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荔


摘要:作業成本法是成本管理方式的一種,是在市場經濟體制變革中新興的一種成本管理方法,它是以作業為媒介,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產生的間接成本和輔助的費用分配到產品、服務中的一種核算企業成本支出的方法。本文首先闡述了作業成本管理法在醫院后勤中心成本管理中應用的原理,然后分析了作業成本管理在醫院后勤管理中的必要性,最后對作業成本管理的具體方法展開了詳細的探討,提出作業成本管理法的應用辦法,即梳理經營流程、明確成本動因、確定作業動因、計算作業成本等。
關鍵詞:作業成本法;醫院后勤中心;成本管理
引言
隨著新醫改對醫院提出加快自身內涵發展的要求,為適應醫療服務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醫院后勤中心需與時俱進,協調好醫輔服務、單位發展、穩定員工三者之間關系。加強醫院后勤服務部門精細化管理,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是單位發展的必由之路?;趥鹘y企業成本計算下,間接成本分配計算不合理,導致其產品或服務成本反映不真實。作業成本法將成本管理進一步細化,通過成本動因的分析,可以詳細的了解成本的具體耗用,為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和評價奠定基礎,從而最大限度發揮成本管理的效用。
一、作業成本法在醫院后勤中心成本管理中應用的原理
作業成本法最早起源于美國,由美國會計學家羅伯特·卡普蘭和湯·約翰遜共同創立。應用原理是:以“作業消耗資源,產出消耗作業”為原則。以作業為媒介,將資源費用按照資源動因分配到各項作業中,計算作業成本,再根據作業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分配到各成本對象中去,完成成本計算的一種成本管理方法。運用作業成本法進行成本管理可以準確地核算出成本管理對象在成本管理中的信息,強化了成本管理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作業成本法在后勤中心的應用,基于成本動因為導向,將單位經營中發生的間接費用(管理人員薪酬、培訓費、車輛維護和使用費等),按資源動因分配到作業庫中,再將各作業成本庫的歸集的成本,按作業動因分配到各經營單位中的服務和產品中的核算方法。應用作業成本法可以更真實地反映了每項服務和產品應分攤的成本費用。在作業成本管理中,成本動因是作業成本管理的依據,通過對動因的準確把握,將成本管理深入到生產經營中的各個細節中去,實現成本動態化、全面化管理。如圖1所示。
資源,是在作業中而需要使用的經濟要素,如人力、財力、物力等。
作業,是完成一項特定任務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是連接資源與成本對象的橋梁。
作業庫,是歸集作業中心耗用的所有資源。它是多個同質作業組成的一個特定的集合體。不同的成本庫在分配成本時,可以選擇不同的成本動因,改善了單一分配標準造成的弊端。
成本動因,按資源所處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分為資源動因和作業動因。資源動因是對一項作業所消耗的資源數量的計量。作業動因計量了一項成本對象所耗用的作業量。
成本對象,是成本分配的終點,是作業產出的結果。對后勤中心來說,成本對象通常是某個服務項目或產品。
二、作業成本法在醫院后勤中心成本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
后勤中心負責醫院后勤保障,承接多個項目的管理工作,如陪護管理業務、停車場管理、印刷廠管理、便民超市管理、生活一卡通窗口管理等。這些項目既有直接成本的發生,還有大量的間接成本需分攤。如管理人員的薪酬、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公用資源管理(車輛、辦公費用),過去采用收入比例分配,準確度不夠,往往是收入高的部門分配間接成本高,收入低的部門分配間接成本低,分配標準不盡合理。作業成本法是基于傳統成本計算下,間接成本分配不準確而提出的一種成本計算和控制方法。根據資源動因將消耗的資源歸集到作業庫,再根據作業動因分配到成本對象中,則大大改進成本數據精確度,為成本管控提供了準確的資料,為下一步分析控制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改進產品和服務質量起到明顯作用。
作業成本法應用在醫院后勤中心成本管理中,可以針對成本消耗的具體細節進行深度挖掘,將成本細節最大限度地還原,保證了成本生成數據的準確性。作業成本管理表面上是對成本進行的管理,而本質上是對后勤中心經營進行的全面的管理過程,真正地將成本管理貫穿到經營生產中的各個環節中,使成本管理與后勤中心的各方面不再脫節,成本管理始終在后勤中心的發展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成本核算精確度對產品和服務價格的制定體現了重要的價值,有助于中心成本的降低。
三、作業成本法在醫院后勤中心成本管理中的應用探討
(一)梳理經營業務流程,收集作業信息。通過以往的成本管理數據對形成的成本動因進行分析整理,成為作業法成本管理制定的參考依據。以往的成本管理數據能夠將原成本管理的動因真實客觀地反映出來。單位成本核算員弄清經營業務活動內容和流程,梳理引起各業務成本發生的作業動因,收集相關動因數據,根據經濟業務內容區分不同類型作業,如經營決策、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等,為進一步開展作業核算打下基礎。
(二)確定作業動因。在作業成本法管理中,要先基于以往的成本數據作為作業成本管理方法制定的參與依據,對作業動因進行分析整理,找出影響核算準確性的因素,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經營業務、流程不合理的環節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以明確作業動因,制定作業成本法核算范圍和核算內容。開展每項作業所發生的成本是按產品消耗作業的數量分配的。例如:經營決策作業消耗成本主要受經營決策花費的時間數量影響,人力資源管理作業消耗成本受管理耗費的時間數量影響,財務管理作業受到財務人員花費在部門核算的時間數量影響,因此經營決策作業、人力資源管理作業的時間效率是作業成本的動因。財務管理作業的時間效率是各經營部門財務管理作業成本的作業動因。
(三)設置作業成本庫并歸集資源耗費到作業中心
在作業法成本管理的過程中,要按作業動因歸集到作業成本庫中去,從而計算作業成本。成本庫以作業中心為對象,把具有相同作業動因的作業耗費資源歸集到一起,合并形成作業中心,再將作業中心中各項作業耗費按各部門的產品和服務合并匯總在一起。
把資源消耗分配到作業,通過分析作業,直接成本直接歸集到產品和服務中去,如:直接人工成本按花費的人工時間、人工數和等級確定成本,直接材料物資按直接消耗的數量歸集到成本對象;間接成本通過調查人工工時消耗量、人員數量,人員等級情況,將發生的間接費用按作業動因歸集到各作業庫中,對于水電氣等動力費用,以及設備折舊、維修費用等公用支出,需通過場地面積、工時等分配到各項作業中去。如見圖2所示。
(四)確定各作業成本庫的成本分配率并計算分配成本
在作業成本法管理的過程中,要將作業動因歸集到作業成本庫中去,從而計算作業成本。作業成本管理中,在歸集同質作業成本庫后,需把各作業成本庫中的作業成本與作業數量相除,計算出作業單位成本分配率,然后根據成本對象作業量與作業率,把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和服務中去。如后勤中心有幾個作業動因,就建立幾個作業成本庫,將消耗的資源成本合理分配到作業成本庫中,再根據作業動因耗費,將作業成本庫成本按工時等分配率計算分配到成本對象中去。
(五)作業成本信息分析管理
作業成本法的核算結果能夠反映出產品或服務的成本是“是多少”,但沒有解決其成本“應該是多少”,故對作業成本對應的每個作業進行分析,具體包括資源動因分析,評價作業的有效性;作業動因的分析,評價作業的增值性;作業鏈綜合分析,評價作業與作業之間是否保持有效鏈接。通過對作業分析并進行作業基礎管理,利用作業成本信息優化流程,改進作業,以尋找最低成本的價值創造方式。
結語
隨著醫療市場經濟的不斷變革,醫院后勤中心成本管理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傳統的成本核算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后勤服務中心不斷發展前進的步伐。采用作業成本管理的方式使成本管理的目的性更加明確,提高了成本管理的效率。通過作業認定,成本動因分析,更真實地揭示了資源、作業和各成本對象的成本之間的關系,為優化流程,節約成本,對產品或服務定價提供依據,讓成本管理發揮出了有效的作用。成本信息的準確度得到了有效提升,為作業、流程和作業鏈的持續優化提供保證,為中心更有效開展規劃、決策、控制、評價等管理奠定基礎,促進資源合理分配,為后勤中心在市場競爭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筱筱.公立醫院成本及科室經營管理方案選擇[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7):100.
[2]陳忍忍.成本計算方法的發展趨勢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5):258.
[3]廖容,馬延令,趙鋒,劉榮.作業成本法在醫院輔臨科室內部服務轉移價格與績效分配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9(07):681-683+700.
[4] 湯婷婷,由寶劍 . 論作業成本法在公立醫院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4):96-98.
[5]桑生娟,陸萍,蔣文偉.作業成本法醫院成本核算中的應用探討[J].財會通訊,2010,04(中):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