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媛
摘要:黨校作為開展黨校教育活動的“陣地”,承擔著我國黨員和黨員干部的教育重任,對于強化黨的執政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新時期背景下,傳統的黨校教育模式顯露出了許多問題和不足,不但難以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而且還影響了黨員綜合素質的提升,這對黨建工作的全面開展是極為不利的。為此,黨校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優勢,積極整合多樣性的教育資源,以便更好地滿足黨校教育的實際需要,從而推進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的深入發展。
關鍵詞:新時期;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致力于網絡化建設當中,其中也包括黨校教育。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為黨校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與方式,通過加強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黨員隊伍的學習需要,有助于構建學習型、創新型的黨員隊伍,這不僅是強化黨校教育效果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提高黨的執政水平的內在需要。鑒于此.本文針對新時期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進行分析和研究,闡述了具體的實踐策略,僅供大家參考。
一、新時期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黨校教育面臨著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如何借助科學技術提高黨校教育的整體質量已經成為當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之所以要不斷加強黨校教育的網絡化建設,主要是因為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促使黨員獲得了更多自主學習的空間,這不論是從教學效果方面還是從學習質量方面來看,都是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的。一方面,加強黨校網絡化建設有助于豐富教育資源和教學方式?,F如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信息和知識的傳播速度,廣大教育者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為黨員提供最新的教育資源,同時也能將社會中的熱點問題和時政問題引入實際教育活動中,在很大程度上開闊了黨員的視野和知識面,從而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加強黨校網絡化建設有助于滿足黨員自我提升的實際需要。傳統的黨校教育模式具有一定的被動性和局限性,導致黨員只能在特點的時間、特點的地點進行學習,嚴重影響了黨員的自我提升。而通過網絡化建設,能夠將這種落后的學習方式轉變過來,促使黨員能夠借助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激發黨員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實現黨員的自我價值。
二、新時期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的實踐策略
1.加大對黨校教育網絡建設的投入
新時期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只有確保各種資源的充足,才能為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的順利實施提供可靠的保障。首先,政府部門應該加大對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增加財政撥款,通過與企業合作來拓展融資渠道,從而為黨校提供更多的建設資金。其次,黨校應該加強與各大高校的合作,積極引進優秀的專業人才,以便為推動黨校教育的網絡化建設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最后,為了實現黨校教育網絡體系的高效運行,黨校還應該不斷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加大對網絡技術的引進和研發,以便為強化黨校教育的信息化和網絡化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礎。
2.構建多元化的黨校教育網絡平臺
新時期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的重點是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拓展教育資源、創新教學手段。為此,各級黨校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構建多元化的黨校教育網絡平臺,突出教學特色和教育重點,以便滿足黨校教育的實際需要嘲一方面,黨校要結合學員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多樣性的教育平臺和資源,比如針對大學生,黨??梢栽O置“黨的發展歷史”教育平臺,讓大學生通過對歷史的了解來強化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達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針對預備黨員,黨??梢栽O置“黨的基本理論”教育平臺,讓預備黨員通過學習基本理論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以便為黨和人民做出巨大的貢獻。另一方面,黨校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創新教育模式,通過網絡教學加強教師與學員的有效互動,將“線上指導”與“線下指導”有機結合,爭取在調動學員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促進黨校教育整體質量的提升。
3.建立完善的黨校教育網絡考核機制
要想促進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的全面發展,黨校還需要建立完善的網絡考核機制,以此規范網絡教育體制黨校網絡教育具有較強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因此很容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果不加以限制,不但難以發揮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優勢,反而還會使教育流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這就要求黨校必須要建立完善的考核和監督機制,定期對學員的網絡學習情況進行考核與評價,將其納入學員的個人評價當中,以此調動學員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推動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的正規性發展。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背景下,加強黨校教育的網絡化建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這不僅是強化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實現黨校教育創新發展的必經之路。為此,各級黨校必須要加強對黨校教育網絡化建設的重視,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育計劃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優勢,積極整合多樣性的教育資源,不斷創新教育和培訓的手段,促使黨員能夠隨時隨地的進行自主學習,爭取在滿足黨員全面發展需要的同時,也能提高黨校教育的有效性,從而為強化黨的執政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