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皓
〔摘 要〕音樂藝術中伴奏幾乎是歌曲的必要陪襯,歌曲配上伴奏,既能陪襯歌聲,還能配合旋律,無論是在加強歌曲的背景意義,還是在情緒表達、意境表達以及演唱方面,讓歌曲更具藝術感染力,歌曲的音樂形象、人物形象更加豐滿。而藝術歌曲中的鋼琴伴奏更是一種集創作和表演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本文將從鋼琴伴奏、藝術歌曲的概念入手,分析鋼琴伴奏在藝術歌曲中的作用,并對怎樣演奏好藝術歌曲的鋼琴伴奏進行適當分析。
〔關鍵詞〕藝術歌曲;鋼琴伴奏;作用分析
一、概述
(一)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目前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大部分藝術家和演唱家認為,藝術歌曲是脫離了民歌和流行歌曲的限制,更加注重凸顯音樂藝術性的歌曲。而使藝術性凸顯的必備要素就是伴奏的輔助。為了凸顯藝術歌曲的藝術性、嚴肅性和情感本義,大多數的藝術歌曲其伴奏基本出自作曲家之手,作曲家對其進行反復的推敲、試驗才會最終確定采用。這是與即興伴奏最大的不同,一般即興演奏不需要如此的嚴謹和嚴肅。這就使得藝術歌曲更加具有欣賞價值,也更能給聽眾以美的享受。我們大多時候會看到,藝術歌曲大多由個人進行表演同時配以伴奏。雖然這種表演形式單一,但在伴奏的烘托下,觀眾能更直接地體會到純粹的藝術,更能從心靈上進入藝術歌曲所營造的境界。
(二)鋼琴伴奏
音樂是一切職業、一切年齡的人都能直接感知并帶來不同心情體驗的媒介,因而具有世界范圍內最廣泛的受眾,而音樂藝術,是上升到高層次學科和藝術門類的一種。在音樂藝術演化的過程中,伴奏應運而生。伴奏經過不斷發展,鋼琴伴奏逐漸成為音樂愛好者最喜歡的伴奏方式之一,甚至現在鋼琴伴奏也成為音樂藝術的一種。縱觀鋼琴伴奏的發展歷程,藝術地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起初,鋼琴伴奏只是聲樂的附屬品,是作為音樂背景出現的。后期,經過藝術愛好者的發現和研究,鋼琴伴奏特點突出,渲染效果極強,因此在長期的試驗和使用中,它的作用被發掘出來,并擺脫伴奏本身的限制,在為藝術歌曲進行伴奏的同時,也成功融進藝術歌曲中。無論鋼琴伴奏如何發展,它與藝術歌曲之間關系是難以拆分的,二者之間的配合在達到美的高度時具備較高的契合度。
(三)二者之間的關系
在藝術歌曲和鋼琴伴奏結合之前,鋼琴作為演奏樂器就已經在聲樂表演中具有一定地位。雖然與藝術歌曲表演相比,聲樂表演對鋼琴的重視程度偏低,鋼琴伴奏僅僅是聲樂表演的陪襯,但是隨著聲樂表演的不斷發展,藝術歌曲的出現和被廣泛接受,鋼琴與聲樂的結合進入新的階段。鋼琴伴奏,除可以幫助藝術歌曲增強氣氛烘托外,還能增加藝術歌曲的張力和表現力,能夠賦予藝術歌曲新的靈魂。同時,藝術歌曲也為鋼琴伴奏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創作者可以從藝術歌曲中獲取靈感,借助藝術歌曲,鋼琴伴奏樂曲也可以獲得更有藝術表現力的依托。所以,藝術歌曲和鋼琴伴奏相互支撐,相互依托為藝術愛好者呈現出更有藝術力和靈魂的作品。
二、鋼琴伴奏在中外藝術歌曲中的作用
鋼琴伴奏是對藝術歌曲的和聲、旋律、背景等進行的補充和烘托,也能對作品的主題思想和藝術形象起到加強風格體現的擴展作用。
(一)加速音樂融合,深化樂曲表達
鋼琴雖起源和產生于國外,但在我國音樂界也體現出重要的作用。近代鋼琴伴奏在中國逐漸普及,很多作曲家在這一時期涌現出來,同時也創作出很多經典樂曲。分析中國近代音樂作品可以看出,鋼琴伴奏對于藝術歌曲的早期作用是加速音樂和詩歌之間的融合。如果將鋼琴伴奏比喻為一種催化劑,那這個催化劑能夠把優美的辭藻用優美的旋律和音樂形式表現出來。因而這一時期的鋼琴伴奏,拉近了詩歌和音樂之間的距離,使詩歌和音樂融為一體,融合之后的美感就通過藝術歌曲的方式得以呈現。不僅如此,鋼琴伴奏還可以對樂曲的表達和感染力進行深化。鋼琴本身作為一種樂器,是沒有生命力的,僅僅是一種樂器,但是經過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傾注,鋼琴在樂譜中有了生命力。
很多具有濃厚情感的藝術歌曲,抓住鋼琴伴奏的這一特點,選擇鋼琴伴奏作為樂曲演奏的表現樂曲,把鋼琴伴奏作為情感表達的主要出口,通過低沉抑或明快的琴聲,對聽眾的情緒進行渲染,對聽眾的心靈進行啟迪。例如《踏雪尋梅》,這是一首經典的藝術歌曲,曲子的情感基調比較歡快,因此在應用鋼琴伴奏的過程中節奏感很強,節拍也較為輕巧,聽眾會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在較短的時間融入歌曲營造的情境中,產生歡欣鼓舞之感,這就是通過鋼琴伴奏強化藝術歌曲對人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二)突出藝術特色,強化聽覺效果
鋼琴伴奏帶有較強的藝術屬性,可以對音樂藝術進行有效的詮釋。外國藝術歌曲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鋼琴伴奏對藝術歌曲有著較強的推動作用。以德國藝術歌曲為例,因為有了鋼琴伴奏的支持,藝術歌曲的藝術特色逐漸凸顯出來,并形成具有德國藝術特色的鋼琴伴奏。早期的德國藝術歌曲,開始擺脫外來音樂文化的影響,形成具有德國藝術特色的藝術形式。很多德國歌曲在鋼琴伴奏的形式上進行了大量的創新,有的創作者也更加注重鋼琴伴奏上的前后旋律對比性,通過前后不同風格的展現,增加歌曲表現的沖擊力,強化觀眾的聽覺效果和心靈撼動。世界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的德國的莫扎特,曾為歌德創作了《紫羅蘭》,這是早期的藝術歌曲中一個完美創作的例子。這部曲子的前后旋律就有很大的差別,前半部分的伴奏旋律與歌曲旋律是一致的,著重描寫紫羅蘭可愛的形象和美好的愿望。后半部高潮的伴奏旋律更復雜、更密集,推動了情緒的升漲,并渲染了內心愿望與殘酷現實之間的矛盾沖突。這種情感的表達也與他勞碌的人生經歷有關,可惜英年早逝,一位具備天資音樂才華的驕子在藝術愛好者的嘆息中隕落。他也留下了一些古典音樂的典范,包括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鋼琴伴奏的藝術作用,也能感受到強大的聽覺效果和心靈震撼。
(三)促進藝術歌曲發展,提升藝術歌曲渲染力
藝術歌曲的歌詞一般具有這樣幾個特點:含蓄,深邃,有力。藝術歌曲的旋律要求用音樂發展的各種技藝來深化、拓展歌詞下的情感和格調,所以鋼琴伴奏可以將這種藝術表現力輔助性地表達出來,用獨特的音質和不同的節奏、旋律表達歌詞下的深層含義。鋼琴伴奏在有生命力的歌詞下,表現出來的形式,不僅僅是伴奏,更是歌詞內涵的深刻表達,能夠表達出歌詞和音樂的韻律和意境。所以,真正的鋼琴伴奏演奏者,可以把伴奏與藝術歌曲進行整體的藝術構思,能夠發現藝術歌曲的生命力,能用鋼琴的旋律、節奏、力度、音色、速度、力度進行有規則的變化來體現歌曲中的美學價值和生命力量。鋼琴伴奏也是有生命力、感染力的,這樣的力量在藝術歌曲的表現中,為藝術歌曲的張力起到強大的彰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