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教育中,班主任是學生生活中最重要的引領者,其不僅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也會直接影響班級風氣。高中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采用柔性管理方式,使學生能夠自主自愿地接受教師的管理,在此基礎上,全面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柔性管理;措施
我國教育事業要想真正實現和諧穩定地發展,班級管理的有序性是前提條件。高中階段學生的心智正在逐漸走向成熟,他們對于個體發展的重視程度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針對這一情況,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也需要充分契合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為了使學生能夠主動接受教師的管理,教師可以嘗試在班級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措施,提升學生對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接受度,進而最大限度地保證班級管理的秩序。
一、以學生為本,突出班級管理的人性化特征
學校生活中,班主任與學生接觸最多,對于學生的管理也最直接,因此,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切實突出班級管理的人性化特征。班級中,由于不同學生的生活環境普遍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學生在性格、知識接受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對此,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例如:每個班級都有家庭困難的學生,相比于其他學生,此類學生的性格普遍比較內向。在管理此類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注意呵護學生的自尊心,針對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各類問題,教師要避免單刀直入地指出,可以委婉地將自己的想法告知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就事論事,且不可因某一方面的問題而全盤否定學生的付出。如此,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改進自身存在的問題,使班級管理更加人性化。而對于一些性格比較外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就可以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尊重,進而提升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
二、引導學生自主管理,提升管理的民主化特征
從身心發展的角度來講,高中生的成熟度較以往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是非、對錯判斷能力,對自己的行為也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伴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落實,教育界都在倡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在班級管理中,教師也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此基礎上,切實突出班級管理的民主化特征,使學生能夠做到將心比心,理解班主任管理班級的不易,為和諧師生關系的營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班干部的設定方面,教師就可以嘗試多設置一些崗位,使班級中的多數學生都有機會參與班級管理。除此之外,在選拔班干部的過程中,也可以改變以往班主任任命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民主選舉,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發言權,突出班級管理的民主化特點,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這樣的管理方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此同時,也能促進班級各項管理工作的順利推進。
三、建立統一規則,保證管理的一致性
很多高中學校在管理的過程中采用的都是班主任跟班制,這樣的管理方式固然能夠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了解,促進班級各項管理活動高質量地展開。但是,當學生對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產生疑問的時候,如果這些疑問無法及時得到解決,勢必會使班級管理的秩序受到影響。有學者認為,柔性管理方式并非教師完全尊重學生的意愿,柔性管理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明確的管理制度,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之上,通過制度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切實保證班級整體管理秩序。
例如:教師在針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各類問題進行處罰的過程中,一方面要保證處罰尺度統一;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特殊情況,可在合理范圍內進行酌情處理。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能夠保證管理的一致性;另一方面能夠體現柔性化管理的基本理念,規范學生行為的同時,保證班級秩序。
四、善于發現學生優點,突出管理的激勵作用
高中階段的學生與小學初中階段的學生存在較大的差異,高中階段的學生多數已經明確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高中生的個體特點也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班級中沒有完美的學生,但是也沒有全是缺點的學生,教師需要認真觀察學生在生活與學習中的一舉一動,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委婉指出學生的缺點,通過因材施教的管理方式,引導學生揚長避短,充分突出柔性化管理的激勵作用。
例如:班級中某位學生雖然學習成績較差,但是為人熱情、樂于助人,對此,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就要先肯定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在班級生活中繼續發光發熱。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引導學生發現自身在學習中的問題,鼓勵學生改進,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柔性化的管理方式,使班級中每一位學生的特長都能得以發揮,切實實現班級整體的進步。
五、提升班主任自身素養,幫助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高中班級柔性管理實際上就是以學生為主的管理方法,該種方法即是以學生青春期心理特點為核心,在班級日常管理過程中與學生溝通交流,促使學生積極配合班級各項管理工作,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繼而實現自我價值。為此,班主任在實施柔性管理時,應提升自身柔性管理素養,通過語言溝通交流深入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家庭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將柔性管理落到實處。正處于青春期中晚期的高中生,與中小學生階段相比具有更加獨立的思想意識,希望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同時同學之間的競爭意識也變得越來越強。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應定期參加學習培訓,經常閱讀、觀看柔性管理方面的書籍與視頻,并將這些柔性管理方法轉變成適合本班情況的管理方法,從而確保各項班級管理制度順利推行。
六、結語
綜上所述,柔性化的管理方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班主任工作的接受度,同時能夠有效提升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整體效益,實現班級學生的整體發展。教師通過柔性管理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真正達到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管理目標,進而為學生更高階段的學習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鑫元.新課程背景下班主任如何進行有效管理[J].名師在線,2019(36).
作者簡介:王華陸(1976.10-),男,漢族,甘肅定西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政治教學。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