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凡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內容,由于社會環境的變化、市場改革的深入以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企業傳統成本管理方法中有些方面已經難以滿足新形勢下的企業發展需要,對傳統成本管理方法進行創新發展,使之更具靈活性和先進性,已成為企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成本管理;方法;制度;動態化;信息化
一、有重點地選擇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是貫穿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始終的一項常態化工作,一個企業的成本管理效果如何、是不是達到了預期的理想值,關鍵要看企業對成本管理方法的重點選擇和重點運用是否得當。由于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是一項復雜的工程,所以其成本管理方法往往也有很多種,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有經驗管理法、歷史數據管理法、預算管理法、目標管理法、市場需求管理法以及價值分析管理法和過程管理法等,如果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對這些方法采取了一視同仁的做法,那么收到的管理效果未必就是最佳的,這就如同人的十根手指伸出來不一樣長,每一種成本管理方法的功效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企業對成本管理方法的選擇也應有所側重。依筆者看來,在眾多的成本管理方法中,有兩個方法值得企業格外重視:一是預算管理,二是過程管理。首先,預算管理對企業總的成本管理具有統一的組織、調節、控制和監督作用,企業通過將預算管理目標與實際管理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以分階段、有條理地發現成本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可以及時地向成本管理工作提出整改建議或者是發出預警通知,防止成本管理工作因超出預算范圍而導致管理失誤或者是管理錯誤擴大化。其次,過程管理對企業總的成本管理具有統一的規劃、計算、考核和評價作用,企業通過過程管理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生產經營過程中每一環節成本控制的落實情況和完成情況,及時發現成本管理工作中出現的“跑冒滴漏”,從而為企業制定成本管理整改措施提供事實依據。可見,企業要提高成本管理水平,首先要有重點地選擇好成本管理方法,然后將其他管理措施有序推進下去,這樣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就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了。當然,需要說明的是,不論是預算管理還是過程管理,都不是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僅有的重點方法選擇,鑒于市場環境的復雜性和商業競爭的激烈性,不同企業在不同的經營狀況下還需根據管理需要進行綜合衡量和綜合判斷,然后才能有所重點地作出選擇。
二、有目標地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成本管理的實施對象是成本,而成本管理制度的實施對象則是人,二者的共同之處在于都是為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服務,二者的不同之處在于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而成本只能被動地接受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管理。所以,企業要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必須從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做起。企業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其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要讓所有員工都意識到成本管理雖然是企業職能部門(不只是財務部門,也包括其他部門)的事情,但與每個員工自身的工作和思想同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一個管理制度健全的企業,其成本管理工作應該是由全體員工共同承擔、共同完成的。企業對成本管理制度的完善,也要像對成本管理方法的選擇那樣有重點、有針對性,畢竟一項管理制度的形成牽扯到方方面面。而在實際管理中,并不是每一個方面都應成為管理的核心,道理也很簡單,如果每一個方面都成了管理的核心,那么就等于沒有了核心,而一個沒有核心的管理制度怎么可能會發揮出良好的管理效果呢?分析當前多數企業成本管理效果可以得出,制度目標的完善主要應放在這樣兩個方面:一是加強成本觀念,二是加強成本管控。首先,在成本管理觀念方面,要樹立全員參與的成本管理思想,要全面、及時、經常性地向全體員工發布成本管理信息和成本管理效果,要與全體員工達成共同完成成本管理目標任務的共識,要讓每一個員工都愿意主動投身于成本管理的共同事業中來;其次,在加強成本管控方面,要加強對生產資料(如土地、廠房、設備、工具、原料等)費用的定額管理,加強對生產物資的查收和檢驗,健全對產品、產量、品種、質量等的痕跡留存管理,建立規范化的企業內部價格結算流程,要讓成本管控在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側面和環節都能夠得到充分體現。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企業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讓管理觀念、管控措施等的貫徹執行得到保障。
三、有計劃地推進動態化成本管理
近年來,受宏觀經濟環境變化、企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消費者消費觀念改變以及商業競爭方式多元化、復雜化等因素的影響,動態化成本管理觀念在業界漸漸露出頭角,并引起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者的廣泛重視,與此同時,經濟學、會計學、信息學、統計學、金融學等學科理論與管理實踐的融合發展也為動態化成本管理走向實際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動態化成本管理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為企業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改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增強市場改革后的適應能力、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等都注入了新的動能。以企業整體發展經營而論,無論是作為企業經營管理者,還是作為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或是作為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在面對一項生產經營活動時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場景:該項經營活動是不是賺到了錢、賺到了多少錢,一定要等到最后一份結算報告完成之后才能明了。因此,推動動態化成本管理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也就成了企業上自管理層領導下至普通員工心中的共同祈盼。動態化成本管理之所以為各方所樂于接受,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因素是:動態化成本管理的工作重心是對即將發生但尚未發生的成本進行管理,也恰恰是因為動態化成本管理具有未雨綢繆、未焚徙薪的前瞻性管理思維,這種成本管理方法取得的管理效果比常規管理方法更好。企業在推進動態化成本管理工作時,要注意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要注意做好對成本管理人員的管理,由于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所以人的管理思維也是具有不確定性的,因此企業要做好對成本管理人員的管理,使其管理思維切合企業成本管理環境需要;二要注意做好對成本管理職能的管理,動態化成本管理目標的實現,需要企業各方面管理職能的協調配合,切不可將管理職能片面化或者厚此薄彼,否則不會收到理想的管理效果;三要注意做好對成本管理措施的管理,由于動態化成本管理是動態的,所以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制度也要具備動態化的調整機制,防止因按圖索驥而影響成本動態管理的靈活性。總之,動態化成本管理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的應用目前尚處在發展孕育階段,因此,要想取得較好的管理效果,還需從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環節給予更多的支持,以便使其在具體管理中能夠被賦予更多的靈活性。
四、有步驟地加強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
全面強化信息化技術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是當今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不二選擇,與此同時,信息化技術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也對企業成本管理產生了巨大影響,為企業進一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創造了有利條件。一方面,企業依托信息化技術可以建立起一個體量巨大的成本管理數據信息庫,可以多維度、多層次、多方位地收集與成本管理有關的各種數據信息,從而增強成本管理數據的全面性;另一方面,企業依托信息化技術還可以完成對成本管理數據信息的全面梳理和詳盡分析,可以更多地從中找出于己有用的價值信息,從而提高成本管理決策的準確性。但是,企業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企業在具體建設中有步驟地層層推進。第一步,企業要為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奠定人才基礎,就目前情況來看,企業在這方面的人才儲備并不充足,所以企業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人員的培訓,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對外界人才的引進;第二步,企業要為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奠定硬件基礎,這是企業實現成本管理信息化的基石,離開了這塊基石,后面所謂的信息化建設便是空中樓閣,無從做起;第三步,企業要為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奠定軟件基礎,這是企業實現成本管理信息化的靈魂,少了這個靈魂,所謂的成本管理信息化只能是一個空殼;第四步,企業要為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數據交互平臺,只有有了數據交互平臺作為支撐點,企業各職能部門之間才能實現成本管理數據的對接和共享,才能促進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全面實現。當今社會發展已經邁入了全面的信息化時代,計算機、互聯網、云計算等先進通信技術的發展,為企業加強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總之,在商業競爭環境中,成本管理方法得當與否、先進與否,是一件關系企業經濟獲取能力和市場生存能力的大事,企業只有站在動態的視角看待成本管理方法,并不失時機地為其創新賦能,才能保證它的先進性,才能使其為企業總體經濟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邱娜.加強企業成本管控 提升企業經濟效益[J].財經界,2015(27):106,108.
[2]胡存虎,李軍.強化成本控制 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J].中國煤炭工業,2015(2):36-37.
[3]夏雪云.供給側改革下企業加強成本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會計師,2017(5):20-21.
[4]殷碩.企業成本管控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7):123-124.
[5]薛麗玲.淺談如何提升企業成本管控能力[J].中國集體經濟,2015(33):45-46.
[6]張博文.傳統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5(3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