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艷
摘要:微課程簡稱微課是從翻轉課堂中涌現出來的新概念,微課與課的概念是相對應的。微課是指時間在10分鐘以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內容短小,集中說明一個問題的小課程。微課,是以教師錄制好的視頻為載體,錄制教師在課堂內外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疑點、難點、重點)或某個教學環節而展開的精彩的教學過程。本文基于新課程標準中信息技術的使用下分析探索微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屏除傳統數學學習中存在的不足。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信息技術;微課;初中數學;教學
當前我國初中數學教學形式,基于現代化信息技術應用產生了翻天覆的變化,所以教師探索微課在教學中的運用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能夠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解決數學初效化問題,豐富課堂教學。微課屬于互聯J碉與教學融合的新模式,是最近幾年新興的學習資源,尤其為數學教學加入了新元素,可以更好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有效的解決學生自主學習開辟了新的途徑。隨著多種視頻軟件的開發和普及,為微課教學更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微課在數學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自主能力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說過:“一切教的知識都要根據先教的知識,即理解新知識需要已學過的知識作基礎。”預習可以發現已學過的知識中薄弱地方,并在上課前迅速補上這部分知識,為聽課排除障礙。不經過預習聽課,只能是老師為主導,學生沒有自己的想法,學生更分不清楚重點和難點,失去了聽課的目的性和選擇性。學生自主預習,—方面學生不會預習,另一方面學生在預習中會遇到很多障礙,這時老師可以提前錄制一個課前預習的微課,通過釘釘軟件發到群里,讓學生提前學習,這樣就能提高學生學習效率,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尤其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全國采用線上上課,由于直播上課效果沒有面對面上課好,這時老師更要錄制一個預習的微課,讓學生提前預習,這樣可以彌補直播上課中的不足,從而保證線上上課的效率。“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強調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做好充分準備。而課前預習中微課的使用更顯得尤為重要。
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學家贊科夫說過:“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學生喜歡新鮮的事物,這樣教師可以在課程的導入階段利用微課,通過微課用動態畫面和音效把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新奇有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為整堂課的學習效率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講七年級下冊的《圖形的平移》的導入,教師可以利用為視頻播放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圖形和動態演示這些圖形怎么通過平移得到,學生看后會立刻對這些食物產生很大的興趣,以此引入課堂,可以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初中生受年齡和認知水平的局限,他們的直觀形象思維占據主要地位,并且他們的個體差異導致他們的邏輯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學生對一些知識理解困難甚至誤解的情況,這時教師利用微視頻,通過微視頻將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從而把知識變得更加簡單明了,大大降低了知識的理解難度,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講八年級下冊《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動畫播放y=2x在坐標系中的形成過程,在逐步播放y=2x+1和y=2x-1的函數圖像的形成過程。學生在一個個點的連線中發現了一次函數的圖像在坐標系中平移規律。時間上大大省去了教師逐個繪制的過程,同時提高學生對一次函數性質的理解,實現知識難點的突破,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微課雖小但教學意義巨大知識內涵豐富,微課講解幾個知識點,穩步推進,積少成多,通過微知識,微學習形成大智慧。
課堂教學中有時我們可以利用微課講解書上的典型例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設計適當的問題,引導學生探究,相互研討,共同解決數學問題。這樣—方面可以節省老師上課時間,同時還可以把例題的微視頻發給家長,學生可以反復學習,更加強化鞏固所學的知識。
三、課后練習,強化學生理解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數學的學習,進行必要的課后練習和實體檢測是學習掌握解題技巧、鞏固知識、實現能力提升的重要環節,而實體的練習和講評又是重中之重的部分。尤其當試題出錯率高,難度大或者具有代表性的題,老師沒有時間在課堂講解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微課,把題的講解錄制成微課,這樣學生放學回家就可以自主的完成更多的學習任務,這樣對于學生知識的深化、錯誤的改正、學習計劃的制定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微課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使用變革了教學的信息傳遞結構,打破了空間限制,讓學生不再覺得學習數學是枯燥的、無趣的,為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更好的獲取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我們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為宗旨,發揮好微課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