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飛
雞葡萄球菌病指的是由黃金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一種傳染病,它對于雞的健康危害特別大,雞葡萄球菌病的主要病原體是葡萄球菌,它是一種以圓形或者是卵形的病菌,是一種急性或慢性細菌性疾病。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和生活水平地提高,對畜牧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加強對家禽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對于家禽的各種病原菌要有深刻的認識和預防方案。本人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多年,結合一些臨床經驗,將該病的流行病學特點、臨床癥狀、診斷和防控措施介紹如下,希望對養雞產業能有所幫助。
一、流行特點
葡萄球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當中,但屬于條件性致病菌,主要經受損的皮膚和粘膜感染傳播。也會經呼吸道、消化道傳播感染。主要表現急性敗血癥、關節炎、肺炎以及組織器官發生化膿性炎癥,葡萄球菌病可引起各種日齡的雞發病,由于葡萄球菌在自然環境中分布極為廣泛,而且通過各種途徑均可感染。
葡萄球菌,呈圓形或呈橢圓形,單個或成雙似葡萄狀排列,廣泛分為物體表面,黏膜,腸道,糞便中,主要經皮膚和黏膜的創傷進行傳播。雛雞容易通過臍帶傳播,該病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多發生在夏秋高溫多雨的季節,不同日齡的雞均可發生,一般在40~60日齡的雞群中發病較多。創傷是葡萄球菌的主要傳播途徑,但此病也可以直接接觸空氣傳播,因此做好葡萄球菌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臨床癥狀
感染葡萄球菌病的雞會出現精神萎靡不振,不愿走動,縮頸呆立,兩翅下垂羽毛蓬松的現象。病雞大部分出現拉白色稀糞,體溫升高,采食量下降,呆立或蹲伏,眼半閉嗜眠狀態,不合群,孤立,有個別患雞腹部羽毛輕輕一觸便可脫落。飼養場某個雞籠出現患雞皮膚有出血點,皮下有積液,流出褐色液體,有膠凍樣滲出物,導致病雞倒地不起最終脫水而死,一般病程在3~7天死亡。
1、眼型臨床表現
感染葡萄球菌的病雞,可以觀察到眼部周圍常呈單側性上下眼腫脹、閉眼、有膿性分泌物粘連,也會出現血液和肉芽腫,病情嚴重的出現眼球下陷,甚至造成失明,發病率占總數的35%,占死亡率的25%。
2、關節炎癥
剖檢病雞的關節囊內發現有濃性物,滑膜增厚,病情較長的還會滲出物呈干酪樣物質,結締組織增生,造成畸形。腳底腫大有的趾尖發生壞死,黑紫色較干澀,有關節炎的病雞表現為走路跛行、不喜站立、多臥,因采食困難造成饑飽不均,導致行走困難,最終造成衰竭而死。
3、葡萄球菌引起的臍炎型
由葡萄球菌引起的臍炎主要感染在出生不久的雛雞身上,雛雞主要可見腹部膨脹,臍孔發炎,局部呈黃紅紫黑色,質地堅硬,經過剖檢可見卵黃吸收不良,內容物呈淡綠色,肝腫大有出血點。
三、診斷與治療
解剖病死雞,發現病變基本一致,所有病死雞的身體都出現消瘦,胸腹皮膚水腫嚴重,顏色是黑褐色,雞肉出現散狀出血點,心、肝、脾、腎都有不同程度的腫脹,肝臟呈現灰白色。發現雞舍內有葡萄球菌感染導致病死的雞,就要盡快采取以下預防和治療措施。
1、對雞舍內嚴格消毒
雞舍內一旦發現有感染葡萄球菌病的雞,就要立即對雞舍內所有飼養管理用具進行嚴格消毒處理,以殺滅散在環境中的病原體,防止病情的蔓延和擴散。
2、加強飼養管理
對雞群的飼喂要 有即合理又全面的營養,尤其對產蛋雞要特別注意全面的營養攝入,要添加足量的維生素和無機鹽,雞舍內要有適宜的光照,要防止雞群之間相互啄傷,要盡可能避免雞群有外傷地發生,如果發現雞籠上有破損要立即處理好,以免劃破它們的皮膚造成外傷,盡量減少雞群因外傷造成葡萄球菌感染的幾率。
3、藥物治療
環丙沙星和飼料混拌均勻0.5克/千克,連續喂食3~5天;或者用環丙沙星加水0.2~0.3克/升,混飲連飲3~5天;使用慶大霉素1萬~2萬/千克體重肌肉注射每天兩次;采用黃安類藥物或者抗生素藥物,進行防治時要選擇最敏感的藥物,拌入飼料內或者飲水中,這是針對雞群發生葡萄球菌病較大的防控措施。
四、預防措施
葡萄球菌病是一種環境性疾病,要做好預防防疫工作是防止病情發生的重要舉措。
1、做好消毒工作
在雞群飼養管理中,任何人員進出雞舍都要進行嚴格的消毒,可以在雞舍外鋪設生石灰粉,工作人員的穿著的衣物和鞋子每天都要進行紫外線殺菌,雞舍的室內環境可以用0.3%過氧乙酸進行消毒。
2、接種疫苗
雞群要定期做好防疫工作,在接種疫苗時,要給雞群做好皮膚消毒處理,要避免接種疫苗引起的感染,建議改為氣霧免疫法。
3、保持雞舍內的清潔衛生
建議養殖戶要做好雞舍內的清潔衛生工作,要保持雞舍內通風清潔干燥,每周要對雞舍進行一次至兩次的噴霧消毒,以減少葡萄球菌對雞群的侵入和感染幾率。
4、建議養殖戶做好葡萄球菌免疫工作
以上是筆者對葡萄球菌病診斷與治療的一些相關經驗,希望能給廣大養殖戶帶來幫助,最后筆者建議廣大養殖戶雞群的衛生保健要貫徹以預防為主,只有做好預防措施,才能避免很多疫病的發生,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作者單位:124000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