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第一實驗幼兒園 郭媛媛
今天,孩子們的戶外活動安排在了沙水挑戰區。等到老師講好注意事項后,洋洋和碩碩結伴來到工具箱前,一邊翻找材料,一邊聊天——說著各自喜歡的玩具。
洋洋在裝有塑料玩具的紙箱里隨手拿了一輛“運輸車”,她對碩碩說:“你看玩具箱里的車太多了,都快放不下了,我們今天就建一個停車場吧!”
碩碩想了想說:“好吧!”倆人就開始搭建停車場了。
不一會兒,旁邊又來了幾個小朋友,一看她們倆人正忙著,就問:“你們在干什么呀?”
洋洋和碩碩看了看他們,說:“我們在搭建停車場。”
一聽要建一個停車場,那幾個小朋友立刻就興奮起來,紛紛喊著:“我要加入!”
“我也要加入。”
這時,洋洋說:“可是搭建停車場不需要那么多的人……”
“那我們可以再搭建點別的!”
于是,幾個孩子湊在一起嘀咕了好一會兒,最后商定:洋洋和碩碩負責建停車場、優優和君君負責鋪平公路、天天和虎虎去找合適的工具來做檔桿、林林和木木負責搬運汽車。
接著,孩子們忙碌起來:有的在工具箱里翻找著自己需要的材料,像擋板、管子、支架、樹葉;有的找來車輪子來壓平沙地……又過了一會兒,洋洋和碩碩的停車場建成了,一旁小朋友的公路也鋪平了。他們相互觀賞著、比試著。
“我們的停車場可厲害了,有三個出口呢!可以讓三輛車同時進出。”
“我們的更厲害,壓不壞的公路,上面還鋪滿了樹葉。”
“快看!我們的擋桿還是電動的,你一說‘起’,它自己就抬起來了,哈哈,厲害吧。”
老師笑了笑說:“大家都很棒!現在,需要你們相互配合讓停車場真正發揮作用……”
孩子們對沙水區中的材料比較熟悉,能真正參與到游戲中來。材料也選取了低結構的、方便易操作的。比如,停車場的搭建,充分利用了圓柱體的奶粉筒、薯片筒和沙子的結合,將對稱、架空等技能都充分地展現出來;“公路”使用了沙地里的樹葉、小石子、貝殼等材料,整個材料鋪放整齊有序、構思巧妙;“檔桿”更是“就地選材”——直接使用了樹枝,并加上關于“電動的想象”。孩子們富有想像力、創造力的探究都讓人大吃一驚。
在這次自主活動中,孩子們的專注度是非常高的,他們沉浸在有目標的搭建中,按照自己需要的尋找、選取材料,用自己的觀點調整、更換材料,使自己的作品盡可能地按自己心中所想去完成。
在此過程中,老師基本上沒有出現過直接的指導,而是在一旁觀察孩子們的一舉一動,并在合適的時機給予孩子們鼓勵。與此同時,老師還為沙水區投放了充足的材料,給了孩子們自主探究的可能和機會,放手讓孩子們真正地投入到快樂游戲當中。

教育感言
在日常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要追隨幼兒,提供可移動、可自由組合的低結構材料,給予幼兒更多的選擇空間和運動機會,實現自然體驗與運動的有機結合,讓幼兒在不斷突破游戲玩法、游戲方式、游戲水平的過程中獲得成長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