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劍 趙玉萍 鄧仁健 陳秋南
關鍵詞:黨支部;聯動共建;網格化;學風
基金項目:湖南科技大學基層黨建創新重點項目資助.
學風是讀書、治學、做人的風氣,是一所大學的靈魂和氣質。優良的學風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是促進校風的形成和人才培養目標實現的關鍵,是提升學校的社會聲譽和社會形象的重要保證。大學的學風建設是學校中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建設優良的學風,大學生是直接的、最大的受益者。在優良的學習氛圍中,大學生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利用大學期間的寶貴時間,充分發展自己的智力和潛力,不斷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最終使個人從學校走出去成為社會認可的高素質人才,使學校實現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目標。在黨組織建設中,將黨支部的建設與學生學習風氣的提升深度融合,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的作用、廣大黨員的戰斗員的精神,不斷提高黨支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真正做到黨建引領、師生聯動、廣泛滲透、和諧共進,推動學生學習風氣走上逐步改善的提升之路。
1、一目標二結合三培養,構建師生黨支部聯動共建
教師的職責永遠是教書育人,替學生著想,為學生成才助力。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采用什么樣的方式能更好地達到培養人才的目標,是高校教師始終要關注和關心的問題。作為教師和作為學生盡管在身份上有師生的差別,除了課堂的教與學是聯系師生的固定紐帶,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聯系著他們,那就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不論身份如何,黨員都要努力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服務的對象、服務的內容和服務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在高校的環境下,教師黨員服務于學生,學生黨員盡自己所能服務于周圍其他同學。如果再將教師黨員與學生黨員的努力服務聯合起來,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起到更好的服務效果。
為了充分地發揮教師黨員的專業特長,我們將教師黨支部與相應專業的學生黨支部納入共同建設的框架下,為培養優秀學子的目標而將黨組織建設與學風建設深度結合。將黨支部的建設與學生學習風氣的提升相融合,需要以黨支部為中心,黨支部中的教師起引領的導航作用、起指導的教授作用,在學生中實施“三培養”工程,即:把學生黨支部中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成學習成績優秀者,把原本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培養并吸納發展成黨員,把原有的黨員骨干精心栽培成“卓越學子”,分層次、分步驟地服務、幫助盡可能多的學生成才。
2、“四個抓手”主要途徑,助推良好學風體系建設
抓引領,設定長遠目標。我們通過各種網絡平臺首先建立起教師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成員的密切聯系渠道,其中的學生黨支部的成員為第一批網格成員。利用QQ群、微信群、騰訊會議等新媒體線上交流平臺,教師黨員與學生黨員展開及時、充分地交流和討論,極大地擴展了教師黨員與學生黨員傳統的主要在課堂或辦公室見面聯系的線下交流渠道,提高了雙方交流的充分性。在交流過程中,學生黨員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教師黨員共同制定學生成長計劃,為學生謀劃長遠目標,并帶領和指導網格成員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鼓勵和督促學生為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抓氛圍,營造黨建環境。在網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黨員的黨性修養也不能放松。教師黨員制定計劃,定期在線上交流平臺及線下向網格成員普及黨建知識,讓全體網格成員了解黨的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引導廣大網格成員更加熱愛黨、信任黨。同時建立1+1+1互助模式或者1+2+1互助模式,即由一個教師黨員帶動一個或兩個學生黨員,然后由學生黨員帶動班級中的非黨員,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吸引和激勵網格中各層次的學生在思想道德、學業水平等多方面創先爭優。
抓日常,打牢知識基礎。好的行為需要在日常的習慣中逐漸養成。開展黨組織建設與學風建設深度結合之后,教師黨員在學生課堂到課率、自修、晨讀、獨立完成作業等與學習相關的多方面督促學生黨員養成良好的習慣;在遵守考風考紀、提升專業技能、注重思想素質等方面引導學生通過點滴行為養成自覺、自律的習慣。通過網格化學風建設的實施,從教與學等方面為學生成才打造全過程、全方位的協同育人體系。
抓規范,完善工作機制。在實施黨組織建設與學風建設深度結合的過程中,需要緊緊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總體目標。教師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定期對建設過程進行總結、對所采用的措施進行反思,常態化地交流與溝通如何更好地突出對學生的“教”和“學”,進而達到預期的培養目標,必要時建立跟蹤、監測、分析、評價和反饋的環節,通過總結對各層次學生培養過程中的問題和效果,進而提出新的舉措以改進,最后形成規范化的黨建與學風建設深度結合的工作機制。
3、“五位一體”體系構建,保障良好學風體系建設
眾所周知,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齊泰山移。在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學生作為受教育的主體、教師作為傳道受業解惑的負責人和主導者,這是責無旁貸的,除此之外,還需要借助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管理作用以及高校中相關職能部門的統籌協調,這樣構成的“五位一體”體系,在加強學風建設中起到了堅實的保障的作用,確保在網格成員及更多學生中間能有效地實施師生黨支部聯動共建提出的理念和舉措,營造出樂學、好學、比學的學習環境和求真務實的學習氛圍。
實施“網格化”學風建設體系,以黨支部為中心,教師黨員帶領學生黨支部中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學生首先形成一個個初始的網格,通過各項措施達到先將他們培養成學習成績優秀者的目標;其次把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吸納發展成黨員,增加黨支部內部的新鮮血液,這也是形成初始的網格的一部分;另外還把黨員骨干培養成“卓越學子”,令黨支部更具有示范性和模范性。以上網格中的學生相對來說算作“小網格”。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使優秀學生黨員、“卓越學子”起到示范和帶頭的作用,在學生中逐步營造出成為優秀、追求卓越的氛圍,如此使“小網格”不斷增加、擴大,形成網格化的良好學風,最終實現提升整體學風,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具有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卓越人才的目標。
通過師生黨支部的聯動共建,不僅加強對學生的思政引領,還注重學生的專業素養培養。以各級、各類創新項目、創新競賽等為載體,在聯動過程中,教師黨員教學相長、解決科研創新的同時,學生黨員的專業素養得到培養,綜合素質得到提升,使高校教師的教學育人、科研育人等真正落到實處。通過師生黨支部的聯動共建,構建教師黨員+學生黨員的共同體。制定實施網格章程,優化共同體內部的結構,充分發揮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在學風建設上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黨支部成員的各方面能力。同時教師與學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不斷提高本科生黨員的質量,促使本科教學質量提高到新的層面。
在實施網格化學風建設體系過程中有一些關鍵性的問題,一是需要明確學生黨員的學習目標,目標就如黑夜中的明燈,幫助學生自己及教師黨員對網格中的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規劃以及職業規劃。二是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黨支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吸收學習成績優秀者向黨組織靠攏,讓我們黨支部越來越具有活力和實力。三是發揮教師黨支部黨員的創造力,全方位把學生黨員骨干培養成“卓越學子”,托舉他們成為優秀人才。這些關鍵性問題的解決,是網格化學風建設達到成效的前提。
實施網格化學風建設體系之后,學生黨支部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在各自的專業、班級中從各方面都表現較為突出,他們勤奮學習、保持頻繁地與老師交流與溝通、熱情參加能夠提升自己能力的社團活動、主動申請加入老師們的科研項目從中鍛煉自己的動手和實踐能力,他們的行動被其他同學看在眼里,逐漸在他們周圍營造出了積極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氛圍,成為了身邊其他同學效仿的榜樣,并帶動了身邊其他同學一起加入到他們的節奏中,從而在班級和專業中潛移默化地起到了“網格化”的輻射帶動效果。
隨著進入網格中的學生逐漸增多,專業或班級的整體風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學生們那種生動活潑、健康上進的精神面貌是一道令人賞心悅目的風景線。精神上的向上是一個人做好其他事情的支柱,精神變化了行為就會跟著變化。由于網格中的學生奮進在逐步養成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的正確道路上,隨之而來的是學生在專業基礎能力、核心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均有顯著的提高。
特別優秀的同學已邁向卓越,被評為我校的“卓越學子”;專業、班級的課堂到課率、期末考試通過率、畢業班學生的考研率等均在學院名列前茅;一些同學在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考試中成績理想,整體通過率較以往有較大提升;校級芙蓉學子、省級優秀畢業生、院級優秀黨員等一批優秀學子從網格學生中外涌而出。
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師教書育人、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目標,將黨組織建設與學校中心工作之一的學風建設這一重要內容相結合,建立了教師黨支部與學生黨支部的互聯互動機制,將教師黨員和學生黨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熱情落實到具體的指導、引導學生成才的各項環節中。通過發揮教師黨員的引領作用和專業特長、學生黨員的模范與帶頭作用,傳承并踐行優秀黨員的良好品質,由最初優秀學生黨員構成的“小網格”在學生中不斷擴大為輻射班級其他成員的“大網絡”,開創班級整體的學風建設新局面,形成良好的學風,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