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恩祥
摘? 要:消防關系到人們的生命安全,只有全面保證消防能力,才能為人們提供安全的生活環境。現代社會生活中,火災事故隨時出現,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在各種火災救援工作中,消防員是主體,全面擔負著火災救援的重大任務,他們的體能與安全是有效救援的根本保障。文章主要通過對消防員滅火作戰、搶險救援時身體可能產生的不適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避免這些不適,快速恢復戰后體能方法,以此,全面提高消防能力,保證戰斗力。
關鍵詞:生理特征;訓練;影響因素;恢復方法
中圖分類號:D63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21-0140-02
Abstract: Fire control is related to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Only by comprehensively ensuring the ability of fire control, can we provide a safe living environment for people. In modern social life, fire accidents occur at any time, which seriously affect people's normal life. In all kinds of fire rescue work, firemen are the main body and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fire rescue in an all-round way. Their physical fitness and safety ar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of effective rescu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ossible physical discomfort of firefighters in fire fighting and rescue, and puts forward the methods of how to avoid these discomfort and quickly restore their physical fitness after the war, so as to improve the fire fighting capabili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ensure 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Keywords: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recovery methods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綜合國力也得到了加強,城市建設也越來越快,城市高層建筑不斷增加,為人們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但同時,也存在不少的安全隱患。另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電器進入人們的生活當中,操作不當或者劣質產品等因素,均會出現火災事故,這就給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新的火災形勢下,消防員身體素質與機能是保證快速有效救援的根本,只有身體機能快速恢復,才能投入到下一場戰斗,全面保證人們的安全。新時期,對消防員自身的體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許多城區內,多層、高層、超高層建筑非常多,消防員在處置較大火場及搶險救災任務后,會呈現體能下降的問題,影響到了下一次的戰斗,只有在高強度工作條件下快速恢復,才能確保大負荷體力工作后的良好狀態。
1 消防員生理特征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通過自身的機能控制,能夠保證身體的平衡。人體對生理上的反應較為多樣,主要體現為新陳代謝、系統循環和體溫調節反應這三個大的方面,從生理角度看,人的結構是非常復雜的,更為主要的是人還存在心理系統,心理的承受能力與反映直接體現到了生理需求上,比如心率、內分泌等直接和心理有關系,從科學的數據分析看,心理發生改變后的生理機能會有一定的差異性。消防員與普通的工種不同,他們進入火場需要著防護服、戴空氣呼吸器等,通過有效的防護,全面保護好自己,這些設備較為沉重與復雜,這也給消防員在執行任務時造成了諸多麻煩,特別是厚厚的防護服,直接會造成身體內的水蒸氣透過率較少,不利于身體的排毒,也就是說,進入火場后的消防人員,穿著防護服會大大限制人體與環境熱交換率,這樣,就直接造成了人體機能負荷不斷提升。火場上的溫度過高,嚴重影響到了消防員心血管及體溫調節,這樣,消防員心理壓力增大,從而導致了體力迅速透支,不利于快速進行救援。
2 實戰中影響體能因素
2.1 最大攝氧量不足
從當前基層消防人員日常訓練活動中看到,一般情況下,消防員是要做好強度較高的有氧運動的,這樣,從根本上提高消防人員的耐受力,同時,也能夠在結合肌肉力量的生理前提下,做好無氧訓練,從而有效提高身體耐力和爆發力,使消防人員能夠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通過對在火場環境的研究發現,戰斗員要進行長時間滅火救援,有氧供應才是關鍵,人體最大攝氧量是評價有氧能力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式。
2.2 過高的血液乳酸濃度
為了全面保證基層部隊實際滅火能力,相關的人員必須要做好無氧運動,這樣,才能確保實戰效果。通過對在訓官兵考核發現部分消防員進行滅火作戰時,無氧運動能夠消耗掉體力40%,消防員實戰體內血液乳酸濃度達25mol/L以上,如果人體內乳酸濃度過高,就會降低人體的機能,使消防員感到非常的疲勞,嚴重影響到滅火救援任務。在實際的訓練工作中,需要全面加入無氧訓練,通過對成績較好的消防員考核發現,其具備較強厭氧能力,能夠極大地延長高強度訓練科目。100m負重跑、水帶鋪設、負重登樓等測試時均發現,厭氧能力與消防員成績成正比例。
2.3 肌肉力量不足
影響體能的還有肌肉的力量,在實際作戰和搶險時,消防人員會使用大量的設備與工具,如果上下肢力量不足,則會感到疲勞,影響到任務的完成。只有通過高強度肌肉訓練,才能達到實戰能力,保證體能力量的充足,大大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保證消防人員生命安全。常規有氧、無氧訓練只能是解決耐受力的問題,并不能提升整體力量,而通過肌肉的訓練則能夠提高綜合成績,肌肉力量訓練是保證消防人員體能提升的最有效途徑。
2.4 身體健康因素
消防人員的身體脂肪如果過多,也會嚴重影響到體能的發揮,進入滅火作戰時就不能有良好的表現。消防員面對的是高溫火場,進入火場后,如果自己在高溫環境下時間過長,體內脂肪多就會阻礙散熱,身體的溫度過高,影響戰斗力。消防人員身體脂肪多會影響很多的活動,特別是在爬梯、登樓救援時,無法快速到達指定地點。科學上分析,脂肪含量多人的心肺功能就不好,功能就會比較差,國內外心肌梗死疾病發生在滅火一線的消防員死亡案例較多,所以說,心腦血管疾病及動脈硬化也是影響體能的主要因素。如果消防員穿戴全套防護裝備跑步,那么身體脂肪代謝率與心率就會不斷加快,消防員滅火作戰能力則不強。
2.5 認知功能
消防人員的認知能力也是主要的影響因素,對各種模擬演練進行測試時不難發現,消防人員搜救時,會面臨較多的復雜環境,面對復雜的環境,消防員會因為環境的陌生而感受到危險,自身心理就會感受到極度緊張,這種情況下,消防人員搜救就會出現認知的問題,此時,消防人員必須要全面保持冷靜,才能完成任務,消防人員一定要記住所進入的建筑結構及地理位置,這樣,才能保持清醒的認知狀態,救援任務完成后,才能夠及時從起火建筑撤出,保證自身的安全。消防人員對各種突發事件,面臨的是生死關頭,此時還需要做出重大的決定,而緊張、亢奮心理狀況就會影響到消防人員人臨場判斷力,如果不能及時做出決斷,就會威脅到生命安全,所以說,消防員心理壓力增大時會降低處理信息的能力。
3 體能恢復方法
3.1 被動恢復
消防員在全面保證任務完成的同時,還需要有效恢復自身的體能,這樣,才能在經歷高強度滅火作戰后,及時保證身體的機能,全面投入到下次的戰斗中,消防人員的體能恢復,才能時刻保持良好的狀態,體能恢復是有效保持官兵作戰能力的重要環節。日常的生活中,如果人們在劇烈體育活動前,均會進行一定的身體熱能提高,保證良好的狀態,這是對身體機能的一種保護,但是消防人員則不同,出警具有突發性、臨時性的特征,消防人員沒有時間準備預熱,需要快速進入到良好的作戰狀態,從消防人員工作的環境看,消防人員并沒有時間對自己身體狀態進行充分準備,而一些基層的消防人員還需要連續出動,保證周邊的安全,消防救援任務較多,這種工作條件,嚴重影響到了基層消防部隊作戰能力,消防人員要想全面有效的進行體能恢復,則要充分做好日常戰備執勤,這樣,才能保持良好狀態。被動冷卻是一種非常實用簡便的恢復方法,這在實際工作中得到了良好的驗證,也有力于保證消防人員的體能恢復。消防員完成任務過程中,可以做好調整,及時脫掉呼吸器和戰斗服,攝入飲用水并坐在陰涼處進行恢復,被動恢復是一種有效方法,從當前的條件看,有實驗室控制條件和野外控制條件兩種情況,這種恢復不適用夏天,因為室外溫度高,不能快速進行體能的恢復。
3.2 前肢浸沒
在體能恢復的方法中,我們也看到了國外有一些做法,完全能夠有效保證體能的快速恢復,提升戰斗能力。國外基層消防部隊采用前肢浸沒冷水的方式,通過這種方法對消防員身體快速降溫,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人體循環系統遠端區域主要是手腳,這些區域動靜脈終端(AVA)毛細血管發達,特別是小動脈分流到靜脈系統的血流量較多,如果人體在熱應激時,AVA擴張會加大,血流量越多,散熱效果越好。通過這種結論就說明冷水能夠快速進行身體的降溫,保證皮膚血液溫度快速下降,那么,前臂浸入水中進行冷卻,能夠全面確保血液回到心臟重新循環。這種方法需要注意環境溫度的調整,如果環境溫度變化較大,那么水溫也應當進行適當調整。
3.3 使用冷卻背心
穿戴冷卻背心是一種的降溫方法,通過對國外消防員的行為設備研究,我們也發現這是國外最為多見的冷卻方式。夏季溫度高,消防員在室外工作容易脫水、中暑,如果通過冷卻背心降溫,就可以快速對心血管和體溫進行有效的調節,使消防人員身體能夠及時的應變環境溫度,保證高水平的運行狀態,從而有效提升戰斗力,從我國的消防設備看,還沒有完全普及。這種方法通過內部裝載冰袋或填充物,用熱傳導方式從身體快速帶走熱量,消防員運動前10分鐘穿戴背心,能夠大大減少身體的熱量,保證及時降溫,使消防人員的皮膚溫度與環境溫度相適應。
4 結束語
消防員在實戰中要消耗大量體能,只有全面提高恢復能力,找到有效方法,才能保證消防人員的戰斗力。消防人員要在日常做好高強度的訓練,通過肌肉力量的提升,保證自身體能,通過厭氧有氧健身,達到良好身體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在真正的高強度救援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與身體狀態,消除不利因素,全面提高消防作戰實戰能力,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參考文獻:
[1]劉民航,汪家春,陳銳勇,等.消防員體能評價[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2(6):416-419.
[2]史德平,賈紀峰.消防員進行功能性訓練的必要性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6,6(19):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