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不斷加快,森林資源受到嚴重破壞且面積急劇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沙漠化環境問題日益加劇。因此,我們必須要積極行動起來,努力進行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管理,適度開發合理利用,使得我國森林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期望。本文著重就可持續發展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關優化途徑,希望能夠為我國林業工作者提供幫助。
森林資源是國家寶貴的財富,對于水土保持和氣候穩定有著積極的影響和十分現實的意義,更與人們的正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我國森林資源,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進行適度開采和合理利用,減少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等嚴重環境問題的發生,努力構建生態友好型社會,享受健康優質生活。
一、可持續發展下進行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意義
現階段,可持續發展理念在我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中還沒得到足夠的重視,仍存在諸多問題,民眾對于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重要意義沒有達到應有的認知水平。
森林資源可以有效進行良好生態環境的保持、減少水土流失、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污染、蘊養水源,對于自然環境的健康良好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開展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工作,可以進一步促進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化發展,實現森林資源的友好化開發和長久的利用,從而使得我國經濟發展建設與生態環境保持能夠相輔相成,共同進步。
如果不進行有效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極有可能使得我國森林資源面臨過度開采、嚴重浪費的局面,無法形成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便會使得防風固沙、氣候調節等一系列森林環境作用效果降低甚至消失,進一步惡化我國生態環境,還會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使其能夠形成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以便于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森林資源,保護我國生態環境。
二、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面臨的問題
1、退耕還林政策難以執行
我國對于森林資源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加深,并積極采取措施,制定出退耕還林的戰略性保護政策。但是,退耕還林政策在具體落實過程中,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當地勞動人民的生產收入,損害其經濟利益,這就使得退耕還林政策經常會面臨群眾阻撓、毀林復耕等無法落實的情況。退耕還林政策難以執行,會致使當地森林資源不能良好的發展恢復,影響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2、亂砍亂伐行為屢禁不止
我國森林資源一般位于偏遠山區等地廣人稀的地區,占地面積大、地理環境惡劣、道路崎嶇難行等特點都會加大森林資源保護的難度。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動下利益熏心,不惜鋌而走險,躲過林業工作者的監察對森林資源亂砍亂伐,只注重短時期的經濟利益而罔顧國家法律,對于森林資源毫無節制的開采,使得環境惡化情況加劇,森林資源難以得到切實有效的保護和管理。
3、森林防火工作不夠完善
防患森林火災歷來是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重點,相關林業工作人員是不允許任何非工作需要的火種進入森林保護區域的。但是,森林火災的成因較為復雜,有時候就算是嚴格禁絕一切火種進山,也難以杜絕森林火災的發生,比如說天干物燥時候一個塑料瓶都會因為其折射聚光等特性致使一場森林大火。而且,森林火災一旦發生,難以在短時間內搶救破滅,大部分時候都需要采取挖設防火帶進行災情的控制,然后再進一步進行滅火作業,這對于森林資源是一種極大的損害,且短時間內無法進行有效的恢復。
4、樹木病蟲害防護不到位
另外,由于森林覆蓋面積較廣,其中樹木種類和生態環境類型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使得森林樹木病蟲害的防護工作難以徹底全面,大大增加了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的難度。樹木病蟲害防護不到位,便會使得部分致病因素難以被發現清除,一旦爆發起來,極容易致使大量樹木枯萎壞死,造成森林資源嚴重的損失和浪費。
三、加強可持續發展下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有效途徑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加強可持續發展下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首要任務便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強有力的法律手段對不法分子施以嚴懲,杜絕鉆法律空子的投機取巧行為,有效的保護森林資源。法律法規的建立完善是開展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基礎,只有有了法律法規為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保駕護航,才能使相關林業工作人員在實際進行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過程中,有法可查、有制可依,規范工作行為,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
完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法律法規,還需要相關法規制定人員根據當地實際,結合相關政策、經濟和民俗習慣等影響因素,以金融、稅收等手段進行保護管理。相關法規制定者還應充分考慮當地林業工作者和學者的意見,盡可能完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法律法規,達到切實有效、能夠落實的設立目的。當然行政處罰和刑事拘留都不是目的,只是為了懲惡揚善,以敲山震虎的嚴苛手段使民眾認識到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性和政府依法進行森林資源管理的決心。法律法規的相關執行人員要維護法律公正,對違法者一視同仁,并且將批評教育和處罰管理結合起來,努力進行引導勸誡,避免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再次發生。
2、加強管理體系建設
在進行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時,還需要梳理工作流程,加強管理體系的建設,對于其中較為容易出問題的環節,認真分析并針對性的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使得管理工作能夠落到實處,切實有效的保護我國森林資源免受損傷、不被破壞。建設良好全面的管理體系,有助于相關林業工作者日常工作的開展進行,使得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不留死角,避免因為工作的疏忽與遺漏致使森林資源受到破壞,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
加強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還可以設置專門的信息反饋上報制度,在具體的工作開展中查漏補缺,發現體系漏洞,及時進行分析處理,進一步完善健全管理工作體系。另外,相關林業工作者還需要根據以往管理經驗和事故案例等進行分析歸納,對于有可能出現的危害森林資源的情況做好應急響應方案,比如火災、地震或者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無法阻止時,采取必要措施,盡可能減小其對整體森林生態系統的破壞,并對災后森林系統的重建修復做出詳細的計劃安排,維護我國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提高人員專業素養
作為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的主要載體,相關林業工作人員綜合素養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管理效果的好壞,因此,我們必須要努力提高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加強其職業技能和道德責任的培養,使其能夠出色完成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加強我國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的建設。提升林業工作者的專業素養,就需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積極組織開展相關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內容的學習培訓,對可能造成森林資源大面積破壞的火災、病蟲害以及人為活動等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同時加強其道德價值觀念的建立建設,使得林業工作者能夠切實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職責,認真主動地開展相關管理保護工作。
比如嚴重威脅我國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樹木病蟲害問題,相較于其他影響因素,通常較為容易被忽略忽視,使得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隱患。林業工作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對于樹木病蟲害知識的了解也不夠全面,如果不加強培訓,提升其專業素養,很有可能無法及時進行樹木病蟲害的防治,導致我國森林資源遭受損失。另外,森林生態系統較為龐大復雜,僅靠書本上的知識也難以完全了解,相關負責人員還應安排經驗豐富的林業工作者或學者,帶領管理隊伍實地進行學習實踐,以便于提高管理隊伍整體實力,更好的完成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
4、加大保護宣傳力度
想要做好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還離不開周圍群眾的理解與支持。因此,相關負責人員還需要加大森林資源保護宣傳力度,加強民眾的思想理念建設,群策群力,共同做好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只有加大保護宣傳力度,從民眾自身利益出發,將可持續發展森林資源的重要意義和利好影響進行良好的解讀和推廣,才能夠使得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從而使得民眾認可和支持森林資源的保護與管理,使得退耕還林等一系列森林資源保護政策得以落實,并且在本質上杜絕亂砍亂伐行為現象的發生。
林業工作人員可以進行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的宣傳模式進行相關森林資源保護意義宣傳,也可以利用較為先進的新媒體平臺,建立信息交流中心,將森林資源被破壞后的惡劣后果以視頻形式進行播放,并且進行一定的思想引導,從而使得民眾能夠形成森林資源保護觀念,積極加入到保護我國森林資源的隊伍中去。另外,還可以發動群眾的力量,積極宣傳火災、病蟲害等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影響,號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的進行保護管理,盡可能的保護我國森林資源不受損害。
前人栽好樹后人可乘涼,我們必須加強可持續發展下的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工作,才能使得我國森林資源保持良好穩定的可持續發展趨勢,實現森林資源的長久開采和合理利用,達到我國戰略性發展目標的要求,從而使得我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取得良好的平衡,以更加科學合理的可持續發展姿態向前大步邁進。
(作者單位:221400 江蘇省徐州市新沂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