所謂責任主體多樣化就是指公共服務人員在關注相關規范制度的同時也必須注重用戶的體驗感,必須豎立較強的責任意識,在實際公共圖書館運行過程中我們常把工作人員稱為“圖書管理員”認為其主要職責是對圖書和入館人員進行管理,但隨著新服務理念的提出我們發現圖書管理員不應僅僅是管理圖書的,更應該是服務廣大顧客的,在實際管理和服務過程中我們要首先對圖書管理員進行培訓,幫助其明確自身的責任到底是什么,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也必須建立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監督和管理機制,對待不負責任的管理人員進行處罰,而對工作表現良好的管理人員就進行實質的獎勵,這樣的方式有助于相關管理人員更好的明確自身的責任,并且能踐行相關服務管理制度,使整個圖書公共服務走向體系化。
4 結束語
通過全文的敘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提出為我國現代化的圖書館建設提供了一定借鑒,但就具體而言我們要如何合理的運用這項理論去進行現代化圖書館建設還需要相關學者根據實際圖書館建設經驗去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尹美馥.公共圖書館全面免費開放后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新世紀圖書館,2011,(3):57-58.
[2]許子媛.圖書館聯盟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服務共建研究[J].圖書館,2013,(4):31-33,41.
[3]曹愛軍.民生的邏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D].南開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