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龍 王寶治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在致力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過程中,結合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逐步闡發、整合和構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先垂范,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建設不斷引向深入。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體系
[作者簡介]趙國龍(1969-),男,漢族,河北文安人,北華航天工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黨史黨建。王寶治(1966-),男,漢族,河北海興人,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研究方向:行政法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習近平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研究》階段研究成果(18BDJ005)。
[中圖分類號] D6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0)07-0029-04
從世界范圍來看,核心價值觀的生成、普及乃至積淀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勞永逸的過程,其間不乏波折坎坷,也不乏反復與斗爭。自思想發端到文化養成,核心價值觀的建設大體遵循由理論到實踐層面漸次展開、逐步完善的歷史進程和發展脈絡。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緊密圍繞“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時代命題展開接力探索,夙興夜寐、與時俱進,緊密結合所處時代黨的歷史任務和發展目標,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建設不斷推向前進,從而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寶庫,撰寫出當代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
一、高瞻遠矚、堅守原則,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奠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框架基礎
一是劃定四項基本原則紅線,毫不動搖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1981年6月,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了由鄧小平親自主持制訂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決議》科學評價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厘清了功過是非,破除了重重阻礙,做到了既解放思想又實事求是,既堅持改革開放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以鄧小平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大力推動下,四項基本原則被寫入1982年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當中,以國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固定下來。1987年黨的十三大將“四項基本原則”作為重大理論創新成果納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之中?!耙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自此作為立國之本、立黨之本得以傳承和發揚。
二是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著力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鄧小平把精神文明建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程,認為“沒有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沒有高度發展的共產主義思想,沒有高度發展的共產主義道德,就談不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雹龠@一獨創性論斷,后來在黨的十三大報告中進一步凝練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的建設目標而得以完美體現。為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真正落實到位,鄧小平不僅從理論上加以闡述,而且直接籌劃培養社會主義“四有”新人,就是“使我們的各族人民都成為有理想、講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人民?!雹?/p>
三是充分汲取歷史教訓,傾心推動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針對黨的歷史上發生的個人崇拜和個人專斷現象及其帶來的慘痛教訓,鄧小平辯證揭示了好制度與不好制度的兩種后果。他深刻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③他認為,由于“我們國家缺少執法和守法的傳統”,因此大力倡導在“在全體人民中樹立法制觀念”,④將法制教育滲透于中小學教育當中,培養遵守法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也正是在此基礎上,黨不斷加大以《黨章》為統領的制度建設的力度,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也得以逐步形成和完善。
二、居安思危、銳意進取,以江澤民為代表的中央領導集體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
一是持續推動理論創新,在實踐中繼承和發展鄧小平理論。作為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言,鄧小平理論既是開篇之作,更是奠基之作。江澤民不僅將鄧小平理論作為黨的指導思想首次列入黨的十五大修改通過的黨章,而且經過十余年的醞釀積累和反思,江澤民在2000年2月正式闡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二是堅守四項基本原則紅線,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方向。2001年江澤民在全國社會治安工作會議上明確闡明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的內在關系,即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且統一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他富有見地地警示全黨:“離開了四項基本原則,中國就不成其為社會主義國家,就不能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⑤
三是著力倡導愛國主義,接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所共同遵奉的核心價值。1989年9月29日,江澤民把發揚愛國主義精神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不斷取得勝利的一條根本經驗提了出來。1998年9月28日,江澤民在全國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上對“98抗洪精神”進行了集中的概括:“這就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敢于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雹蕖?8抗洪精神”是新時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大發揚,是新時期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的大發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大發揚。
三、以人為本、見微知著,以胡錦濤為代表的中央領導集體構建了完整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
一是擘畫未來社會發展藍圖,以黨內和諧推進社會和諧。2006年10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稕Q定》的一大貢獻,是提出“和諧”新理念,闡發了“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的科學論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由“三位一體”擴展到“四位一體”,進一步加深了全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和把握。
二是明確闡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稕Q定》的另一重大貢獻是在黨的歷史上首次闡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賦予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崇高地位,要求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用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凝聚起磅礴的建設力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機地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
三是公開闡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熔鑄中國共產黨人的共同追求。2012年11月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向全黨旗幟鮮明地“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⑦。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第一次公開闡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歷史命題深入探究、反復思考的智慧結晶和重大理論創新。這24個字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和要義,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一貫追求,高度凝練了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
四、我將無我、不負人民,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切切實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于中華大地
一是以戰略家的遠見謀篇布局、著眼未來,親自倡導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和闡釋,是中國共產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習近平不僅直接參與其中,而且思考甚多,倡導踐行,貢獻極大。2013年4月28日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習近平深刻指出,工人階級要自覺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工人階級的特殊優勢,用不斷發展的先進思想、模范行動影響和帶動全社會,不斷為中國精神增添新血液、注入新能量。2014年5月4日,適值第95個五四青年節,習近平在與北京大學師生親切座談時指出,“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⑧人類社會發展史表明,核心價值觀是一定區域內的國家或民族的共同遵循和行為規范,它能夠煥發出最持久最深層的精神力量和靈魂力量。雖歷經坎坷曲折而百折不撓、不忘初心。核心價值觀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家園,是一個國家的興旺之道。蘇東解體的背后,與沒有在國民內心深處構建并筑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大廈不無關系,與徹底放棄馬克思主義這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害不無關系。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特別重視在廣大青年當中樹立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為此他專門對青年提出殷切希望和要求: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要下苦功夫,求真學問;要修養道德,實踐道德;要明辨是非,善于抉擇;要扎實干事,踏實做人。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區民族小學主持召開座談會時,習近平殷切希望要適應少年兒童的年齡和特點,以孩子們更加喜聞樂見的形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014年9月9日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習近平則寄語廣大教師要通過為人師表,身體力行核心價值觀,以教師自身的敬業精神和專業素養,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春風化雨般浸潤學生心田、涵養學生情操,指導學生實踐,助力學生成長。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新時期文藝工作座談會上對文藝和文藝工作者寄予了熱切的希望和明確的要求。他要求廣大文藝工作者要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旗幟,要善于“通過文藝作品傳遞真善美,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⑨2015年6月30日,習近平在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時,則明確要求縣委書記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扮演好政治明白人、發展開路人、群眾貼心人、班子帶頭人角色,勵精圖治,關愛群眾,實現郡縣治理、天下安定、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
二是以慈善家的情懷大力推進精準扶貧,力爭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能否全面建成,人民是關鍵中的關鍵,因為中國共產黨人總是把人民是否滿意、人民是否答應、人民是否幸福作為本黨治國理政的最高目標。經過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不懈奮斗和努力,目前中國人民已經從總體上實現了小康社會建設目標,但是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還存在一定的距離。習近平長期的農村基層工作經歷和人民情懷,使得他對貧困問題尤為關注,同時也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幫助群眾擺脫貧困,成為名副其實的黨內扶貧專家和治貧的行家里手。從1992年出版的《擺脫貧困》一書中,可以發現習近平在同時期青年干部中,對于貧困問題的見事最早、認識最深、論述最全、用力最大、成果最豐。2013年11月,習近平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概念并做出科學部署。2014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具體闡釋了“精準扶貧”理念并扎實推進扶貧脫貧工作。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要求“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并“實施脫貧攻堅工程”⑩。同年11月27日,習近平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堅定地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再一次強調,“……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據統計,2019年末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已經減少至551萬,貧困發生率降至0.6%,過去7年共減少9348萬人。農村從普遍貧困走向整體消滅絕對貧困,成為首個實現聯合國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對全球減貧貢獻超過70%?!叭娼ǔ尚】瞪鐣粋€都不能少”,“全面小康,一個少數民族也不能少”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向全黨全國人民做出的莊嚴承諾,是中國共產黨人在21世紀為推進中國社會公平正義,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三是以政治家的慧眼統籌推動全面依法治國進程,堅定不移地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步伐逐步加快,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三位一體的建設格局初步形成,多輪驅動構建中國特色法治文明體系的通道已然貫通,一個卓然屹立的社會主義法治中國煥發出勃勃生機。2014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順利通過了新時代《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作為劃時代的綱領性文獻,不僅規劃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而且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應當采取的重大步驟和重要途徑??偰繕税嫿ㄖ袊厣鐣髁x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重大步驟和重要途徑就是要不斷堅持加強憲法實施,推進依法行政,提高司法公信力,建設法治社會,等等。2015年2月2日,習近平面對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明確指出:“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定了我們必須追求公平正義,保護人民、伸張正義。”?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訪美期間在華盛頓州做主題演講時指出,全面依法治國就是要“推動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2016年7月1日,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再一次向全黨明確指出,“我們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9年10月28日,習近平在召開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指出,要進一步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法治建設和社會治理,體現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文化產品創作生產全過程。
四是以革命家的氣魄果斷開展全面從嚴治黨,一心一意打造風清氣正的優良政治生態。全面從嚴治黨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障。2014年10月8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習近平向全黨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從嚴治黨。同年12月,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強調,要“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至此,作為“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重要支撐,習近平將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一個嶄新的戰略高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專題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充分展現了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信心和勇氣。
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新時代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和自我救贖,是引領中國走向現代化強國的必然選擇。“全面”就是管好全黨、治好全黨,覆蓋到黨的建設的方方面面。面向9000多萬黨員、460多萬個黨組織,著力點就是要牢牢抓住主要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皬膰馈本褪亲龅铰鋵崗膰?、問責要嚴、執紀要嚴,真管真嚴,常管長嚴?!爸吸h”就是指黨的各級組織要切實肩負起主體責任,黨委書記要真正履職盡責、敢于擔當;各級紀委要確實擔負起監督監察主體責任,敢于向違紀行為違紀人員執紀問責。自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率先垂范、夙興夜寐,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精氣神統領全黨,著手“八項規定”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瞄準黨內痼疾,整飭黨內不正之風,嚴懲黨內腐敗分子,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壓倒性勝利,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壓制,不敢腐的大氣候初步形成,廣大群眾對于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認同度得到極大提升,政治生態和社會風氣得以有效改善。這些變化,是全面深刻、影響深遠的變化,是正風肅紀、鼓舞人心的變化,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積聚了強大的正能量,為新時代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造了有利條件。
五是以外交家的胸襟推動“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提出和發展,離不開中國持續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戰略,離不開建國七十多年的持續積淀,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九年的不懈努力奮斗。一花獨放豈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耙粠б宦贰焙汀叭祟惷\共同體”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際關系中的運用和展開,集中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為世界和平發展、繁榮穩定提供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昂推?、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目標遠未完成,我們仍須努力。”?從獨樂樂到眾樂樂,從中國富強到世界富強,從中國文明到世界文明,從中國民主到世界民主,從和諧中國到和諧世界,這是中國持續發展的歷史必然,這是中國不斷強大的邏輯必然。由于中國的崛起和復興,由于中國的從容與擔當,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從未如此清晰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從追趕世界、融入世界,到伴隨世界、引領世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實現了完美而華麗地轉身,中國經濟和社會實現了一次次轉型升級和發展進步。曾幾何時,自由、平等是某些西方大國炫耀的砝碼和資本,民主、人權則常常是霸權主義恐嚇、威脅和勒索中國的不二法寶。如今的中國不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如今的國民也不再是一百年前的國民,屈辱和孱弱已然遠去,自信和豪邁悄然到來。中國主動捍衛和平,絕不故意制造戰爭;中國主動開放包容,絕不制造孤立封鎖;中國主動團結合作,絕不制造分裂;中國主動輸出誠意,絕不制造冷漠;中國主動輸出友善,絕不制造敵對。處于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全面小康、民族復興的征途上不懼艱險、砥礪前行,在合作共贏、和諧世界的征途上求同存異、攜手同行,不斷續寫人類文明進步的華彩樂章。
[注釋]
①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
②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08.
③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
④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3.
⑤江澤民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5.
⑥江澤民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0.
⑦胡錦濤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38.
⑧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0.
⑩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0.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83.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7-48.
?習近平關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117-118.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686.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35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2.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