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常說,安居才能樂業。如今的城里人一見面,就問,你是住兩居室還是三居室啊……喔,兩居室窄巴點,三居室雖說也不富余,也算小康了。
身體活動的空間是可以計量的,心靈活動的疆域,是否也有個基本達標的數值?
有一顆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輸得出力量。于是,宜選月冷風清竹木蕭蕭之處,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間小屋。
第一間,盛著我們的愛和恨。
對父母的尊愛,對伴侶的情愛,對子女的疼愛,對朋友的關愛,對萬物的慈愛,對生命的珍愛……對丑惡的仇恨,對污濁的厭煩,對虛偽的憎惡,對卑劣的蔑視……這些復雜對立的情感,林林總總,會將這間小屋擠得滿滿的,間不容發。你的一生,經歷過的所有悲歡離合喜怒哀樂,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樂器,鋪陳在精神小屋的幾案上,一任歲月飄逝,在某一個金戈鐵馬之夜,它們會無師自通,與天地呼應,錚錚作響。假若愛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溫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紅色的鯉魚游弋,那是你的大福氣。假如恨比愛多,小屋就陰風慘慘,厲鬼出沒,你的精神悲戚壓抑,形銷骨立。如果想重溫祥和,就得凈手焚香,灑掃庭院。銷毀你的精神垃圾,重塑你的精神天花板,讓一束圣潔的陽光,從天窗灑入。
無論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詐,請依然相信人類的光明大于暗影。哪怕是只多一個百分點呢,也是希望永恒在前。所以,在布置我們的精神空間時,給愛留下足夠的容量。
第二間小屋,盛放我們的事業。
一個人從25歲開始做工,直到60歲退休,他要在工作崗位上度過整整35年的時光。按一日工作8小時,一周工作5天,每年就要為你的職業付出2000個小時。倘若一直干到退休,那就是70000個小時。在這個龐大的數字面前,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始于驚駭終于沉思。假如你所從事的工作,是你的愛好,這70000個小時,將是怎樣快活和充滿創意的時光!假如你不喜歡它,漫長的70000個小時,足以讓花容磨損日月無光,每一天都如同穿著淋濕的襯衣,針芒在身。
適合你的事業,白樺林不靠天賜,主要靠自我尋找。這不但因為相宜的事業,并非像雨后的菌子一樣,俯拾即是,而且因為我們對自身的認識,也是抽絲剝繭,需要水落石出的流程。你很難預知,將在18歲還是40歲甚至更滄桑的時分,才真正觸摸到傾心的愛好。當我們太年輕的時候,因為尚無法真正獨立,受種種條件的制約,那附著在事業外殼上的金錢地位,或是其他顯赫的光環,也許會灼晃了我們的眼睛。當我們有了足夠的定力,將事業之外的贅生物一一剝除,露出它單純可愛的本質時,可能已耗費半生。然費時彌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需住進你所愛好的事業。否則,鳩占鵲巢,李代桃僵,那屋內必是雞飛狗跳,不得安寧。
我們的事業,是我們的田野。我們背負著它,播種著,耕耘著,收獲著,欣喜地走向生命的遠方。規劃自己的事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間精神小屋堅固優雅的要訣。
第三間,安放我們自身。
這好像是一個怪異的說法。我們自己的精神住所,不住著自己,又住著誰呢?
可它又確實是我們常常犯下的重大失誤——在我們的小屋里,住著所有我們認識的人,唯獨沒有我們自己。我們把自己的頭腦,變成他人思想汽車馳騁的高速公路,卻不給自己的思維,留下一條細細的羊腸小道。我們把自己的頭腦,變成搜羅最新信息、網絡八面來風的集裝箱,卻不給自己的發現,留下一個小小的儲藏盒。我們說出的話,無論聲音多么嘹亮,都是別的喉嚨嘟囔過的。我們發表的意見,無論多么周全,都是別的手指圈畫過的。我們把世界萬物保管得很好,偏偏弄丟了開啟自己的鑰匙。在自己獨居的房屋里,找不到自己曾經生存的證據。
如果真是那樣,我們的精神小屋,不必等待地震和潮汐,在微風中就悄無聲息地坍塌了。它紙糊的墻壁化為灰燼,白雪的頂棚變作泥濘,露水的地面成了沼澤,江米紙的窗欞破裂,露出慘淡而真實的世界。你的精神,孤獨地在風雨中飄零。
三間小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非常世界,建立精神的棲息地,是智慧生靈的義務,每人都有如此的權利。我們可以不美麗,但我們健康。我們可以不偉大,但我們莊嚴。我們可以不完滿,但我們努力。我們可以不永恒,但我們真誠。
當我們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觀結實、儲物豐富之后,不妨擴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們的精神大廈,開拓我們的精神曠野。因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的遼闊啊。
(選自《畢淑敏文集》,有刪節)
技法提煉
我們在寫作時首先要整體構思,具體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主旨立意構思,二是結構形式構思。本文在結構上采用了橫向議論的方法:開篇引出話題,即如何布置我們的心靈空間——建設“精神小屋”。隨后分析人們的精神世界里如何建立“三間小屋”——第一間盛放愛和恨的小屋;第二間盛放著事業的小屋;第三間安放我們自身的小屋。最后指出把精神的三間小屋建筑得美觀結實的條件,并希望在此基礎上把小屋擴建成精神大廈。
橫向議論,即圍繞一個中心,在同一個層面上,從不同角度展開議論。需要說明的是,不同角度之間是一種并列關系,它們處在同一個層面,是平行展開,互不交叉的。橫向議論的最大作用,是它不僅說理清楚,條分縷析,而且能夠將道理闡述得充分而全面。議論文是以理取勝、以理服人的,清晰而全面的說理,是橫向議論的突出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