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摘? ?要:本文從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和工資五個維度設計了測量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的指標體系,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10757家掛牌中小企業為樣本研究了2017年社會保險承載度狀況。研究發現,上海等五?。ㄊ校┲行∑髽I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甘肅等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輕。東北和華北地區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華南和華中地區較輕。在各行業中,房地產業等四個行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農林牧漁業等四個行業較輕。在制造業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等七個行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等六個行業較輕。
關鍵詞: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
中圖分類號:F840.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2265(2020)07-0025-10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0.07.004
一、引言及文獻綜述
我國中小企業數量眾多,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是社會保險基金的重要繳款者和利益相關者。僅憑社會保險費的名義費率測量中小企業社會保險負擔存在較大的局限性①。中小企業社會保險繳費相對于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和工資到底有多大比例?針對這個問題,本文提出一個新的概念——社會保險承載度,用以測量中小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和工資對社會保險繳費的承載程度。
有文獻研究了企業社會保險負擔的負面影響。劉苓玲和慕欣蕓(2015)[1]通過分析419家制造業上市公司的數據,認為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對勞動力就業存在顯著的擠出效應。程朝陽和于凌云(2017)[2]對企業社會保險繳費率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主流觀點是我國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率過高,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給企業造成了較重的負擔。宋曉梧(2017)[3]認為我國須策略性降低企業社會保險繳費成本,盡快適度下調企業社會保險費率。趙健宇和陸正飛(2018)[4]通過對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發現企業為員工支付的養老保險占員工總薪酬的比重與全要素生產率負相關。錢雪亞、蔣卓余和胡瓊(2018)[5]認為社會保險繳費負擔對職工福利有明顯負影響,繳費負擔形成的成本壓力的持續積累對勞動力市場運行的影響很深遠。也有文獻認為中國社會保險負擔存在虛高。汪潤泉、金昊和楊翠迎(2017)[6]通過研究我國上市公司2013年和2014年數據發現,企業的社會保險實際繳費水平為13.5%,外企、私企以及低利潤企業的實際繳費率較低。
有的文獻研究了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李春根和夏珺(2019)[7]認為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地方政府、社會保險費征收部門、企業、勞動者等利益相關者進行集體選擇的結果,利益相關者間的利益博弈導致了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失范”。汪潤泉和張充(2019)[8]認為臨近法定退休年齡群體勞動參與不足,導致有效繳費不足,政府有提高費率和降低待遇的內在需求,而這會強化企業避費動機,降低臨近退休者的工作意愿,進而導致有效繳費不足,形成“惡性循環”。
有些文獻研究了相關因素對企業養老保險的影響。王國輝和李榮彬(2016)[9]通過對部分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發現養老保險繳費率、養老保險繳費占總成本的比重、用工人數、企業收益等因素是造成企業養老保險繳費壓力的主要原因。劉歡(2017)[10]對湖北省棗陽市部分企業進行了調查,發現企業職工數、企業人均工資、年盈利值均與職工是否參與企業養老保險存在顯著負相關。黃晗(2016)[11]認為應推進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政府財政責任模式的“顯性化”和“制度化”改革,實現政府財政責任的“適度化”。
詹長春、湯飛和梅強(2013)[12]對江蘇省鎮江市小微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占經營利潤的比重進行研究,發現小微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占利潤的比重為27.86%,大中型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占利潤的比重為15.01%,表明小微企業的利潤擠出效應更加明顯。辛瑞(2015)[13]研究發現山西省運城市2012年小型及微型工業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占成本費用的比例為0.6%,占凈利潤的 16%,認為運城市的大中型工業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負擔要比小型企業重。
楊園麗(2010)[14]研究發現1999—2007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養老保險繳費占企業利潤比重呈下降趨勢,其中2007年這一比重為20.69%。侯芮(2017)[15]研究了山西、河南等省份2006—2015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養老保險繳費占利潤總額的平均比重。上述兩篇文獻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數據都是根據統計年鑒中的工資總額推算出來的,都沒有考慮繳費工資和實際工資脫節的問題①。
國外文獻更多地關注企業對于確定受益制(Defined Benefit,DB)養老金計劃的承載問題。Phan和Hegde(2013)[16]研究了2001—2008年樣本企業凍結確定受益制養老金計劃并轉換為確定繳費制(Defined Contribution,DC)計劃對企業資產流動性、財務杠桿、投資和市值的影響,認為養老金凍結減弱了公司資產流動性的消耗,并提高了投資效率和長期股票業績。 Kimyagarov和Shivdasani(2013)[17]從公司財務的視角研究了管理確定受益制養老金風險的問題。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確定受益制養老金計劃出現大量的赤字縮減了公司的財務彈性,增加了財務風險,增大了股價的波動,提高了資本的成本。將養老金計劃資產從權益轉換為固定收益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流行的做法。養老金資產的首要目標是為養老金負債提供資金,養老金計劃不應該被視為或作為一個利潤中心來運作。
上述研究極具啟發意義,也是后續研究的基礎,但是存在不足。一是無論政府還是學術界,對我國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相對于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和工資占多大比例這個問題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二是研究對象的范圍比較小,大都局限于某一個小的區域內的企業或者是某一家企業,而且大都是工業企業,研究結論適用范圍非常有限。三是大多采取分析政府公布的統計年鑒數據、問卷調查、座談訪談、個案分析等方法進行研究,極少直接對中小企業的會計報表進行分析。
中小企業雖然單個規模不大,但是總體規模很大,雇用了大量的勞動力,繳納社會保險費,對社會保險基金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研究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有助于政府決策部門摸清底數,摸清實際情況,從而能夠更加精準地把握涉及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政策調整的指向、強度和差異性。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樣本
本文選擇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的掛牌企業作為研究對象,這主要是因為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企業的代表性好(均為中小企業),數量多(多達萬家掛牌企業),地區分布廣(包括內地所有省份),行業分布廣(覆蓋幾乎所有行業),數據來源穩定(強制性信息公開披露),是作為本文研究對象的最佳選擇。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共有11630家掛牌企業,經過整理發現有10817家掛牌企業披露了2017年年報,813家企業沒有披露2017年年報。本文從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官網下載了全部10817家掛牌企業2017年年報,然后逐一閱讀年報,采集原始數據,發現有60家企業沒有披露社會保險數據或數據混亂,最終有10757家企業列入研究樣本。
(二)測量指標體系的設計
本文從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和工資五個維度設計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的測量指標體系。
1. 收入承載度的測量指標。為了測量企業的營業收入對于社會保險繳費的承載度,本文設計了“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這一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本期應繳社會保險費本期營業總收入]
“本期應繳社會保險費”的數據來自樣本企業在合并資產負債表②附注的“應付職工薪酬”中披露的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的“本期增加”金額的合計數③。
“本期營業總收入”的數據來自樣本企業合并利潤表④的“營業總收入”⑤的本期金額。
該指標越大,代表企業需要從本期營業總收入中拿出更大份額來繳付社會保險費,企業的社會保險負擔就越重。
2. 成本承載度的測量指標。為了測量企業的營業成本對于社會保險繳費的承載度,本文設計了“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這一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本期應繳社會保險費本期營業總成本]
“本期營業總成本”的數據來自樣本企業合并利潤表的“營業總成本”⑥的本期金額。
該指標越大,代表企業社會保險繳費相對于總成本的比值越大,對企業成本水平的影響就越大,企業的社會保險負擔越重。
3. 利潤承載度的測量指標。為了測量企業的利潤對于社會保險繳費的承載度,本文設計了“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這一指標,該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本期應繳社會保險費本期凈利潤]
“本期凈利潤”的數據來自樣本企業合并利潤表的“凈利潤”的本期金額。
由于凈利潤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因此該指標可能為正也可能為負。如果為正,該指標越大意味著社會保險繳費相對于企業凈利潤形成的負擔越重;若該指標為負,絕對值越大意味著虧損越小,社會保險繳費對企業形成的負擔就越輕,反之,該指標的絕對值越小則意味著虧損越大,企業的社會保險負擔就越重。
4. 現金流承載度的測量指標。為了測量企業的現金流對于社會保險繳費的承載度,本文設計了“社會保險現金流承載度”這一指標,計算公式如下:
[社會保險現金流承載度=本期應繳社會保險費本期經營活動現金流入]
“本期經營活動現金流入”的數據來自樣本企業合并現金流量表⑦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小計”⑧的本期金額。
該指標越大,代表企業需要從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中拿出更多現金用于繳付社會保險費,企業的社會保險負擔越重。
5. 工資承載度的測量指標。為了測量企業的工資對于社會保險繳費的承載度,本文設計了“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這一指標,該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本期應繳社會保險費本期應付工資]
“本期應付工資”的數據來自樣本企業在合并資產負債表附注的“應付職工薪酬”中披露的“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的“本期增加”金額。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此處的工資不同于用來計算社會保險繳費的“繳費工資”。
該指標越大,代表企業員工當中辦理社會保險的人數越多,辦理越規范,企業的社會保險負擔越重。
上述五項測量指標有如下特點:一是計算所需數據全部來自中小企業的會計報表,比宏觀統計年鑒數據更“接地氣”,更能直接反映企業的實際情況。二是五項指標計算公式的分子是一樣的,分母分別是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和工資數據,相互聯系又各不相同,可以系統和全面地反映出樣本企業對于社會保險繳費的承載狀況。三是全部樣本企業都遵循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統一的信息披露規則,數據格式統一規范,且均需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和可靠性。四是計算公式簡單易行,無須經過復雜計算,可操作性強。
三、總體狀況
(一)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的總體狀況
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分布見表1。絕大部分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在5%以下,近6成樣本企業在1%—5%這一區間。剔除了12家營業總收入為零或負數的企業之后,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的中位數為1.59%,算術平均值為5.05%,標準差為115.96%,離散系數為2296.62%。
進一步研究發現,在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超過50%的40家樣本企業中有38家當年凈利潤為虧損,在超過10%的304家樣本企業中有252家當年的凈利潤為虧損,可見經營不善、營業總收入過低,是導致這些企業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過高的主要原因。
(二)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的總體狀況
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分布見表2。絕大部分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在5%以下,超過6成樣本企業在1%—5%這一區間,這與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的分布狀況比較相似。剔除了3家營業總成本為負數的企業之后,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的中位數為1.66%,算術平均值為2.24%,標準差為2.09%,離散系數為93.41%。中位數略高于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1.59%),但離散系數遠小于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2296.62%),沒有太多的極端值,最大值僅為35.81%,遠小于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的最大值(9177.67%)。
(三)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的總體狀況
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分布見表3。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統計指標見表4。接近6成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位于0—50%這一區間。從中位數來看,樣本企業社會保險繳費總體上相當于凈利潤絕對值的10%—16%左右。樣本企業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的離散程度較大,兩極分化現象嚴重,最小值為-13398.7%,最大值高達29070.93%,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2017年樣本企業盈利狀況差異非常明顯。
3/4的樣本企業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為正值,1/4為負值,這意味著2017年樣本企業的虧損面在25%左右。本文將研究樣本劃分為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為正值和為負值兩個子樣本,這兩個子樣本的中位數絕對值、算術平均值絕對值和離散系數的絕對值均比較接近。
(四)社會保險現金流承載度的總體狀況
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現金流承載度分布見表5。絕大部分樣本企業社會保險現金流承載度在5%以下,接近6成樣本企業在1%—5%這一區間,這與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和成本承載度的分布狀況比較類似。剔除3家數據殘缺的企業,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現金流承載度的中位數為1.46%,算術平均值為2.37%,標準差為5.61%,離散系數為236.63%。從總體來看,除極少數企業外,社會保險繳費不會對樣本企業的現金流造成明顯壓力,絕大部分樣本企業本期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足以繳付本期社會保險費。
(五)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的總體狀況
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分布見表6。接近一半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在10%—20%區間,剔除4家數據殘缺的企業,樣本企業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的中位數為11.61%,算術平均值為12.89%,標準差為6.68%,離散系數為51.85%。無論是中位數還是算術平均數,樣本企業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均明顯低于名義社會保險費率,由此可以判斷,樣本企業的實際工資總體上要高于計算社會保險繳費的“繳費工資”。
從中位數來看,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和利潤承載度的中位數比較接近(分別是11.61%和10.06%),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和社會保險現金流承載度三項指標的中位數比較接近(分別是1.59%、1.66%和1.46%)。從離散系數來看,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和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的離散系數很高(分別為2296.62%和1396.18%),遠遠高于社會保險現金流承載度、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和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分別是236.63%、93.41%和51.85%),這反映收入和利潤受各種市場因素的影響波動很大,相比起來,成本、現金流和工資較為穩定。
本文在整理數據過程中發現一些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指標畸高或畸低,這些極端值會扭曲算術平均值,使其無法準確反映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的實際情況,相比之下,中位數指標可以避免這些極端值的影響,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選擇中位數這一指標對各地區和各行業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指標進行比較研究。
四、區域狀況
(一)各?。ㄊ?、區)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
各?。ㄊ?、區)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承載度指標的中位數及綜合排名見表7。
上海、遼寧、吉林、北京、天津五?。ㄊ校颖酒髽I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其中,上海、遼寧、吉林、天津的五項指標均位居前十位,北京有四項指標位居前十位,上海和遼寧的五項指標均位居前三位,上海的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成本承載度和現金流承載度三項指標均位列全國首位,這與上海人口老齡化程度高有一定關系。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最高的是遼寧(22.4%),是全國唯一超過20%的省份。海南的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是22.47%,為全國最高。
甘肅、江西、福建、青海、山西、河南六省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輕。其中,甘肅、江西、福建、青海五項指標均位居后十位,河南、山西有四項指標位居后十位,甘肅和福建有四項社會保險承載度指標位居后三位,甘肅的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成本承載度和現金流承載度三項指標均位列全國末位。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最低的是西藏(2.01%),福建的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是6.99%,為全國最低。
除了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之外,其余四項指標最高的?。ㄊ?、區)的中位數均為最低的省(市、區)的中位數的3倍左右,其中,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是3.32倍,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是3.45倍,社會保險現金流承載度是3.28倍,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是3.2倍。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的這一倍數較高(11.18倍),這也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全國各?。ㄊ小^)樣本企業的盈利水平差異很大。
(二)各大區⑨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
各大區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承載度指標的中位數及綜合排名見表8。
東北和華北地區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其中,東北地區五項指標均位居前兩位,華北地區有四項指標位居前兩位。東北地區的社會保險成本承載度、利潤承載度和工資承載度均位居各大區之首,凸顯出東北地區在企業效益、人口等方面面臨著較大的困境。華北地區的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和現金流承載度位居全國首位。東北和華北地區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可能與這些地區國有經濟成分比重較大有一定關系,國有企業在繳納社會保險費方面通常比民營企業要更加規范,因此社會保險承載度相對更重。
華南和華中地區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輕。其中,華南地區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成本承載度、現金流承載度和工資承載度四項指標均位居全國各大區末位。華中地區五項指標均位居倒數第二位。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最低的是西北地區。
五、行業狀況
(一)各行業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狀況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頒布的《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指引》和《掛牌公司行業分類結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部10757家樣本企業分布在18個行業門類⑩。各行業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承載度指標的中位數及綜合排名見表9。
房地產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四個行業的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其中,房地產業的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成本承載度、利潤承載度和現金流承載度四項指標均位列各行業第一。教育行業有三項指標位列第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有四項指標位列前五位。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均有三項指標位列前五位。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是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最高的行業。
進一步研究發現,房地產業88家樣本企業中,有29家從事房地產中介服務,53家從事物業管理,都屬于服務業,人工費用較多。教育,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這三個行業的共同特點是均屬于服務業,人工成本(包含社會保險)占比較高,這是造成這些行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的原因之一。
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建筑業四個行業的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較輕。農、林、牧、漁業五項指標均位列后兩位,其中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和工資承載度位列末位。批發和零售業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成本承載度和現金流承載度三項指標位列末位。建筑業有三項指標位列后五位。金融業的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和現金流承載度位居后兩位。
(二)制造業各行業樣本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狀況
全部10757家樣本企業中有5334家屬于制造業,占據了半壁江山,是企業數量最多的行業門類。制造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綜合排名在全部18個行業中位列第14名,整體上屬于社會保險承載度相對較輕的行業。需要強調的是,制造業涵蓋的范圍很廣,包括很多行業,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頒布的《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指引》和《掛牌公司行業分類結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部5334家制造業樣本企業分布在30個行業大類?。鑒于制造業的重要地位和復雜性,為了更深入地分析制造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狀況,本文將制造業單列出來進行研究。制造業各行業樣本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承載度指標的中位數及綜合排名見表10。
七個制造業行業的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其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四個行業的五項指標均位居前十位。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三個行業有四項指標位居前十位。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的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成本承載度、現金流承載度和工資承載度四項指標均位列制造業各行業之首。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最高的制造業行業是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有些制造業行業(比如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可能與該行業聚集了較多國有企業有一定關系,相比民營企業而言,國有企業在繳納社會保險費方面要更加規范,使得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
六個制造業行業樣本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輕,其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農副食品加工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三個行業的五項指標均位居后十位?;瘜W纖維制造業,造紙和紙制品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三個行業有四項指標位居后十位。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的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成本承載度和利潤承載度三項指標均位居各制造業行業的末位。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最低的制造業行業是農副食品加工業,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最低的制造業行業是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六、結論
中小企業2017年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成本承載度和現金流承載度的中位數比較接近,分別為1.59%、1.66%和1.46%。絕大部分中小企業的上述三項指標在5%以下,6成左右中小企業的上述三項指標在1%—5%區間。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的中位數為10.06%,3/4的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為正值,接近6成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利潤承載度在0—50%區間。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的中位數為11.61%,明顯低于名義社會保險費率,接近一半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工資承載度在10%—20%區間。社會保險收入承載度和利潤承載度的離散系數遠高于其他三項指標的離散系數。
上海、遼寧、吉林、北京、天津五?。ㄊ校┲行∑髽I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甘肅、江西、福建、青海、山西、河南六省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輕。東北和華北地區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華南和華中地區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輕。
在各行業中,房地產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四個行業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金融業,建筑業四個行業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輕。
在制造業中,七個行業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重,包括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儀器儀表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六個行業中小企業的社會保險承載度較輕,包括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農副食品加工業,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造紙和紙制品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七、政策建議
(一)動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適度平衡社會保險承載度的地區差異
我國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不均衡,各地區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狀況存在較大差異。為了均衡地區間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負擔,2018年7月1日起國家開始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除此之外,建議還可以考慮動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來進一步平衡地區差異。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于2000年8月設立,由中央財政預算撥款、國有資本劃轉、基金投資收益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方式籌集的資金構成,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負責管理運營。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資產已經達到2.22萬億元,是國家重要的戰略儲備基金,該基金自成立以來主要是積累和投資,極少動用。建議中央在適當的時候動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調劑充實部分地區社保基金,降低這些地區的社會保險費率,適度平衡社會保險承載度的地區差異,促進各地區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的適度均衡。
(二)制定更加精細的結構化社會保險行業費率體系
目前除了工傷保險之外,其他社會保險險種的法定費率是單一的,各行業基本上是相同的費率。但是本文研究發現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存在明顯差異,某些行業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明顯偏重。建議各地政府定期審視本地社會保險費率政策,制定更加精細的結構化社會保險行業費率體系,適度下調某些承載度明顯過重行業的社會保險費率,縮小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的行業差異。
(三)定期公布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過重的行業清單和地區清單
不同地區和行業的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建議由民間智庫或高校研究機構在進行全面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定期公布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過重的行業清單和地區清單,以此提醒中央和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關注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相應社會保險政策,把握政策調整的精細度,避免政策調整出現滯后和延誤。
(四)社會保險降費減負政策應保持相對穩定
近幾年我國不斷出臺社會保險降費減負政策。2019年4月國務院發布《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綜合方案》。2020年1月我國突發新冠肺炎疫情,這一重大突發公共危機對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劇烈沖擊。為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影響,2020年2月國務院緊急出臺了一攬子堪稱史上力度最大的社會保險降費減負政策。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至全球各國,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對世界經濟造成了嚴重影響。在此嚴峻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復雜的大環境下,建議我國社會保險降費減負政策保持相對穩定,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后再決定是否退出。
中小企業數量多,構成復雜,不同區域和行業的中小企業在各方面有很大差異,社會保險承載度呈現出明顯的差異。中小企業的收入、成本、利潤、現金流和工資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其對于社會保險繳費的承載度也在不斷變化。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會增強其承載社會保險繳費的能力,從而有力支撐社會保險基金的持續運作,而中小企業衰敗沒落將會削弱其承載社會保險繳費的能力,最終會危及社會保險制度的穩定。中小企業社會保險承載度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索和研究。
注:
①中小企業社會保險繳費金額是用繳費工資乘以名義費率計算得出的,而繳費工資與實際工資并不是一回事,繳費工資通常是企業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資而不是企業本期的實際工資,很多地方還將本地區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的60%和300%分別作為繳費工資的下限和上限。繳費工資與實際工資的這種脫節使得用名義費率來測量中小企業社會保險負擔具有較大的局限性。
②并非所有樣本企業都需要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樣本企業如果沒有合并資產負債表,就直接使用資產負債表的數據。
③2014年財政部對《企業會計準則第 9號——職工薪酬》進行了修訂,改變了之前將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歸屬于社會保險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將基本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歸屬于“離職后福利”中的“設定提存計劃”,將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歸屬于“短期薪酬”中的“社會保險”。此外,有的企業將補充醫療保險、重大疾病保險等也列入社會保險項下,本文均予以剔除。
④并非所有樣本企業都需要編制合并利潤表,樣本企業如果沒有合并利潤表,就直接使用利潤表的數據。
⑤營業總收入包括:營業收入、利息收入、已賺保費、手續費及傭金收入。
⑥營業總成本包括營業成本、利息支出、手續費及傭金支出、退保金、賠付支出凈額、提取保險合同準備金凈額、保單紅利支出、分保費用、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
⑦并非所有樣本企業都需要編制合并現金流量表,樣本企業如果沒有合并現金流量表,就直接使用現金流量表的數據。
⑧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客戶存款和同業存放款項凈增加額;向中央銀行借款凈增加額;向其他金融機構拆入資金凈增加額;收到原保險合同保費取得的現金;收到再保險業務現金凈額;保戶儲金及投資款凈增加額;處置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凈增加額;收取利息、手續費及傭金的現金;拆入資金凈增加額;回購業務資金凈增加額;收到的稅費返還;收到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
⑨華北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內蒙古。東北包括遼寧、吉林和黑龍江。華東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和山東。華中包括河南、湖北和湖南。華南包括廣東、廣西和海南。西南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和西藏。西北包括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和新疆。
⑩《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指引》共列出了19個行業門類,但樣本企業中沒有一家企業屬于“綜合類”,因此本文刪去該門類,共計18個行業門類。
?《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指引》將制造業細分為31個大類,但其中的“煙草制品業”沒有一家樣本企業,因此本文刪去該大類,共有30個行業大類。
參考文獻:
[1]劉苓玲,慕欣蕓.企業社會保險繳費的勞動力就業擠出效應研究——基于中國制造業上市公司數據的實證分析 [J].保險研究,2015,(10).
[2]程朝陽,于凌云.企業的社會保險繳費率是否過高:文獻回顧與反思 [J].社會保障研究,2017,(3).
[3]宋曉梧.企業社會保險繳費成本與政策調整取向 [J].社會保障評論,2017,1(1).
[4]趙健宇,陸正飛.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會影響企業生產效率嗎? [J].經濟研究,2018,53(10).
[5]錢雪亞,蔣卓余,胡瓊.社會保險繳費對企業雇傭工資和規模的影響研究 [J].統計研究,2018,35(12).
[6]汪潤泉,金昊,楊翠迎.中國社會保險負擔實高還是虛高?——基于企業和職工實際繳費的實證分析 [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7,(6).
[7]李春根,夏珺.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形成邏輯、本質與政策調整——基于利益相關者集體選擇視角 [J].稅務研究,2019,(6).
[8]汪潤泉,張充.高費率低待遇與基金失衡:中國社會保險制度困境 [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9,(1).
[9]王國輝,李榮彬.中國企業養老保險繳費壓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基于不同類型企業的比較分析 [J].社會保障研究,2016,(2).
[10]劉歡.企業養老保險參保決策影響因素實證研究——基于湖北省棗陽市企業調查數據分析 [J].社會保障研究,2017,(1).
[11]黃晗.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政府財政責任模式轉變及成因 [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5).
[12]詹長春,湯飛,梅強.小微企業社會保險繳費負擔研究——以江蘇省鎮江市為例 [J]. 探索,2013,(6).
[13]辛瑞.運城市工業企業社會保險繳費負擔與適度繳費水平研究 [D].山西財經大學,2015.
[14]楊園麗.中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中國有企業繳費負擔分析 [D].東北財經大學,2010.
[15]侯芮.山西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負擔問題研究 [D].山西財經大學,2017.
[16]Hieu V. Phan,Shantaram P. Hegde. 2013. Pension Contributions and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Frozen Defined Benefit Plans [J].Financial Management,42(2).
[17]Gabriel Kimyagarov,Anil Shivdasani. 2013. Managing Pension Risks:A Corporate Finance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