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麗
摘要:本文以ZCJN公司克州天山水泥余熱電站類BOT項目為例,闡述了公司建設、運營、移交各階段的風險防范措施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探究其風險防范措施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優化風險防范措施的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類BOT項目;投資風險;全面風險管理
引言
20世紀80年代BOT投資模式被引入我國,BOT作為一種靈活的投資形式,越來越被民間資本所認可,其活動領域不再局限于基礎設施建設上,平等民事主體之間也可以選擇類BOT的方式完成項目建設。ZCJN公司創新性地將BOT模式運用到水泥余熱電站的建設上。
一、類BOT項目投資風險防范措施的重要性
ZCJN采用類BOT方式建設水泥余熱電站,該方式下不僅參與主體多,而且彼此關系錯綜復雜,風險千變萬化。本文以投資者的視角,對ZCJN克州天山水泥余熱電站類BOT投資項目風險按照建設階段、運營階段、移交階段進行劃分。項目建設階段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完工風險和建設成本超預算、并網政策風險導致投資收益不達預期的風險;余熱電站并網發電后視為建設期結束,開始進入運營期,運營期通常長達10年,運營階段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余熱發電量和運營設備維護維修成本的不確定性,移交階段的風險主要體現在業主道德誠信和移交成本的不確定性。風險如此之多,哪個環節稍有不慎,就會使公司投資付諸東流。但因ZCJN現階段的水泥余熱電站項目承接的是集團內的水泥廠,風險相對可控,因此沒有釀成重大的風險事故。實際上其風險防范措施疏漏百出,不成體系,建立有效地投資風險防范措施尤為重要。
二、類BOT項目投資風險防范措施的現狀
雖然類BOT項目在運作過程中會出現諸多風險,但截至目前包括克州天山水泥余熱電站在內的及ZCJN公司主導的其他類BOT項目風險防范措施,僅在與項目發起人簽訂的投資合同中以違約責任的方式約定了部分防范風險的措施,且僅約定了違約金、損失賠償、合同解除及司法救濟這幾種方式,這些約定僅針對事后發生不利情形時如何補救,沒有起到事前預警和事中及時止損的作用。顯然不能滿足現代公司治理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起到預防風險、規避風險的作用。
三、類BOT項目投資風險防范措施的問題
項目風險管理與集團公司風險管理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集團的風險理念及風險制度建設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分析ZCJN公司層面的風險管理可為其下屬項目公司類BOT項目風險防范提供思維導圖及有益參考??酥萏焐剿嘤酂犭娬绢怋OT項目風險管控具有ZCJN集團風險管理的通病,是集團風險管理的一貫延續,其中弊病最深的是整個集團尚未建立風險管理理念,沒有培育合理風險管理的企業文化,整個集團上至管理層下至普通員工都沒有樹立風險管理的意識,因缺乏風險管理的企業文化,衍生出來的組織結構缺陷、合同訂立程序缺陷、風險管理方式、環節及措施缺陷等均暴露出來。
四、類BOT項目投資風險防范措施存在問題形成的原因
(一)組織架構設計缺陷
ZCJN公司組織架構中沒有設立風控部門、法律部門,沒有設置風險管理委員會,更沒有聘請外部律師,項目管理上更沒有風險評估團隊,僅憑有項目管理經驗的業務人員及業務經理草擬及簽署合同。
(二)集團庇護業務未完全市場化
ZCJN目前的類BOT項目大都是集團內部的合作,現階段水泥余熱電站還處于探索階段,經驗積累階段,大部分是集團內部的水泥廠促發需求,并由集團內部的水泥余熱電站事業部去承接,沒有直接面對外部市場,并且有集團層面的統一領導,給予保駕護航,風險相對可控。
(三)項目管理人員配備少
ZCJN項目在人員配備上,通常只設一個項目現場經理、辦事員、財務人員,由項目經理全權負責項目的前期建設,資金安排,對建設期的現金流控制、工期安排、成本超支上難免疏忽,項目經理只能采用通常的合同管理來控制風險,由于被日常事務纏身,無法抽出精力來思考如何采取多樣風險防范措施。
(四)尚未建立健全風險管理文化
在ZCJN現有的風險文化中,并沒有關于重視風險、敬畏風險的企業文化,導致很多領導在決策時沒有考慮風險的危害,僅考慮項目收益忽視項目風險,潛在的風險事故極易引發深層次的危機。
五、優化類BOT項目投資風險防范措施的對策
針對目前類BOT項目風險防范措施只有單一的合同防范措施,并且風險管理方式、環節、措施單一,現有的防范措施已經不能滿足公司余熱發電項目快速發展的需要。結合項目運作的實際過程,尤其是類BOT項目中投資周期長、風險大、環節多的特點,在認真分析項目現有投資風險防范措施的問題及原因后,提出以下優化項目投資風險防范措施的對策。
(一)建立項目風險管理團隊,強化項目全員風險防控意識
要防范和化解ZCJN公司投資風險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團隊。構建一個由公司法律部合同專員、法務經理、外聘律師、法務總監以及項目經理、財務經理、風險管理委員會等多位一體風險管理組織,有助于將項目合同風險降至最低,保證風險防范措施的執行到位。無論風險評估小組的人員多優良,排查風險、制定應對風險的防控措施多全面、多完善,具體項目實施的還是靠整個項目組相關管理人員包括建設人員、采購人員、財務人員、調試人員、生產運營人員、技術人員、設備維護人員。因此,在項目實施的建設、運營、移交每個階段過程中,每個相關人員都要有風險意識,都要時刻緊繃風險防控意識這根弦,積極推進和執行風險防控措施,使風險意識潛移默化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把風險降到最低。
(二)風險管理措施多元化
ZCJN水泥余熱電站類BOT項目從立項到決策再到執行,僅在合同簽訂這單一環節將風險控制納入考慮的范圍,并且通過合同管控的風險僅是事后風險,對事前的風險預警系統和事中的及時止損系統沒有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以及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在當下風險愈加多元化的背景下,更需要在事前做好相應的盡職調查工作,盡力在項目啟動前將可能的風險考慮在內,對擬合作公司的情況進行細致的調查,對其歷史沿革、管理團隊、法律風險、財務風險、人事風險等狀況調查清楚,在事前將合作伙伴水泥廠的風險降至最低。在水泥余熱電站類BOT項目中能否取得電網公司的入網許可是關系到水泥余熱電站類BOT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因此在選擇合作建立水泥余熱電站時必須在投資決策前將其是否能夠取得電網公司的入網許可考慮在內,還應規范現金流管理和應收賬款管理等。
(三)把握項目各階段風險特征,推行分階段的風險防范措施
類BOT項目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涉及人員復雜,并且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按照時間的推進可以劃分為建設階段、運營階段、移交階段,各階段風險特征各異,應當做到把握項目不同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特征,因地因時制宜,把風險防范措施落實到具體的項目運營中。
針對各階段風險分析及評價被確定為高風險或確認為應重點關注的風險,需要確定相應的風險應對措施,風險應對措施可由項目團隊中相關專業人員進行,也可借助外部專家來完成。ZCJN公司可從風險規避、轉移、控制、自擔4種方式著手推行分階段投資風險防控措施。
1.建設階段風險規避和風險控制
針對案例公司項目建設階段中的設計變更風險和并網手續風險,可以采取以下風險規避措施:把關設計方案、源頭控制、責成項目發起人負責,確保相關的審批手續,及時辦理并網手續;針對案例公司項目建設階段中的建設成本超支風險、完工風險、工程質量不達標風險,可以采取以下風險控制措施:選擇分包建筑方式、擇優選擇合適的、可靠的供貨商、外包設備調試服務。
2.運營階段風險控制、風險自擔和風險轉移
針對案例公司項目運營階段中的生產風險、電價政策變動風險,可以采取以下風險控制措施:確保水泥廠余熱電站高效協調運行、在合作初期明確約定交易價格、類BOT合同中明確規定能源調價機制、明確約定提前終止合同的風險分擔;針對案例公司項目運營階段中的運營維護成本超支風險、稅收優惠政策變動風險,可以采取以下風險自擔措施:設備維護合同長期化、加大技術員的培訓、考慮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變動;針對案例公司項目運營階段中因自然災害對余熱電站主體造成了較嚴重的破壞,導致水泥余熱電站沒有繼續經營的基礎的提前終止合同風險,可以采取風險轉移措施。如果發生以上情況需在經營期內終止合同,除雙方協商損失分擔比例外,還可以向政府尋求幫助稅收減免、向保險公司投保來轉移由此引發的投資風險。
3.移交階段風險控制
針對案例公司項目移交階段中的履約風險和移交成本超支風險,可以采取以下風險控制措施:跟水泥廠結清債務再辦理項目移交、類BOT合同中明確移交回收成本。
ZCJN已經發電運營的項目在實際運行管理過程中,每個項目都存在應收賬款,應收賬款的金額越大,資金回收的風險越大。分散應收賬款回收風險,合同中應規定如果水泥廠未及時向項目公司支付電費,每逾期一日,則應當按照所欠總額的千分之五向項目公司支付滯納金。除此之外,在項目移交前還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收回所有的欠款后才能辦理電站所有權的移交手續。
運營期結束后項目進入移交階段,最關鍵的是對項目移交價格的確定,移交價格應事先在BOT合同中明確規定,如遇到技術改造等特殊情況,雙方需聘請專業的評估機構對項目進行評估,雙方以評估價為準向ZCJN支付移交成本,目前ZCJN還沒有一個水泥余熱電站類BOT項目進入移交階段。為了實現控制風險的目標,必須在合同中明確約定ZCJN可接受的最低價格,具體成交價在此最低價格的基礎上浮動。最低價格加上浮動價格的策略可以鎖定ZCJN的風險。
(四)培育項目員工風險管理文化
應通過不斷強化對項目風險認識的文化導向,逐步形成全體項目人員統一的風險管理理念和價值標準,并內化為項目人員盡職履責的風險職業態度和習慣,增強員工的風險意識。在企業風險管理的宣貫中要采取多種方式讓員工參與到風險文化的培育中來,樹立全員的風險意識,人人心中都緊繃一根弦。普及“風險無處不在,管控人人有責”的風險理念。要的是公司管理者要重視風險,把風險管理真正看作是能夠為企業增加價值的管理工具,把這種理念傳遞給員工,將風險管理文化內化到企業日常業務管理中去,自覺識別風險。
結語
綜上所述,類BOT項目風險具有多樣化、新穎化、復雜化等特性,并且風險之間存在連鎖效應的特征,而現階段的ZCJN風險防范體系在變幻莫測的風險面前不堪一擊,因此非常有必要優化項目的風險防范體系。
參考文獻:
[1]張淑萍.BOT項目中項目公司的經濟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探析[J].當代會計,2017(3):37-38.
[2]戚玉保.污水處理BOT項目投資風險研究[J].財會學習,2017(11):233.
[3]孫燕芳,魯東昌.污水處理BOT項目稅收政策變動風險及應對措施[J].財會月刊,2017(4):26-29.
[4]張靜. BOT項目的風險及應對策略的探討[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6):123.
[5]閆茂春.BOT項目風險防范[J].國際工程與勞務,2017(2):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