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娟
摘 要:目前,新媒體環境下,媒體傳播的效率、自由度和開放度逐漸提高,媒體之間的壁壘日趨薄弱,傳統紙媒在新的媒體環境下并不具備傳播優勢,競爭壓力增大,所以報網融合是紙媒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想持續發展,穩住受眾群體,所應積極采取的方式。紙媒作為典型的傳統媒體,在社會信息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利用新技術,轉變發展思路,發揮自身優勢和職能作用,增強傳播效果,是傳統紙媒亟待思考的問題。本文針對此問題,分析報網融合的優勢,對報網融合的不足和方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報網融合;存在的不足;主要方式
當前,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們處在了一個媒介大融合的時代,輿論信息充斥每一個角落,隨手可得、隨處可見。新媒體因其傳播速度快、受眾范圍廣、互動頻率高、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等優勢,給傳統紙媒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也帶來了媒介格局的改變,使傳統紙媒日漸“邊緣化”。近年來,隨著媒體發展新部署的實施,許多傳統媒體開始突破瓶頸,紛紛與網絡“聯姻”,走報網融合、互動創新的路子,取得了一些成效。最典型的就是人民日報的“中央廚房”:聚攏各方資源優勢,形成發展合力。
1 什么是報網融合
報網融合,一是指利用網絡技術改造報業本身傳統的生產方式,包括印前、印刷、發行、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合作與互動,包括建設新聞信息通信系統、新聞采編作業計算機網絡系統、新聞資料數據庫系統、新聞電子出版系統、新聞信息網絡發布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和內部基礎網絡系統等,充分整合資源,共享資源;二是指發展戰略層面的媒介融合,利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重塑報紙出版業的行業邊界和業務形態,推動多元傳播格局下報紙出版方式和報業經營模式的轉型,實現報業核心競爭力與信息網絡傳播技術的深度融合。三是指采編創新層面的信息方式,即從向受眾提供更豐富的信息內容和滿足受眾新的信息需求方式出發,在內容生產上報紙和網站互為上下游,并互為影響力以至形成合力,產生空前的傳播優勢。
2 報網融合存在的不足
2.1 報網融合政策開放程度不夠
經營理念轉變程度不夠。采訪報道權還沒有向所有的媒體開放,同時,跨地域、跨媒體的合作仍有很多政策限制,還沒有突破條條塊塊的限制。這樣,報網融合所需要的多媒體平臺搭建不起來,在互動方面就會受限。除此之外,目前很多報紙的辦報理念和經營理念都比較落后,都有待進一步革新和調整。
2.2 采編流程優化不夠
人才結構方面存在不足,不能適應新的采編環境。不少報紙僅將網站看做報紙的附屬品,報紙和網站的采編部門之間缺乏制度化的溝通和合作,采編流程缺乏組織化的設計和實施,采編運作缺乏團隊化的統籌和策劃,從業者的素質和能力不能適應跨媒體采編。采編人員依舊還是“新聞把關人”而不是“新聞與信息服務提供者”。這限制了報網融合的發展及優化。
2.3 網站內容整合不夠
網站內容僅是紙質版的翻版,沒有進行延伸和創新,沒有做到“一次生產,多次使用”。網站內容同質化,虛假新聞不斷增加,這也是一種不良現象。各家網站都在未經改動內容的情況下互相轉載,必然會使雷同現象不斷增多,很難形成差異化競爭,也很難辦出特色。轉載的新聞不同于自選擇自加工的新聞,無法對信息進行核實,這是漏洞。而且網站的覆蓋面相對來說要大得多,這會對新聞網站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造成傷害。
2.4 技術平臺融合不夠
技術方面的不足是報網融合的瓶頸。在先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方面發展不足,只是簡單地將報紙的內容搬到網絡上,而且網絡翻版技術設定復雜,查閱相當不便。報紙應倡導技術創新,開發多媒體融合,使用簡便的新型報紙形態。
2.5 與受眾互動、交流不夠
受眾對信息需求存在差異,不少網站還是處于讓千萬人接受相同信息的狀態,提供的服務質量不高,讀者的參與熱情不夠。很多網站只有簡單的論壇,有些甚至沒有論壇,這是網站建設不足,很多信息讀者不能分享,讀者的評論和意見不能得到及時的反饋。
由此可以看出,報網融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報紙應積極利用新技術優勢,打造信息共享平臺,優化采編結構和流程,主動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然而與新興媒體相比,傳統媒體也有其獨特的優勢,比如報道的嚴謹性和權威性,信息的純凈性和客觀性,見解的獨到性和深刻性,受眾的廣泛性和穩定性等等。不僅如此,報紙還具有意識形態的中心位置、龐大的公共關系網絡等優勢。報紙應充分認識到這些優勢并充分利用這些優勢,與網絡互動、互補、互進,在融合中實現雙贏,達到媒體傳播中的利益最大化。
3 報網融合的主要方式
3.1 技術應用型
在網頁顯著的位置征集新聞線索采訪欄目,采用論壇、留言板、微信、微博、抖音等形式與受眾溝通交流。還可以通過視頻、直播等形式讓網民收看報紙組辦的活動,并能讓其感受到采訪現場的氣氛,調動網民的積極性。
3.2 多媒體應用型
網絡集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符號系統的優勢于一體,同時還可以生成平面、三維動畫、多維動畫、全息圖像、虛擬空間環境等不同形態,實現新聞信息的整合、重構和各種信息形態的相互轉換。網絡記者可以在利用多媒體輸出網上視頻的同時,利用數字技術附加文字稿件等,改變了以往的傳播形態,提高了傳播效率。
3.3 受眾參與型
在報網融合的新形勢下,受眾和報紙是平等的伙伴關系,受眾不再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上網讀報看信息的同時將自己的意見通過留言板、博客群的形式反饋給報紙,讀者還可以發現提供線索,向報紙提供稿件,“制作”新聞。報紙根據受眾在網上的投票,并可以根據點擊率的變化規律來選擇、刊登信息,強化了互動性和參與性,給讀者更多話語權,使報紙和讀者的關系更加緊密。
綜上,報紙應緊跟形勢努力開拓,勇敢面對,同時又要積極利用外部因素完善自己,既借勢又借力,在向公眾傳遞信息的同時建立起穩定統一的品牌優勢,在報網融合的大潮中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報網雙贏。
參考文獻
[1]羅自寧.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J].電視指南,2017,(010):7-8.
[2]李守斌.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策略初探[J].新聞研究導刊,2019,8(19):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