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括中國、英國、美國等各方在內的新冠疫苗研發不斷出現積極進展,但彭博社25日報道提醒,即便疫苗研發成功,全球供應鏈可能會給疫苗投放拖后腿。
報道援引阿聯酋航空藥品空運業務負責人的話稱,一架波音777貨機能運輸100萬份疫苗,如果按接種全球半數人口、每人進行兩次接種計算,全球疫苗配送需要8000架次波音777貨機。雖然現有運力可以滿足這一任務,但各方必須開展緊密協調。與口罩等防護設備不同,疫苗冷鏈運輸要求貨機和機場具備接收和分發冷鏈空運物資的實力。
此外,疫苗運費可能大漲。國際貨運市場價格隨需求波動,一旦疫苗上市需要全球發送,可能造成運費激增。屆時由誰來承擔運費成本也會成為問題,全球許多貧困地區連普通藥品都負擔不起。而新冠疫情的性質決定,一旦研發出疫苗,就必須推進全球范圍內的疫苗接種免疫,這樣才能真正起到免疫效果。
近期在印度孟買舉行的業界研討會上,專家認為目前疫苗運輸分發的各方參與者之間尚未建立起有效聯系,但目前仍有時間推動疫苗生產企業、航運企業和政府等各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從而及時開展工作為疫苗研發后的全球投放做好準備。▲ (甄翔)
環球時報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