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新
摘要:從我國現代金融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金融風險問題十分常見,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金融監管體系十分有必要,在金融監管體系的建立過程中,公證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僅能夠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同時能夠有效推動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文章就針對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防控的現狀、公證在防范金融風險過程中的特殊作用以及利用公證防范金融風險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三個方面進行了具體研究,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公證? 防范? 金融風險? 特殊作用
一、前言
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入推進,國民經濟中金融行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但是,在此過程中,金融風險問題也開始越來越多的受到了人們的關注,不僅嚴重威脅著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也非常不利于我國整體經濟改革活動的深入推進。針對這種情況,做好金融風險的防范工作就顯得十分有必要,近幾年,公證在進入風險防范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文章就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研究。
二、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防控的現狀
近幾年,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對金融風險的防控工作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對相關問題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升,但是,從本質的角度來講,我國在金融風險防控工作的開展方面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威脅著金融行業的正常發展,同時也非常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從現階段的情況來看,我國金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常見的風險大致包含以下幾類:首先,信用風險,借款人受外部原因限制,無法依照合同將利息以及本金償還給金融機構,從近幾年商業銀行的運營情況來看,資產信貸的整體質量呈現出了持續下降的趨勢,其中,風險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1]。其次,流動性風險,這類風險主要是由于銀行現金儲備量不足導致的,客戶提取存款的過程中銀行沒有足夠的現金支付,清償債務的過程中,部分銀行甚至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銀行自身在社會中的信譽。此外,財務風險,主要指銀行的金融利潤大幅度下降,現有資本金無法維持銀行正常運營,資本金不足的情況普遍存在,在此基礎上,導致商業銀行的風險抵抗能力進一步下降。
三、防范金融風險過程中引入公證的特殊作用
(一)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
從我國現階段的情況來看,金融風險防范過程中由于相關法律制度缺失,嚴重影響了我國金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因此,要想使公證在防范金融風險過程中的積極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是最基本的前提[2]。在此過程中,具體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要確定金融監管主體,在此基礎上,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確定金融監管主體。從我國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國家已經建立了基本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在充分發揮中央銀行金融監管作用的基礎上,財政部門、審計部門共同參與相關工作。但是,從一定程度來講,這一體系有其固有的缺陷,監管力量依然有待提升,金融風險控制效果十分有限,針對這一情況,國家方面就要根據出現的問題及時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提升金融風險的整體防范質量。其次,要建立良好的金融監管環境,金融發展環境直接影響著我國金融行業的整體發展,同時影響著公證在金融風險防范過程中積極作用的發揮,因此,在防范金融風險的過程中,要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公證的地位,將公證當做是金融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一個必要環節,而非是一個可有可無的保障環節。
(二)促進金融債權實現效率的提升
所謂金融債權實現效率,主要指金融機構在到達還款日期后向借款人收回借款的概率,金融債權實現效率的提升是金融企業穩定運行的基本條件,以往,金融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債權實現效率較低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采取有效手段防控金融債券實現風險,避免金融機構大量死賬壞賬問題的產生,要解決這一問題,公證是最常見的手段。首先,通過公證能夠保證相關的執行文書具有較強的法律效力,確保借貸文書能夠受到國家法律保護,避免因借貸文書不合理或借貸行為無法認證而導致的金融機構無法收回借款的問題。其次,通過公證的方式確定債權,在債權經過法律公證之后,一旦出現借款人無法償還借款的情況,借貸的金融機構可申請強制執行,有效維護自身權益,最大限度的避免金融風險問題的發生。
(三)對金融債權實現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由于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整體走低,很多借款人以及借款單位都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金融企業金融債權的實現成本,嚴重影響了金融企業的整體效益,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控制好金融債權實現成本是最基本的前提[3]。要達到控制金融債權實現成本的目標,就要充分發揮公證的作用,在正式確定債權關系之前,提前確定債權數額、債務償還時間以及債務償還方式,與此同時,就債權關系存續期間可能發生的風險問題作出相應的規定。一旦發生金融債權風險問題,金融機構保有通過法律手段向借款人以及借款單位追償債務的權利,避免因糾紛問題導致的金融債券實現成本上升,使金融債券實現成本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的保證金融機構的經營效益,促進我國經濟整體的健康穩定發展。
四、利用公證防范金融風險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
(一)公證機關需做好相關資質審查工作
公證是確定債權關系合法性的重要環節,不僅能夠保障借款人的利益,同時能夠有效保障金融機構自身的利益,因此,正式開始公證工作之前,公證機關需提前做好債務單位和債權單位的相關資質審查工作。首先,從債權單位的角度來講,公證機關需做好債權單位各項經營資質的審核工作,確保債權單位的借貸行為符合國家相關法律規定,避免違規借貸的情況出現[4]。其次,從債務單位的角度來講,公證機關需對債務單位的經營情況、信譽資質等進行審核,保證債務單位具有到期還款的能力,同時,對債務單位的經營項目以及經營前景進行核查,最大限度的避免債務單位因無力償還貸款而給債權單位帶來損失的情況出現。在此基礎上,確保雙方的利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真正發揮公證在防范金融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申請執行以及訴訟需保證在時限內實行
雖然公證能夠最大限度的避免金融風險問題的出現,但是,我國法律規定,當債權人發現借款人無力償還債務后,可保留申請法律強制執行的權利,債權人可通過法律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最大限度的避免金融企業經營風險問題的發生。因此,從金融企業自身的角度來講,相關管理人員需對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充分的了解,實際執行過程中需保證在法律規定的時效范圍之內,避免應超過申請時效而失去債權執行的資格,影響自身的權益,進而導致金融風險問題的出現[5]。
(三)計算債權數額過程中需保證準確
借款人向金融機構借款期間,借款金額屬確定數額,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生糾紛的概率相對較小,借款人在向金融機構借款的過程中,除基本的借款額度之外,往往還會伴隨著一定數額的利息,這也是在債權人實現債權過程中與借款人或借款單位經常發生糾紛的一個環節,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涉及到了債權數額的計算問題,債權數額計算務必保證準確,并將準確的債權數額體現在借貸合同內,與此同時,將確定的借貸合同交予公證單位,公證單位對借貸合同的合法性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一旦債權人與借貸單位之間就還款數額發生糾紛的問題,即可通過公證合同申請裁決,在此基礎上,確保雙方的合法權益都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保障,進而有效減少因債權數額問題而引發的糾紛,確保借貸活動能夠順利展開。
五、結語
綜上所述,近幾年,我國金融行業發展速度持續加快,但是,金融風險的發生也大幅度增加,針對這種情況,有效防控金融風險就成了現階段政府以及金融企業自身需重點關注的一個問題,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充分發揮公證在防范金融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就顯得十分有必要,從我國金融風險防范的現狀出發,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通過公證的方式使借貸關系具有相應的法律效力是有效防控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王帆.公證防控小微企業金融風險作用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9(10):103-105.
[2]張旭平.探析金融公證業務對防范金融風險的積極作用[J].法制與社會,2018(23):66-67.
[3]馮永強.金融公證業務對于防范金融風險的積極作用[J].現代國企研究,2017(04):160.
[4]陳曉榮.發揮金融公證職能在金融風險防控領域的作用[J].商,2016(09):175.
[5]孫詠梅.金融公證業務對于防范金融風險的積極作用[J].中國公證,2010(03):29-31.
作者為山東省德州市眾信公證處主任,二級公證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