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慧蕊 劉倩
一、案例背景
據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 55 萬,居全球之首。80%的心搏驟停發生在醫院以外,第一目擊者是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或陌生人。心搏驟停發生后,第一目擊者能否及時正確實施心肺復蘇,對于挽救生十分重要,正確有效地實施復蘇急救措施,就可能挽回患者的寶貴生命。為拯救寶貴生命,在救護車到來之前,要想跑贏這場生命接力賽。因此,在公眾中普及心肺復蘇對于拯救生命、促進健康,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2019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麻醉中心主任醫師、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秘書長敖虎山向大會提交了一份關于“提高全國心肺復蘇普及率,提升全民急救互助能力”的提案。敖虎山呼吁,向全國公眾普及科學規范的心肺復蘇急救技術,提高全社會對心肺復蘇重要性的認識。他建議,由政府主導,發揮社會組織等專業社會力量,建立健全規范的心肺復蘇普及培訓長效機制。
二、工作分析
在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背景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狀態、培養模式等變化,使得研究生黨建工作面臨著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加強和改進臨床醫學研究生黨建工作,已成為當前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研究生黨建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研究生培養、教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少黨建工作者總結出目前臨床醫學研究生黨建工作主要面臨的問題有:研究生黨員的先進性無法體現、重業務學習、輕政治學習,分析原因,有研究者認為認為思想不重視、監管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經驗不充足等是非直屬附屬醫院研究生黨建工作不到位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指導醫學研究生黨支部開展有既有吸引力,又有價值的組織生活,激發研究生黨支部的組織活力,建設醫學院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型黨支部,值得我們思考。
敖虎山呼吁,向全國公眾普及科學規范的心肺復蘇急救技術,提高全社會對心肺復蘇重要性的認識。醫學研究生在規培工作中發現,除了心臟驟停,還有很多日常生活中面臨的突發事件,如不懂急救知識,可能導致病情加重,甚至措施搶救生命的關鍵時機。
黨支部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故,引導研究生切實將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社會的前途命運結合在一起,發揮醫學研究生專長,通過建設醫學院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型黨支部,發揮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在社會基層單位中發揮核心作用。
于是,我們將黨支部的“基層服務、育人功能”和“社會需求”相結合,激發研究生黨支部的組織活力,同時服務社會,嘗試引導研究生發揮專長服務社會,創新醫學院校研究生黨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和內容,建設醫學院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型黨支部。
三、工作開展
(一)普及青年學生醫學和急救知識的社會需求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注冊醫師數量達360.7萬,年診療人次83.1億。較1998年增長80.4%、290.1%。醫師人員增長較診療量緩慢,提示我國醫師承擔診療壓力逐步提高。除了醫師資源相對緊張外,我國在健康衛生宣傳領域同樣集體失聲。“魏則西事件”“鴻茅藥酒”等諸多事件提醒著我們,當醫學科普缺失時,不法利益集團便打著“醫學”“中醫”的旗號招搖撞騙,嚴重影響人民的財產及生命健康安全。作為醫學工作者,我們有義務將正確的醫學知識普及人民大眾。
青年學生,作為社會建設事業的中流砥柱,樹立正確醫學觀念,掌握必備急救技能是極其重要的。作為未來的醫生,一方面他們學習能力強,學習基礎好,對醫學知識普及,急救技能掌握有較好的保證;另一方面他們既是家中兒女,也是即將撫育下一代的適齡青年,能明顯提高掌握醫學觀念、急救技能的影響力,起到“牽一而動全家”的作用,具有較高宣教培訓的“性價比”。故本次活動中,我們特選擇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的莘莘學子作為本次宣教培訓的對象。
(二)“健康中國行”之“普及醫學知識,傳授急救技能”系列主題黨日活動實施
2019年6月22日,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佛山市中醫院研究生黨支部聯合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口腔醫學院本科生黨支部、團委及青協開展“健康中國行”之“普及醫學知識,傳授急救技能”、“醫心暖河濱,真情送健康”主題黨日活動。
活動內容包括:義診咨詢、急救治療知識宣講、心肺復蘇實操教學、中醫針灸艾灸體驗、中醫推拿技術交流等。佛山市中醫院研究生黨支部成員,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口腔醫學院各級團學干部,各班級代表,青年志愿者代表,入黨積極分子積極參與其中。通過本次活動,大大提高了醫學生的基本醫學和急救技能,為更大范圍更好地開展青年志愿者健康直通車服務。學院紛紛表示收獲頗豐。
(三)響應國家“健康中國”號召,為老人送去醫學和急救知識
黨的十九大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堅持預防為主,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堅持中西醫并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宗旨,也是每一位黨員同志的行動綱領,更是我們青年黨員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在不法利益集團以醫學為名目的招搖撞騙中,高齡老人往往是事故的高發區域。缺乏醫學常識、缺少家人關心多是老人被看似熱情的“醫療推銷人員”攻克的緣由。再者,隨著年齡漸長,老年人中的年齡相關性疾病愈發高發,掌握正確的醫學常識及救護技巧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有積極作用。因此,后續活動中,我們對以高齡老人為主的祖廟社區人民開展同樣的培訓醫學和急救知識教育。
四、案例啟示
(一)以醫學研究生專業專長提升組織生活吸引力
面對非直屬培養單位研究生,基本都是進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專業型碩士,住院規培業務忙碌,有的研究生對于黨支部組織生活思想上不重視,甚至覺得參加組織生活是浪費時間,只有在業務上刻苦用功,做出成績,才能體現黨員先進性。但是,一般醫學生選擇從醫,很多是基于救死扶傷,將醫學研究生專長融入組織生活,提升組織生活吸引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實踐服務,以實踐踐行服務,以服務促進學習。
(二)黨支部的育人功能和社會需求相結合
黨支部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我們引導研究生切實將個人的前途命運與國家、社會的前途命運結合在一起,發揮醫學研究生專長去服務社會,既體現醫生的救死扶傷,又體現黨員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發揮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堅克難的堡壘,在社會基層單位中發揮核心作用。同時創新醫學院校研究生黨支部組織生活形式和內容,建設醫學院校“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三型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