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花 布仁朝格圖 扎西卓瑪 常 蘭 盧福山 張 壽*
1.青海省果洛州班瑪縣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果洛814300;2.青海省海西州農牧局,青海德令哈817000;3.青海大學農牧學院,西寧810016
柴達木福牛是以高原牦牛為母本、黃牛為父本生產犏牛、母犏牛,再以安格斯牛等優良肉牛為終端父本,應用牦牛遠緣種間雜交技術生產的商品肉牛。薛曉蓉等[1]研究結果表明,柴達木肉牛各年齡段的體重高于牦牛和犏牛;阿繼春等[2]研究發現,柴達木福牛犢牛初生、3、6月齡體重遠高于牦牛犢牛;豐永紅等[3]通過對柴達木福牛與尕力巴牛和牦牛肉質常規營養指標、氨基酸組成即安全性指標進行測定對比,認為柴達木福牛肉品質指標要高于尕力巴牛和牦牛。諸多研究結果顯示,柴達木福牛既繼承了牦牛、犏牛耐粗飼、耐寒、耐缺氧的生物學特點,又繼承了安格斯牛初生重大、生長發育快、屠宰性能好、飼料報酬高的遺傳特性。由甲狀腺分泌的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和甲狀腺素(thyroxine,T4)以及腺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growth hormone,GH)不僅能促進小腸上皮細胞對糖的吸收,促進脂肪、蛋白質及糖原的分解,加強外周組織對糖的利用,降低血糖,還能增加產奶量、提高飼料轉化效率和瘦肉率[4-6]。但是,有關血液激素方面的研究報道多見于其他品種牛[7-9],對于柴達木福牛血液生長激素方面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通過測定柴達木福牛血清T3、T4及GH 含量,并與牦牛和犏牛血清中生長激素含量進行對比分析,旨在探究生長激素對柴達木福牛的生長發育的影響。
33 頭牦牛和15 頭犏牛均來自于海拔3 500 m青海省海西州天峻縣,37 頭福牛來自于海拔2 700 m的青海省烏蘭縣莫河農場,均為臨床健康牛。
出牧前用真空采血管從試驗動物頸靜脈采集血液5 mL,標記后立即送實驗室,分離血清(3 000 r/min離心15 min),備用。
血清T3、T4及GH 含量均采用雙抗體一步夾心法酶聯吸附免疫法(ELISA)測定,ELISA 試劑盒由上海紀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所有步驟均按ELISA 試劑盒說明進行。
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以樣本數(n)、均數()、標準差(SD)表示;不同性別之間進行t檢驗,不同品種間進行LSD 多重分析,各指標間進行皮爾遜相關分析。
由表1可知,柴達木福牛血清T3含量顯著低于犏牛(P<0.05)、T4含量極顯著低于牦牛(P<0.01)、GH 含量顯著低于牦牛(P<0.05),而與犏牛的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
由表2可知,福牛血清中T3、T4及GH 含量無性別組間差異(P<0.05)。
經皮爾遜相關分析,福牛血清中T3、T4和GH含量之間均存在強相關(表3)。

表1 柴達木福牛、犏牛和牦牛血清中T3、T4 及GH 含量比較

表2 不同性別血清中T3、T4 及GH 含量

表3 血清中T3、T4 和GH 間皮爾遜相關分析
周學光[10]認為激素可促進骨、軟骨、肌肉及其他組織細胞分裂增殖,促進蛋白質合成和脂肪分解;王文強等[9]研究發現,不同品種之間血液中6 種激素含量差異顯著;而劉超英等[6]研究結果也證實,血清中T3和T4的含量與牛品種有關。由本試驗數據可知,柴達木福牛血清T3含量顯著低于犏牛(P<0.05)、T4含量極顯著低于牦牛(P<0.01)、GH 含量顯著低于牦牛(P<0.05),而與犏牛的含量差異不顯著(P>0.05)。由此表明,盡管柴達木福牛、犏牛和牦牛之間存在一定的遺傳關系,但生長激素含量在不同品種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研究結果表明,血清中T3、T4及GH 水平不受性別的影響。由表2可見,柴達木福牛血清中T3、T4及GH 含量也沒有性別差異,因此,在臨床實踐中,不論是雄性還是雌性,均可用本試驗中的總體指標。
血液激素對動物營養物質的代謝及促進生長發育具有重要作用,激素之間也往往存在著協同與拮抗作用。本試驗中通過對血清中T3、T4及GH 含量經皮爾遜相關分析,發現柴達木福牛血清T3、T4及GH 間存在極顯著的正相關(rT3,T4=0.568,rT3,GH=0.433,rT4,GH=0.375),表明生長激素與甲狀腺激素對機體的軟骨形成、骨質鈣化、促進蛋白合成和脂肪分解等方面具有協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