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天

5月27日,北京化工大學舉行學生返校復課疫情防控演練,為學生返校復課做準備。圖/新華
送走交好的同學,吳晨有些恍惚。
論文答辯結束后的第三天,已有同學找輔導員簽條子,很快離開封閉管理的學校,這就算畢業了。沒有被刻意營造的畢業季儀式感,也沒有被放大的離愁別緒。和往年送走學長學姐不同,宿舍樓里沒有哭聲也沒有酒味,更沒有秉燭夜話通宵不眠。
5月上旬,他們這批畢業生被允許分批次返校。因其他年級都未返校,昔日熙熙攘攘的校園,空蕩蕩的,有一種怪異的安靜。學校管控很嚴,校園封閉管理,畢業季常見的聚餐喝酒都不必想了。在校內進出任何樓宇,都要出示健康碼并測體溫,食堂的餐桌、公共浴室的噴頭,也都被隔板或棉布一一隔開。
學校沒有組織拍集體畢業照,也不準備辦畢業典禮。答辯結束,畢業生各自領走學位證、畢業證,就算畢業。吳晨想,于他而言,2020年的畢業季終歸是有一點遺憾的,就像一支曲子未達高潮,便至尾聲,畢業的情緒尚未醞釀,同學們已散入人海。
被疫情按下暫停鍵的2020畢業季,又被突然按下快進鍵,這對每一位畢業生、每一所高校產生的影響才剛剛開始。
考研最苦的時候,吳晨無數次設想過大四最后一個學期應該怎么過。
3月研究生復試,如果考研成功了,給學弟學妹做個經驗介紹的講座。4月間寫論文,5月答辯。此后直到畢業,少不了擼串喝酒,抱頭痛哭。6月,穿著學士服在校園的每一個熟悉角落拍畢業照,在畢業典禮上接受校長撥穗、領取學位證和畢業證。然后與每一位至交好友好好道別,再奔向人生的下一程。
但洶涌的新冠肺炎疫情,將原本按部就班的畢業步驟從頭打亂。
最先受到影響的,是研究生復試和畢業論文寫作。研究生考試成績公布得比以往要晚,復試時間也推遲到了5月中旬。吳晨一心準備研究生復試,將畢業論文寫作一拖再拖。心理壓力大的時候,他去問過輔導員,如果論文答辯過不了怎么辦?
這恐怕是2020屆畢業生的共同擔憂。清華大學應屆博士畢業生張立接到延遲開學的通知,是在1月26日。幾天后,學校收集畢業生意見。系里的同學大多數提了同一個要求,希望能延遲論文送審的截止時間。
按照校歷安排,研究生畢業論文送審始于2月24日,截至3月30日。清華大學對此作了修改,將送審的截止日期往后延了兩周,審查時限則從三周壓縮成兩周。一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撰寫論文,一方面又盡量不推遲大家的畢業時間。
考慮到會有同學因疫情影響無法按時完成學位論文,學校將原定的研究生統一在7月畢業,改為分兩批,在8月增加了一次畢業及學位審議。國內的不少高校,包括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在內,都新增了8月的研究生畢業批次。
雖然要在家完成論文寫作,不過張立在寒假前已做完實驗,沒什么大礙。有的人則不然,他的一位同學還需要用學校的大型計算機做運算,不得不請系里的老師幫忙,遠程計算了三個月。
這樣的“折騰”在這個畢業季并不罕見。一名建筑系畢業生在寒假離校時,未帶電腦回家,隨著返校時間不斷推遲,他的畢業設計最終手繪完成。一名剛入職不久的中文系教師,第一次帶畢業生,所有論文修改意見都是手寫拍照發給學生。一名給排水專業畢業生因家中沒有參考書,畢業設計進度緩慢,指導老師為大家四處找電子版書籍,費了不少心。
2月底,清華大學給應屆研究生畢業生開網絡講座,關于疫情期間論文如何送審、怎樣申請答辯,并與其他4所985高校先后提出,要對春季畢業的研究生進行網絡視頻答辯。這一方式很快在全國鋪開,并延續至夏季的畢業季。
作為清華大學夏季第一批畢業的研究生,張立被要求在5月27日前進行線上答辯。5月中旬,上交論文定稿的同時,他和同學開始約數位答辯委員會老師。清華大學對網絡答辯的要求是,如無特殊情況,老師們應在清華校內的會議室現場,學生則可以在家。因此,云答辯除了要統籌諸位老師的時間,還需祈禱答辯期間十分緊俏的學校會議室也能順利預約上。
此外,張立還要協調此前從未想過的諸多瑣事。比如,兩位外校老師當天要進封閉管理的清華參加他的答辯,他需要提前收集他們的身份證號、健康狀況、車牌號等信息,由學院交給保衛處,當天放行;還有一位老師在參加答辯前要出差,回京后是否需要隔離、能否進清華參加答辯,張立又打電話咨詢了一圈。
答辯那天,他起得很早,特意穿了西裝,將書桌抬到客廳正中間,背景墻上的書畫、掛件幾乎都被取下,希望給答辯老師留下整齊大方的印象。按照慣例,學校的答辯場所會掛一條橫幅,上書“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答辯會”,有的同學就在家掛了一模一樣的橫幅,增加儀式感。他沒掛,但家人在答辯順利結束后,為他捧來了一束鮮花,以示慶賀。
5月上旬,全國不少高校陸續允許畢業生返校。清華大學通知,6月6日起畢業生可分批次返校,需提前申請確切返校時間,并在返校前一周提交三項材料,包括健康碼、14天內的行程證明以及核酸檢測結果。張立申請了6月15日返校,最終得以回到熟悉的校園,穿著學位服,與熟悉的一草一木告別。
不過,他的一些同學則沒有那么幸運。因北京再次出現本土新增確診病例,全市應急響應級別調整為二級,從6月17日起,北京高校的畢業生們全部停止返校。學校將通過線上辦理、遠程服務等方式,為畢業生安排離校工作。
中國地質大學的碩士畢業生lemon幾天前才接到返校通知。疫情蔓延時,她想著,畢業前總是能回去一趟吧?宿舍六個姑娘一邊忙著答辯,一邊在微信群里討論購置什么衣服、化什么妝、在學校的什么位置拍畢業照,也提前約好了導師,要在食堂里吃頓告別飯。這是最忙時候的精神支柱。
接到返校通知之后,lemon立刻買好了6月底的赴京火車票。沒想到,6月17日凌晨,班長在微信群里發布通知,所有人停止返校。遺憾多得數不清:沒能去實驗室和導師好好告別;沒能和宿舍的姐妹們再聚一次;學校統一打包大家的物品,會不會損壞丟失?
空置了半年的北京眾多高校,原本都為畢業生返校做了十足的準備。北京大學在東門入口打出標語:“歡迎回家!”北京化工大學設置了畢業生簽名墻,校園里立著一排字:“歸來仍是少年”。北京交通大學在地面鋪設了形似鐵軌的裝飾畫,從建校的1896年通往2020年,火車票上印著一趟G2020次高鐵,從北交大開往錦繡前程。一名畢業生在微博上感慨:“學校已經布置好校園,就等我們回去參加最后的畢業典禮,等來的卻只是空空的校園?!北本┑诙鈬Z大學原本也精心準備了畢業典禮,但北京疫情“復燃”,只能臨時改為“云告別”,校長計金標感慨:“這種感覺就像,原本準備了一場盛宴,最后賓客都沒來?!?/p>
北京高校眾多,疫情再次出現反復后,北京各高校畢業生,有可能成為國內僅有的不能返校的畢業生。6月21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委新聞發言人李奕透露,“9月開學之前,高校畢業生再次返??赡苄院苄?。” 無法返校,畢業生的行李怎么辦?這是個難題。李奕表示,高校工作要避免簡單化和一刀切,要一對一點對點與每一名畢業生溝通,一人一策做好工作。有的學校,已經采取網絡直播方式幫畢業生收拾行李。
因疫情防控的需要,國內很多學校都取消了線下畢業典禮和集體拍畢業照,畢業流程一切從簡。在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華中科技大學要求畢業生分兩批返校。學生們6月8日或6月13日到校,領取學位證書,打包行李,兩天后的6月10日或6月15日必須離校。并且,每個宿舍每批次只能回來2人。
無法穿上學位服體驗畢業撥穗,將是人生中的一個遺憾。有人說:不管云視頻多牛,還是取代不了畢業典禮的親身體驗所帶來的儀式感。許多高校在探索,如何盡量彌補畢業生心中的這份遺憾。清華大學表示,2020屆畢業生可選擇在今后任何一年返校參加一次學位授予儀式。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素來注重畢業典禮,把它當成師生間的最后一課,也是一場正式道別。副書記孫琳說,學院對不同形式的畢業典禮都做了預案,并籌備了畢業短視頻、訂做了畢業紀念禮,送別這屆特殊的畢業生。東北有句話,上車餃子下車面,送別之際,要吃一頓餃子。哈爾濱理工大學準備給每位畢業生發一張無限期的餃子券,無論何時,母校都歡迎畢業生回來吃這頓遲到的離別餃子。
沒有畢業照,是另一種遺憾。福州大學經管學院畢業生王倩將經歷“返校即畢業”,按照學校針對不同畢業生的返校離校規定,她需在申請的返校日當天,辦好所有畢業手續、收拾行李離校。拍畢業照自是不必想了,“正正好的年華,一生只有一次。這種惋惜感會隨著時間不斷發酵。”
“沒有畢業照”在6月成了微博熱搜話題。山東臨沂大學,一位畢業班女孩因為沒有畢業照,在馬路邊淚崩。有人留言:沒有畢業聚餐,沒有畢業照,真正難過的是,沒法面對面告別,說一聲再見。
“本科四年對一個人來說,很特殊,也很值得回味。要是連畢業照都沒有,感覺這個句號畫得太潦草?!庇腥嗽谥跎习l帖討論,對注重儀式感的人來說,有什么辦法可以彌補和寬慰?安慶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一畢業班只有一名女生返校,獨自拍起畢業照,雖然努力嘴角上揚,但她坦言:心里滿是惆悵和難過。成都理工大學傳播科學與藝術學院2016級視覺傳達系學生PS了云畢業照,畢業照里的人物是由班級每個同學創作的自畫像,最后合成一張完整的畢業照。各種創意的“云畢業照”火爆網絡,但不少人留言:“又好笑又心酸”。

6月21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0年畢業典禮,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受邀視頻發言。攝影/張斌
2月,福州大學經管學院畢業生王倩與家中長輩開了一次正正經經的家庭會議。
在她的人生規劃中,半年后,她本應去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繼續攻讀金融學碩士學位。出國求學一直是家中長輩希望她邁出的一步,這是他們人生中的遺憾,寄希望于王倩。于是,大三的一整年里,她選學校、考托福,理想高校的預錄取通知書在大四第一學期的期末如期而至。她只需考出更高的語言成績,即可入學。
疫情打亂了這一計劃。托福雅思等考試一再推遲或取消,媽媽是醫務工作者,也擔心她此時出國有風險。家庭會議上,王倩和家人商量,決定放棄offer,立即找工作。
她早早進入了春招市場,刷了不少有關云面試經驗的vlog,慢慢摸索到了面試技巧。比如,在云面試前先自行建一個線上會議室,讓小伙伴幫忙看機位角度、打光效果。如果更講究些,可以去買美妝燈,光線會讓面試者顯得有精神,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
王倩是幸運的,最終收到一家心儀的游戲公司的offer。而她原先的人生規劃是:去澳洲讀金融,在新環境里尋求不同的機遇,或許會進入某個金融機構就職?,F在,已經徹底改變。
根據2019年的數據,除了北京大學畢業生中有30%會選擇出國留學,大約只有二十所重點高校的畢業生留學比例超過10%,留學出國的群體相對小眾。但這批懷揣著留學夢的人,卻幾乎人人都陷入了觀望等待和轉投春招市場的兩難境地。如王倩這般果斷轉身的,不算多,不少即將去海外留學的畢業生還在等待,希望能推遲一年再入學。
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每年都有一些畢業生前往海外的合作院校深造,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德國馬格德堡大學。學院副書記岳志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疫情發生后,學院出面與幾所高校溝通,希望將學生們的入學時間推遲到明年春季。但也有的海外高校發郵件回復稱:如果推遲一年再入學的新生眾多,他們需和下一屆申請者共同競爭,學校無法保證來年還能給offer。

6月21日,華中科技大學2020年畢業典禮在該校光谷體育館舉行,300余名畢業生代表現場參加,上萬名畢業生則通過直播見證自己的畢業盛典。在畢業典禮現場,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畢業生與未能來到畢業典禮現場的同學通過平板電腦一起云畢業并云合影。圖/IC

6月11日,武漢大學楓園學生宿舍,京東快遞員通過視頻連線和遠在山東的畢業生確認需要打包的物品。近期,高校畢業生離校寄大件行李需求猛增,各家快遞公司創新業務形式,推出“云打包”寄件服務,采用遠程代寄模式和無接觸式收件方案,幫助高校學子打包行李,寄送電腦、行李、書籍等大件物品,解決了云畢業時期畢業生不便親自到場裝寄的難題。圖/中新

6月23日,沈陽城市學院為2020屆畢業生送上的一份特殊禮物——“畢業留念”禮盒,已發往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畢業留念”禮盒內含校長的一封信、學位服、沈陽城市學院畢業紀念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沈陽城市學院2020屆學生畢業典禮于6月20日在網絡上舉行。圖/中新

6月16日,福建武夷學院桃源校區的學生與老師一同合作PS云畢業照。當日,福建武夷山武夷學院2020屆畢業生正式畢業。因疫情防控,武夷學院分批次安排部分應屆畢業生代表復學返校,以便完成應屆畢業生畢業所需的所有環節。在此之前,武夷學院應屆畢業生已在網絡平臺完成云開學、云上課、云答辯等事宜。圖/ 中新

今年畢業季,你是怎么紀念的?資料來源/恒大研究院。制圖/韓春燕
過去的幾個月中,與托福雅思考試同樣被推遲的,還有各類資格證考試,比如教師資格證。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梁子萱在考研失利后,準備參加春招。父母希望她能從事穩定的工作,比如去政府機關或者學校。思來想去,她覺得自己的性格更適合做老師,于是一心等待教師資格證考試。
2019年,教師資格證的筆試在3月,面試在5月,足以保證畢業生在畢業前可以確定就業去向。但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教師資格證考試已延遲到下半年。為此,國家出臺規定,中小學、幼兒園、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實施“先上崗、再考證”。但張子萱因沒有普通話等級證書,仍然無法報考老家省會城市的中小學,只得退而求其次,去線下的教育培訓機構攢經驗,或者去鄉鎮小學做代課教師。半年后,如果順利拿到教師資格證,她的原定計劃才能提上日程。
一路試錯,一路修正,適者生存的法則,在這個畢業季被實踐到極致。有人形容,這屆畢業生,“劍未配妥,出門已是江湖”。
“17名各年級輔導員,當前都服務于畢業生。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各類招聘網站收集就業信息,發到畢業生的班群中?!焙峡萍即髮W商學院學工辦主任陳攀表示,往年的就業工作,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就能解決。今年,全院139位老師全都去尋找招聘信息。
湖南科技大學是一所位于湘潭的綜合類高校。該校招生就業處處長蔣利平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按照原定計劃,他們將在今年春天舉行一兩場500家企業以上規模的線下大型招聘會。1月發出報名邀請后,疫情前,已有將近300家企業報名。學校決定推遲開學時間之后,招生就業處也立刻將線下招聘會改為線上進行。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二戰”考研。福州大學對今年5700名畢業生做了初步摸排,有300人決定“二戰”。而前些年就有的“慢就業”現象,今年更為普遍。
一名畢業班輔導員說,他曾在7天內開了9個班的座談會?!斑€沒怎么找”“看看不行就二戰”,畢業生們漫不經心的心態,讓他感到壓力。在找工作這件事上,學院、學??雌饋肀葘W生更著急。幾乎每一位畢業班輔導員都曾勸過今年的畢業生甚至其家長,應先就業再擇業。
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付新超略顯無奈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于畢業生就業,有種“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感覺,“學校很著急,但是學生不著急。學生的慢就業心理,進一步加劇了春招難”。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新就業形態研究中心主任張成剛在接受采訪時提到,“慢就業”的比例正逐漸升高,北京大學生中這一比例在10%左右,其他地區可能更高。
“這個現象可能不是這幾個月形成的,而是這兩年逐漸形成,只是疫情使它凸現出來?!敝袊窈酱髮W就業處教師劉闊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他理解這些學生的心態,他們成長的家庭條件更優渥,想法多樣,需要進行就業觀念的引導。
這種情況下,學校不得不施展渾身解數,來保證就業率。在就業率構成中,學生升學率占一定比重。福州大學、湖南科技大學都對要參加研究生“云復試”的學生提供了面試指導,準備了專門的教室和硬件設備。福州大學的石油化工學院則特意拿出了五個在職研究生名額,希望錄取今年在考研中超過國家線但最終落榜的畢業生,他們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讀在職研。五個名額看似不多,但能將學院就業率提升2%。
疫情使各高校的就業工作面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往年,負責就業工作的老師們很清楚,春招大約會有多少用人單位放出需求,最終會有什么樣的簽約率,畢業季的最后一段時間內應安排幾場招聘會來進一步幫助學生就業。
而現在,這份篤定已經沒有了。蔣利平坦言,他很難判斷用人單位當前的狀態是招滿了,還是減少或取消了用人需求;一場線上招聘會最終能有多大的效果,以及還需要辦多少場線上招聘會才能達到往年的就業率,都難以把握。
往年的這段時間,就業工作正進入收尾階段,重點轉向做畢業生派遣方案。顯然,今年的進度已經落后。蔣利平預估,針對2020屆畢業生的就業服務工作恐怕會持續到今年年底。
福州大學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主任趙燕松也坦言,對就業工作,今年沒有暑假。讓他更擔憂的是,這批畢業生在離校的時候,一定還有不少人的工作沒有著落。幾個月后,2021屆畢業生的秋招即將開始。兩屆畢業生交織,下一年的就業恐怕會更難。
(應采訪對象要求,王倩、張立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