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摘 ?要】隨著新時代學前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在素質教育觀的指導下,學前教育已經成為我國現行教育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國教育部出臺的《幼兒園工作規程》指出,幼兒園的主要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在這樣的要求下,幼兒保教工作的重要日益凸顯。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師生異地的情況為幼兒保教工作的開展增添了一系列的難度,面對這種情況,幼兒園的管理者和教師要樹立全新的保教思路,從幼兒的生長發育、學習需求、知識教育以及德育素質教育等多個環節著手,不斷提高幼兒園的保教質量。
【關鍵詞】疫情背景;幼兒園;保教工作;改進策略
引言
2019年年末,一場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并一度對國民的生產、生活造成了一系列的影響。在黨中央和全國各級政府的帶領下,全體國民萬眾一心,攻堅克難,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有效防控。在市教委區教委等上級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下,幼兒園再不能以傳統的方式開展教育工作。我國教育部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教育政策,要求各教育單位要嚴格落實疫情隔離防控措施。我園結合市、區教0委相關文件的指導,嚴格落實“停課不停學”的教育政策,通過一系列線上教學活動的開展,推動幼兒保教活動的正常運行。下面根據個人的線上教學經驗,來談一談疫情背景下培養幼兒保教工作的現狀和改進策略。
1.幼兒保教工作的主要內容
保教結合是我國學前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同時也是我國幼兒園在發展過程中所要堅持的原則。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不斷深化,學前教育的質量受到國民越來越高的重視,那么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的主陣地,在辦學過程中遵循保教相結合的原則就顯得很有必要,堅持保教結合原則開展學前教育能夠使學前教育的內涵更為廣泛和深刻。幼兒園高保教工作是一項整體性的工作,“保”和“教”是學前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
“保”即為保護幼兒健康發展。在學前教育發展過程中,幼兒健康的內涵具有廣泛性,簡單分為幼兒身體上和心理上兩個方面:在身體上主要是幼兒的身體素質發展要得到充分的保障,包括幼兒疾病預防、加強幼兒鍛煉、幼兒應試安全等等,這些保教工作的主要目標在于推動幼兒形成強健的體魄;在心理方面幼兒保教工作更注重于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通過多元化的教育形式推動幼兒探索身邊環境、適應社會的能力,同時還要在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交往能力等。在傳統的學前教育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幼兒園只注重幼兒身體素質發展,但是忽略了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導致一些幼兒性格孤僻、不愛說話,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幼兒的個人成長。
“教”即是幼師對幼兒的日常教育工作,包括對幼兒進行“體德智美勞”五位一體的全方位教育工作,從傳統的文化知識教育活動入手,重點發展幼兒的智力和思想道德品質,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還要引導幼兒培養自身的積極情感和良好的個人品質,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發展水平設計教學內容,促進幼兒學習能力的發展。
2.疫情期間幼兒保教工作優化現狀
2.1幼兒保教工作線上教學設備不足
在疫情隔離期間,優勢開展幼兒保教工作需要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以網絡教學和網絡指導為主要方式。這樣的方式削弱了幼兒教師的主導優勢,對幼兒的引導支持被大大的降低,導致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興致不高,學習效果不好。此外。由于疫情的突然性導致很多幼師和幼兒管理者對線上的保教工作沒有充足的經驗與準備,在教學設備上的不完善是最大的問題,有些幼師的家中缺乏網絡設施,網速不夠,教學設備只能依賴手機等等,有些回農村老家的幼兒家庭網絡設施不夠齊全,家長的文化程度受限不會操作智能手機等等,一系列的因素限制了幼兒保教工作的教學效果。
2.2幼兒保教工作教育內容質量不足
在實際的幼兒保教工作開展過程中,幼兒受年齡階段和思維發展的限制,不明白幼師開展保教工作的意義,在學習過程中具有明顯的興趣導向性。同時,由于幼兒的情緒尚不穩定,注意力集中能力不足,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有時可以根據幼兒的情緒變化來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從而提升幼兒保教工作的有效性。但是在疫情隔離間,幼師開展保教工作主要依賴于手機客戶端和計算機等網絡設備,這樣的方式一開始會激發幼兒的興趣,但是時間久了幼兒就會失去熱情,幼師在工作過程中越難以根據幼兒的狀態進行保教工作內容的調整,這樣就會導致幼兒保教工作質量的降低。
2.3幼兒保教工作課堂秩序難以維持
在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下,幼兒保教工作開展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師生異地分離。有很多幼師在開展線上的幼兒保教工作時,沒有更好的方法組織幼兒積極參與集體學習或游戲活動。在日常的課堂教育中,師生處于同一課堂環境中,師幼互動較好,幼師能夠根據幼兒的參與活動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實時調整,能組織集體互動游戲,并能建立好課堂秩序,能使幼兒在某一項活動的參與中保持適宜時間的注意力。而在疫情隔離期間,幼師不在幼兒身邊,就不能隨時隨地的指導幼兒的個人行為,不僅在課堂秩序的維持工作上比較困難,同時在培養幼兒注意力方面也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幼兒在集體游戲活動中所能得到的能力發展也是欠缺的。
3.疫情期間幼兒園保教工作改進策略
3.1通過家園合作模式提升幼兒保教工作質量
家庭教育是幼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夠有效推動幼兒認知能力的提升,父母的言傳身教影響著幼兒的性格發展。在疫情隔離的背景下,幼兒保教工作不能按照正常秩序來開展。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幼師要主動構建家園合作的學習模式,密切與幼兒家長的聯系,為幼兒構建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推動幼兒學習能力的發展。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發現隨著孩子們自己在家呆的時間逐漸延長,他們的心態也逐漸產生了一些個性的變化,比如依賴感增強、情緒波動較大、嬌氣、任性等等。這是長時間在封閉的家庭環境中導致的枯燥性心理。針對這種情況,我會在每天四點半到五點的時間內組織孩子們每人唱一首自己喜歡的兒歌,或者為大家講一個故事。同時密切與家長聯系,要求幼兒家長注意居家期間孩子的心理變化,通過共同陪伴,為幼兒營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有效幫助幼兒緩解居家期間的沉悶感等心理壓力。
3.2通過疫情視頻教學的方式提高幼兒認知力
基于信息技術下的幼兒保教工作模式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視聽化的教學內容的吸引下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在歡樂的氛圍中自主學習生活經驗和基礎的文化知識,從而提升幼兒保教工作的教育質量。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園領導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要求各教研組教師制定出各年齡段幼兒的“微課小視頻”,每周按時以美篇的形式推送到班級群,各組教師科學教研制定每周推送計劃,每周內容包含五大領域,主要以“小視頻”的講解方式呈現出每一個領域內容,這樣的做法,使幼兒在家中也能夠輕松易懂地學習,不再給復工的爸爸媽媽們增加負擔。例如我班宣易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是醫生,我們兩位老師考慮到醫護人員在疫情下都比較忙,無暇管理幼兒的學習情況,于是在開展“停課不停學”的第一個月,我們通過輪流一對一上網課的形式指導宣易學習使用手機視頻和開展游戲,同時指導家里的老人如何輔助幼兒使用小視頻參與學習,三個月下來,孩子的一點也沒有因為爸爸媽媽繁忙而停止學習發展,學習效果不錯。幼兒在欣賞動畫的過程中既能做到保持足夠的注意力,減輕家長負擔,同時還能夠使幼兒在安靜居家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到有效的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方式的引導下,孩子們能根據自己的時間輕松愉悅學習和游戲,感興趣的內容可以反復進行,不會的內容也可以多次探索,對發展能力不同的孩子的學習時間、地點、次數都沒有限制,家長反饋孩子在“小視頻模式”中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果好。
3.3通過運動周計劃的制定提升幼兒身體素質
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幼師保教工作的開展不僅要培養幼兒的文化知識和生活經驗,同時還要注重幼兒身體素質的發展,在疫情隔離期間,幼兒不能參加戶外活動,各位家長也缺乏帶領幼兒進行室內體育鍛煉的意識。這樣會導致幼兒的身體素質綜合能力下降,難以有效提升幼兒保教工作的質量。針對這種情況,幼師可結合《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要求和幼兒的實際情況,通過為幼兒制定“運動周計劃”的方式,推動幼兒進行適當的室內運動,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
在制定幼兒室內運動周計劃的過程中,體能素養將幼兒劃分為四個層次,針對每個層次的幼兒設計了一份學習鍛煉計劃,以做長遠考慮。其中包括:(1)手足行走:站姿,俯身向前、手在地面上小幅度行走,保持身體的平直,直至最大幅度,然后前腳掌著地,小步快速向前行走,在保持膝關節伸直的情況下達到最大幅度,每組6-8次;(2)肩部柔韌動作:站位、一手從頭上、另一側手向下,雙手盡力相互觸碰,但是要注意不要用力過分防止身體扭曲變形,雙側交替進行,每組6-8次......等等,將相關鍛煉計劃表通過網絡平臺上傳到家長群里,引導家長下載并對幼兒的體育活動做好督促和規劃,提高幼兒在家運動的質量,確保疫情期間幼兒能夠增強體質。
4.結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保教工作的過程中,要結合疫情隔離政策的相關要求及時轉變教學形式,充分發揮家庭在疫情期間幼兒保教工作中主陣地的作用,以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生活經驗為重點,使幼兒能夠在生活經驗的幫助下獲得知識上的提升,推動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保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管理策略[J].梁虹.甘肅教育.2019(14)
[2].保教結合,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J].王淑深.基礎教育論壇.2018(33)
[3].保教結合理念下保育員的專業化發展[J].陳健敏.科技資訊.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