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銘強 陶亞萍



摘 要:我國冷鏈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但產業集中度相對還較低,因此冷鏈物流產業發展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順豐速運從開展冷運業務以來,已涉足了生鮮食品和醫藥兩大類的冷鏈業務,與很多其他競爭者相比,其發展相對較為快速。順豐需要進一步拓展其客戶資源,加大服務質量的監管力度,完善人才配備,以進一步提升其冷運業務能力和擴大市場規模。
關鍵詞:冷鏈物流;順豐;冷運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在消費升級和“養生”觀念的影響下對新鮮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與此同時電子商務、冷鏈物流和新零售等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我國的冷鏈市場不斷擴大。進入生鮮產品和醫藥產品電商平臺的企業越來越多,提供相配套的冷鏈物流服務的企業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一、國內冷鏈物流發展現狀
1.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中物聯冷鏈委的數據統計,我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2016年達到了2210億元,每年逐漸增長,到2019年達到約3391億元。2016年的增長率為22.78%,隨后年增長率開始降低,2017年為15.38%,到2018年降低到13.81%,但2019年增長率又回升到17.46%(如圖1所示)。可見我國冷鏈市場規模還在不斷地增長擴大中,每年的增速有所波動,但基本維持在15%以上的增速。
2.政府大力扶持
近年來,國家在食品、藥品的交通運輸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冷鏈物流相關政策,如《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冷藏冷凍食品經營監督管理的通知》、《鐵路冷鏈物流網絡布局“十三五”發展規劃》、《醫藥產品冷鏈物流溫控設施設備驗證性能確認技術規范》等國家標準等政策,且在今年疫情嚴重的實況下,國務院、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都相繼發布了一系類物流發展政策,如疫情防控期間免收公路車輛通行費、快遞車輛優先便捷通行等疏解物流業恢復發展的措施,減少物流業成本輸出,也推動企業對冷鏈業務的發展。
3.行業集中度偏低
據中物聯冷鏈委數據分析,2016年我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營業收入203.76億元,2017年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營業收入259.83億元,占國內冷鏈物流總收入10.19%。2018年百強物流企業營業收入398.24億元,占國內冷鏈物流行業總收入13.8%。雖前百強企業營業收入持續增加,且其占國內冷鏈物流總收入比例從2017年開始有所增加,但占比不曾超過15%(如圖2所示)。我國冷鏈物流行業仍是中小型企業占多數,市場集中度偏低,現階段處于行業成長期。
4.冷鏈物流模式多樣化發展
冷鏈物流服務從產品原料采購、生產、到銷售、配送的整個產業鏈而言,每個環節都有可能涉足,因此,冷鏈物流服務幾乎覆蓋了產品的整個產業鏈上每個環節;市場上不同類型的客戶需求也有很大不同。因此,為了滿足不同類型企業、不同類型客戶的多樣化服務需求,冷鏈物流發展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目前,我國存在的冷鏈物流模式從提供冷鏈物流服務的內容劃分主要可以分為五大類型,包括倉儲型、運輸型、配送型、綜合型、平臺型等。
二、順豐速運冷鏈物流業務發展分析
順豐速運于2014年創立了順豐冷運事業部,該部門依托企業強大的物流網絡、品牌、倉儲服務、專業的溫控技術和管理等優勢,整合了順豐原有的物流、門店、電商等各種資源,為生鮮產品、醫藥產品提供冷凍倉儲、干線運輸、銷售配送、供應鏈金融等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
1.主營兩大業務
順豐速運關于物流服務有三大板塊:分別是快遞服務、冷運服務、倉儲服務。公司冷運服務主要專注于食品方面和醫藥方面,但生鮮食品業務比醫藥涉及廣,占總冷鏈業務收入80%左右。食品服務分為七大品類:生鮮速配、大閘蟹專遞、冷運特惠、冷運到店、順豐冷運零擔、冷運專車、冷運倉儲等。醫藥服務包括六大品類:醫藥安心遞、精溫定航、醫藥專遞、精溫定達、醫藥專車、醫藥倉儲。
2.業務增長快速
順豐冷運業務從建立以來,業務收入每年都在快速增長。2018年冷運業務收入約42.4億元,占總業務收入比重4.23%。2019年冷運業務收入約50.94億元占總業務收入比重4.54%。從圖3可見,2019年順豐的冷運業務同期環比增加20.14%,增速雖然有所降低,但仍維持在20%以上。
3.設施設備逐步完善
順豐冷運從食品冷鏈角度看,截止到2018年底,已開通51座食品冷庫,總面積約23.7萬平方米,121條運輸干線、672輛冷藏車,覆蓋137個城市及地區。同時企業已經配備自動化制冷設備和智能溫濕度控制系統,多溫區冷庫管理與配送相結合一體化管理。從藥品冷運方面看,截至2018年底醫藥網絡已經覆蓋137個一、二線城市,擁有4個GPS認證醫藥冷倉,總面積約2.9萬平方,36條藥品運輸干線、236輛通過GPS驗證的自有冷藏車,并通過《藥品經營許可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GPS認證等多個資格證書,藥品運輸中配備完善的物流系統和全程可視化監控平臺,為醫藥行業的客戶提高專業、安全的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在今年疫情期間,順豐冷運開通冷運鐵路專列(上海-武漢、青島-武漢),多式聯運支援湖北地區民生物資累計超5000噸,保障當地食品供應,并發運和交付1.2萬余盒新冠病毒qPCR試劑,以最快的速度運輸基因測序儀以及附屬配件100多臺次,依靠自身強大的設備技術和網絡布局優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三、順豐冷運發展存在的問題
順豐速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發展冷運業務,雖每年業務收入數據顯示在逐年增加,但冷運業務收入占比始終不超過5%,且各類投訴平臺在網絡上都有看到冷運投訴的事例。
1.涉及產品種類少
順豐冷鏈業務做得比較好的幾款農產品僅有陽澄湖大閘蟹、湛江水產、煙臺櫻桃、甘寧牛羊肉、茂名荔枝等幾種品牌;醫藥類主要與賽諾菲等企業合作。企業冷運合作的B2B客戶業務所涉及的產品種類較少,造成企業在冷鏈方面盈利無法上升。根據順豐公司公告數據顯示,冷運事業部成立的這幾年,冷運業務年營業收入每年都在增加,但占總業務收入的比重始終不超過5%。
2.質控監管不到位
順豐冷運主要是針對食品和藥品的配送,不同于普通貨物的快運業務。冷運業務對貨品質量、溫濕度、文明作業、時效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雖然順豐冷運對貨品倉儲、運輸、配送過程中有溫濕度的監測,但無法監測到貨品本身質量的變化。當作業人員未按標準方案及要求執行任務,(如未按要求使用具有制冷功能的車輛,而選擇普通車輛;或未按標準方案直接采用空運),就會出現導致貨品質量受損、時效未達標等情況(如表2所示)。除了客觀原因引起的問題外,公司內部人員不按食品及藥品冷鏈標準執行,再加上相關內部監管不到位,是導致順豐冷運服務被投訴的主要原因。
3.缺乏冷鏈物流人才
冷鏈物流操作的各個環節涉及許多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包括物流學、醫藥學、機械設備技術及冷凍食品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需先解決好冷鏈人才問題,才能使得冷運服務能夠按照專業的標準運作實施,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兼具成本控制。順豐冷運部分管理人才雖已學習掌握了相應的知識技術和經營要求,但冷運部門大多數人員為原先的快遞部門內部轉崗,而外部招聘的人員職業素養參差不齊,總體而言不少員工缺少對專業知識和技術的了解,造成企業具備冷鏈物流管理及運作的人才不足,從而出現一些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影響整體的冷運服務水平。
四、順豐速運冷鏈發展的優化對策
1.拓展客戶資源
我國冷運市場規模還在不斷壯大,且產業集中度低,我國冷運產業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順豐速運冷鏈食品類合作的企業有雙匯、蒙牛、德克士等多家企業,醫藥類有大藥房、華北制藥、賽諾菲等多家企業。順豐想要促進冷鏈業務的發展,加大與多種生鮮類、醫藥類企業的合作來拓展企業冷鏈業務,需要深度挖掘B2B客戶。首先通過輔助已有客戶擴大其市場規模,從而提升自身的業務量;其次,找準市場和機會利用各種資源、通過各種途徑拓展新的客戶;最后做好客戶后期的維護工作,以高效的服務水平和良好的服務態度來維護客戶,保證客戶對順豐冷運的良好感知度,以達到長期合作的效果。
2.加大監管力度
順豐速運冷鏈業務由于管理自主性不足和質量監管不全面導致冷運貨品在配送中出現貨品損壞或時效延誤等現象的頻繁發生。要保障貨品安全且高效的配送,順豐冷運應健全質量監管體制,運用到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中去。要讓消費者或客戶收到完好品質的產品,享受到高水平的服務,首先得把控源頭產品的品質,其次是有一套科學合理的冷運服務質量操作標準及要求,最后就是完善質控監管體系,以確保全程服務按標準執行。根據順豐冷運投訴的案例來看,服務不到位的原因,主要是最后的操作執行和監管問題。因此,順豐冷運需要對員工進行進一步的培訓,以及設立嚴格的監管、賞罰體系,以保證全程按照標準執行,提升服務品質,降低投訴率。
3.完善人才配備
冷鏈物流是大物流下的細分產業,不同于重貨、快運等普通物流,它的良好運作對操作人員的要求更高。針對公司內部轉崗到冷運業務的員工必須進行更進一步的冷運知識培訓,要求其改變原有的工作方法和套路,必須嚴格按照冷運操作標準執行;并同時從外部引進各類相關專業的人才。公司需要完善人才配備體系,包括人才引進、內部轉崗、配套學習等;并進一步完善員工福利和員工晉升機制,以解決物流人才流動性大的問題,從而全方位保證冷運業務發展所需的人才配備。
五、總結
冷運業務的市場規模還在持續提升,而且市場集中度較低,但現有冷運業務模式多樣,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順豐速運的冷運業務雖然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但必須進一步做好人員的引進和培養,完善冷鏈操作標準體系和全程的執行監管體系,從而提升服務水平;做到留住現有客戶資源的同時,進一步輔助現有客戶提升規模和開發新客戶資源,從而提升自身的冷運服務能力和業務規模。
參考文獻:
[1]曹慧,鄭琰,王慧穎.冷鏈物流運營模式對比分析——以雙匯物流、每日優鮮、順豐冷運為例[J].電子商務,2019(6):3-4.
[2]余釩,林穎茜,馬近斐,閔思夢,張小勇.冷鏈物流模式創新與應用研究——以南昌順豐速運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9(4):78-79.
[3]李星宇,郭曉林.基于冷鏈的順豐速運服務提升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7,(8):41-43.
作者簡介:何銘強(1983.03- ),男,漢族,浙江諸暨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