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建
(朝陽市第二醫院兒科一病房,遼寧 朝陽 122000)
高熱驚厥是發生在小兒階段較為嚴重的一種呼吸道感染疾病,其發病較突然,在兒科中的發病率高,一般臨床中將患兒體溫超出39 ℃且出現驚厥狀態的癥狀稱之為高熱驚厥,對患兒的成長發育具有較大的不利影響。臨床中對于此病在治療過程中,以護理措施協助配合,所突顯的臨床護理效果非常理想[1],特別是實施循證護理措施,下文將具體分析研究此護理措施在患兒疾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價值。
1.1 一般資料:本次回顧性分析的研究資料為我院收治的高熱驚厥的患兒,選取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從中抽取68例作為研究主體展開詳細調查,以電腦隨機數字選取的方法為分組依據,均勻分為兩組,分別是對照組34例,男性18例,女性16例,患兒年齡上限為4歲,下限為3個月,平均(2.11±0.12)歲,病情程度:輕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為6例,病情持續時間為(3.21±0.24)min;觀察組中34例,男性20例,女性14例,患兒年齡上限為4歲,下限為5個月,平均(2.24±0.23)歲,病情程度:輕度15例,中度12例,重度為7例,病情持續時間為(3.41±0.31)min。患兒的基本資料無研究性,P>0.05,可展開后文觀察研究。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患兒接受普通護理措施,入院后接受基本檢查,采用基本的降溫措施進行退熱處理,加強抗感染治療等,而觀察組患兒則接受循證護理措施,具體的護理流程為:①尋找文獻證詞。先對疾病提出問題,根據問題在各大文獻下載器中搜索關鍵詞查詢想要的內容,如在知網、百度學術、維普等數據庫中搜索高熱、驚厥、護理等詞,結合臨床經驗從文獻中一一找出問題的最佳答案[2],對收集的內容進行整理、總結并制定護理實施方案。②病房環境護理。在患兒入院后,對病房內的濕度和溫度進行調整,及時的開窗通風,為住院患兒提供新的床單被套[3],每天對病房衛生進行清掃、消毒,為避免患兒發生墜床,可將病床兩側的防護欄安置固定好。③高熱驚厥處理。指導患兒保持平臥位,在頭下方放置軟墊,解開患兒的衣物,使用舌鉗輕輕牽拉患兒舌頭,以免舌后墜,給予患兒吸氧操作[4],在患兒驚厥發作持續時應按壓人中穴位,加強外界刺激,必要情況下給予患兒服用抗驚厥藥物治療;高熱不退的患兒按熱以冷降,冷以溫降的物理降溫的原則,為患兒進行溫水擦浴,在額頭上放置冰袋,或者打退燒針、降溫藥進行急救[5]。④心理疏導。對于有意識的患兒,發生驚厥癥狀會感到害怕和恐懼,而對于年齡小的患兒一般都表現為哭鬧、極端焦躁情緒,此時患兒的家屬也會感到傷心和驚慌失措,進而易發生醫患糾紛事件,為此,相關護理人員應提前給患兒家屬做好思想準備工作,講解該疾病的病因、治療方法和效果[6],保持真誠的態度獲得家屬的足夠信任,并指導家屬做好配合工作,積極引導患兒,在患兒接受治療中給予表揚和鼓勵,并對于表現好的患兒發放小禮物來平復不良情緒,讓患兒良好配合治療[7]。⑤基本護理。日常生活護理中,因為發熱容易消化體內大量水分,多鼓勵指導患兒飲水,可補充體內水分,避免水電解質發生失衡,為患兒制定合理、健康的飲食計劃[8],告知家屬多引導患兒吃熱量、蛋白、維生素等高的食物,進食時調整患兒的體位,保持坐或半坐位,避免發生嗆咳,進食結束后,使用生理鹽水漱口,及時清理口腔及呼吸道內的分泌物,以防分泌物誤吸導致窒息發生,若患兒呼吸不順時給予霧化吸入治療,促進排痰,必要時輕輕拍打患兒的背部[9]。
1.3 觀察指標:觀察記錄兩組患兒的發熱消退時間、驚厥消失時間、住院時間、哭鬧情緒持續時間的數據,并詳細做好筆記;護理工作評價:可使用本醫院自制的護理工作滿意問卷調查表,將此表下發給患兒家屬進行填寫,最后將評分結果進行統計整理,評分在80分以上的為非常滿意,評分在79~65分的評價一般,低于60分的為不滿意,計算評估其滿意評價情況;并發癥:觀察患兒出現的并發癥情況,如口腔炎、分泌物誤吸、水電解質紊亂等。
1.4 統計學方法:本次調查中涉及到的對比數據全部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23.0版本進行整理計算,以均數±標準差來描述持續型變量資料,其結果采用t執行檢驗,以百分比%表示定性資料,其結果以χ2檢驗,將P<0.05作為檢驗和衡量是否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1 臨床指標變化情況: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發熱消退時間、驚厥消失時間、哭鬧情緒持續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評價及并發癥情況對比:觀察組患兒家屬與導致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評價有明顯的差異,觀察組的明顯更優;觀察組患兒出現的并發癥中有1例出現口腔炎、1例出現電解質紊亂,其并發癥發生率為5.88%,而對照組中有4例出現口腔炎3例出現分泌物誤吸,有4例出現電解質紊亂,其并發癥率為32.35%,很明顯觀察組的較少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顯著性研究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變化情況(±s)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變化情況(±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評價結果及并發癥情況(n)
小兒高熱驚厥的治病原因較多,且自身有呼吸疾病或感染性疾病的患兒發病率相對較高,在臨床中的常見癥狀為全身肌肉突發性抽搐、兩眼斜視、向上翻白眼、瞳孔無神、意識模糊不清楚,對于病癥較輕者,采用有效措施可緩解疾病癥狀,有良好的預后效果,對于病情較嚴重者,若處理不當或耽誤疾病治療,則會引發更嚴重的并發癥,不僅影響患兒的生命安危,還會造成患兒智力障礙。由于治療對象的年齡較特殊[10],意識水平受限,一般的護理措施在臨床治療中的效果并不理想,容易遺漏有些問題,甚至還會引發其他病癥,加重疾病治療,而實施循證護理措施在臨床中取得的護理效果更值得借鑒[11]。
循證護理是一種根據患兒的基本病癥而實施的科學護理干預,此護理措施參考有價值的理論依據,結合自身臨床經驗通過總結評估而得出的一種護理方案,護理決策真實可靠,特別適用于特殊年齡階段的患兒,其護理思想以人為本,力求為患者提供滿意優質的護理服務[12]。從研究得出,觀察組患兒護理干預后的并發癥例數明顯少于對照組,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評價較高于對照組,相比住院時間、發熱消退時間、驚厥消失時間、哭鬧情緒持續時間,觀察組患兒時間更短,從此說明,實施循證護理更有利于降低并發癥的出現,優化臨床護理質量,幫助患兒的疾病得到較好恢復。
綜合上述,對高熱驚厥的患兒實施循證護理所突顯出的護理價值較顯著,值得醫院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