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 徐利劍 王姍姍
摘要:文章根據“資源昆蟲學”課程特點,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圍繞資源昆蟲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科學價值,結合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特點,結合地方特色,合理開發昆蟲資源。教學中,采用影音資料及組建資源庫豐富教學內容。結合超星學習通及QQ群開展線上教學以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資源昆蟲學;超星學習通;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模式
昆蟲是動物界中最大的一個類群,在生物多樣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每當提到昆蟲,人們腦海中往往浮現的是危害作物的農業害蟲和騷擾人類的蒼蠅、蚊子、蟑螂等衛生害蟲。其實,許多種類的昆蟲對人類是有益的。“資源昆蟲學”這門課涉及資源昆蟲及其利用等方面,包括各類資源昆蟲的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人工飼養技術及管理等方面內容。本門課內容繁雜,知識點不集中,涉及的昆蟲種類多,學生學習過程中往往不易抓住重點。通過對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使學生產生興趣,加深對資源昆蟲的了解,并結合地方特色,學習如何合理開發昆蟲資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影音資料并建立資源庫等多種學習方式,將知識點穿成線、擴成面,圍繞資源昆蟲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科學價值展開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一、教學內容與教學難點
資源昆蟲學是一門應用性課程,圍繞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科學價值這三方面,介紹我國資源昆蟲研究概況及重要資源昆蟲的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經濟意義、養殖技術及其利用方法等。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例如,在講述我國藥用昆蟲資源的內容時,特別提到冬蟲夏草。蟲草很多,但冬蟲夏草特指中華蟲草菌(Cordyceps sienesis)寄生于鱗翅目的蝙蝠蛾科蝠蛾屬(Hepialus)的幼蟲,其染病后所形成的蟲菌結合體。它們僅分布于我國青藏高原及邊緣地區。冬蟲夏草與鹿茸、人參并稱為我國傳統的三大補品,后兩者都可以通過人工種植和養殖獲得,唯有冬蟲夏草至今無法人工培養。我國冬蟲夏草資源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高海拔地區,隨著采挖的增加,采集地區海拔可以達到5 000米。其核心產區位于西藏自治區的昌都和那曲地區以及青海省的玉樹和果洛地區。上世紀80年代以來,冬蟲夏草產業蓬勃興起,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促進了農牧民增收,但也帶來了冬蟲夏草資源可持續利用和草原生態環境保護等相關問題。再以螢火蟲為例,這是鞘翅目螢科的一類小型甲蟲,各個蟲態都能發出熒光。江西、云南、廣西這幾個主產區,已淪為獲得暴利的重災區。而螢火蟲離開原有的棲息地很難成活。螢火蟲可以在夜晚發光,看起來十分夢幻。在每年的七夕情人節,網上會出現很多兜售螢火蟲的店鋪。這類商業活動以犧牲螢火蟲個體為代價,完全沒有體現生態意識。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明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只有和諧共生,良性發展,才能可持續發展。
資源昆蟲按其用途可劃分為食用昆蟲、藥用昆蟲、工業原料昆蟲、觀賞娛樂昆蟲、傳粉昆蟲、天敵昆蟲、科學實驗昆蟲、環境保護昆蟲、仿生昆蟲和法醫昆蟲等。由于課程涉及的昆蟲種類較多,所以在每個版塊中要選擇有特色的類群,詳細介紹其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經濟意義、養殖技術及利用方法等內容。對于每個版塊里,內容繁雜的部分,又要具體分類,便于學生記憶。比如,在工業原料昆蟲中,分為絹絲昆蟲(如家蠶、柞蠶、天蠶、蓖麻蠶)、產蠟昆蟲(紫膠蟲和白蠟蟲)、產膠和單寧、色素類昆蟲(胭脂蟲、五倍子蚜蟲)。天敵昆蟲中分為捕食性天敵(草蛉、獵蝽)和寄生性天敵(姬蜂類、繭蜂類)。觀賞娛樂昆蟲又具體分為鳴叫類(蟬、螽斯、蟋蟀)、運動類(叩頭蟲)、形體類(螳螂、吉丁蟲、角蟬)、發光類(螢火蟲)和色彩觀賞類(蝴蝶)等。
二、教學模式探索
(一)根據創新創業教育特點,結合地方特色,合理開發昆蟲資源
昆蟲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生物資源,我們在充分了解這類資源的基礎上,趨利避害,發揮其重要作用。我國對資源昆蟲的利用歷史悠久,具有豐富的養蠶和養蜂經驗。白蠟蟲、紫膠蟲、五倍子蚜蟲都是我國傳統的資源昆蟲。在現代技術不斷前進的今天,資源昆蟲的研究模式已從傳統的以絹絲昆蟲等工業原料昆蟲為主轉向多樣化的資源昆蟲研究。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十分突出,就業難、難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黑龍江大學是全國創業教育的試點院校之一,在實踐中對創業教育的探索推動了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并進一步推進“融入式”創新創業教育。現代農業與生態環境學院學生大部分來自偏遠省區,如云南省、四川省、西藏自治區、青海省、甘肅省、廣西省和貴州省等。還有一部分來自黑龍江省,但本省學生多數來自于農村。結合學生家鄉地域特點,重點介紹有地方經濟發展特色的昆蟲資源,使學生了解本地昆蟲資源發展特色,發展昆蟲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如對于來自云南省的學生,要加深其對白蠟蟲、紫膠蟲等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昆蟲資源的了解;來自青海、西藏自治區的學生側重學習冬蟲夏草的相關知識;來自黑龍江省的學生多了解本地天蠶和柞蠶資源;來自貴州省、廣西省和四川省的學生要多向其介紹蟲茶資源。
1.黑龍江省特色昆蟲資源——天蠶(Antheraea yamamai)
黑龍江省是蠶業資源大省和全國優質蠶繭產地。天蠶是隸屬于鱗翅目天蠶蛾科的珍貴野生物種資源。天蠶絲呈淡綠色、有纖維皇后之稱,它的質地優良、光亮柔韌。位于黑龍江省的曙光天蠶自然保護區,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不多見的大型泌絲昆蟲保護區。
2.南方特色昆蟲資源——蟲茶
蟲茶,又稱為茶沙。蟲茶是由昆蟲取食植物后經過特殊的“生物反應”所產的排泄物,也是我國的傳統出口商品。根據蟲茶所含有的特殊生物活性物質,研究其營養保健功效,充分發揮臨床藥用價值。特別是開發蟲茶相關的保健性、功能性食品和藥劑,對于推動四川省、湖南省、廣西省、貴州省等主要蟲茶產區的經濟迅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采用影音資料及組建資源庫豐富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中,幾百頁的教材和枯燥的文字讓學生的興趣大大降低。教學過程中采用多媒體教學和板書并行,多媒體展示資源昆蟲的豐富背景知識,板書則反映出重點內容的框架。網易公開課(BBC生命系列)、TED演講(食用昆蟲部分采用Marcel Dicke的演講——我們為什么不食用昆蟲呢?)、Discovery昆蟲系列視頻、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天敵昆蟲寄生蜂)和科技苑、致富經(養蠶、養蜂)等欄目關于昆蟲的養殖與利用方面的節目都是很好的教學材料。教學中采用昆蟲的高清圖片,在介紹典型資源昆蟲形態特征方面發揮作用,可加深認識。比如,講授工業原料昆蟲部分,學生沒有感性認識。特別是雌雄蟲外觀差異很大,在教學中就做出了白蠟蟲(“中國蠟”Chinese wax成為中西方貿易中的一項中國特產品)、紫膠蟲(紫膠可以用作口香糖的膠基物質)、胭脂蟲(口紅色號)等資源庫,配合大量圖片加深感性認識。針對課時較少的情況,教師可以推薦一些視頻資料給學生課后觀賞。比如,在講授法醫昆蟲學部分時,可向學生推薦了一部美劇CSI(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犯罪現場調查),并選擇其中利用昆蟲破案的經典劇集給學生,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化身柯南破解疑案,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合超星學習通及QQ群開展線上教學
2020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這門課采用線上教學方式。利用黑龍江大學自主學習平臺激活課程(課程號1412021035),配合超星學習通APP及QQ群進行直播教學。課前,完成教學大綱、課件、講義、專業文獻及視頻資料的上傳,每周提前發布學習任務與教學內容安排,指導學生完成課前需要預習的內容。直播教學中,教師開展同步課堂,獲得手機端的一個邀請碼以及電腦端的一個網址,截圖發給班級學生。上課期間教師一邊翻看PPT,一邊進行語音講解,并在討論區可以看到學生的文字提問,進行師生互動。利用超星學習通,還可以統計每節課的簽到情況并進行課堂回顧,如主題討論、問卷、投票、學生反饋等內容。在課后,可以布置作業等任務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如果遇到超星學習通斷、卡的情況,建立的QQ群可以進行共享屏幕語音直播,也可以達到同步教學的效果。
通過對這門課的教學模式改革,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增加,課下在QQ群或者學習通的群聊里也不時與教師探討相關問題。但課堂學時有限,如何做到有限的學時內完成對我國特色昆蟲資源的掌握并造福于人類是教學的難點。在實踐方面,如能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進入養蜂場、天蠶保護站等實地考察,增強感性認識,教學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陳曉鳴,馮穎.資源昆蟲學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2]丘雪紅,曹莉,韓日疇.冬蟲夏草的研究進展、現存問題與研究展望[J].環境昆蟲學報,2016,38(1).
[3]陳連忠.關于《黑龍江省曙光天蠶自然保護區》的評價[J].中國蠶業,2002,23(2).
[4]楊立昌,乙引.蟲茶資源開發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1,(8).
編輯∕李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