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道山
摘 要:中國的地形與地勢知識容量大,涉及中國眾多的山脈、盆地、高原。名稱繁雜,位置抽象,歷來是初中學生學習的難點。且短時間內需要學生總結山脈的走向,歸納中國的地勢特征,困難重重,學生往往理解不到位。然而中國立體地形圖以其直觀性能清楚顯現山脈的走向,各類地形區的高低起伏狀況以及分布位置,是學生學習地形與地勢的得力學具。
關鍵詞:立體地形圖;初中地理;學具
以往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地形與地勢內容時,主要借助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雖然在七年級教過學生如何閱讀分層設色地形圖,但從上課反饋情況來看,效果不是很理想。學生面對一張平面圖,讓他們的思維“馳騁”在中國大地上,一波三折。
中國立體地形圖,憑借其凹凸的造型,直觀的圖文解釋,是學生學習中國地形與地勢不可多得的好助手。分小組協作,集中探討地形區、山脈走向、地勢;創新教學形式,憑借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立體地形圖向學生表現祖國及家鄉的大好河山,向學生傳遞內涵豐富的地理知識。
一、中國立體地形圖在初中課堂中使用的理論依據
1.遵循地理課程標準,重視地理信息載體的運用
宋代鄭樵曾言:“古之學者為學有要,置圖于左,置書于右,所象于圖,所理于書。”可見圖對于做學問的重要性,對于地理學科地圖更是學習地理的第二語言。新課程標準中亦強調教師要重視地理圖像的利用,通過閱讀、使用立體地形圖,幫助學生掌握閱讀、觀察地形圖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學生從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圖像說明問題的能力。
學習中國地形與地勢必然會選用合適的學具,力圖讓抽象的地形區變得清晰、變得直觀。以前我采用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來開展教學活動,地形圖中蘊含了豐富的信息,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后來我發現立體地形圖不但承載了更多的地理信息,而且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我們要充分利用中國立體地形圖,豐富初中地理課程內容,優化地理教學活動。
2.尊重學生認知規律,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素養
八年級學生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換的關鍵階段,有些學生轉換得快,對于抽象的知識掌握較為迅速,有些學生轉換得慢,尚未形成地理空間思維,對抽象的地理事項理解較為困難。此時我們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憑借立體地形圖慢慢地引導他們,知識傳授應由淺入深、由局部到全局、由形象到抽象。
3.觸覺與聽覺、視覺互動,提升課堂學習效率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一定的個體差異性,他們的學習類型主要分為三種,即視覺學習型、聽覺學習型和觸覺學習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分析研判學生所處的學習類型,靈活運用因材施教的原則,為學生搭建切合實際的學習平臺。日本研究機構表明人類獲取信息的比例是:視覺87%,聽覺7%,觸覺3%。觸覺所占比重不高,但它所帶來的感受是其他感覺器官無法替代的,觸覺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傳遞信息、表達情感,能夠讓我們清晰感受到自己周圍的事物。
二、中國立體地形圖在初中課堂中的使用策略
1.依托小組合作,進行有效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能讓學生在與同桌這樣小眾的環境中表達自己所思所想,方便學生在課堂討論中進行交流。同時讓一些羞于表達的同學在競爭意識的鼓勵下,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中,以便起到面對面的相互性促進作用。
2.使用立體地形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以前課堂中學生看圖要么PPT展示地圖,要么書本中的插圖,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運用信息豐富、生動形象立體地形圖,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
3.巧用立體地形圖,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思維
地形與地勢內容抽象,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中難以構建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立體地形圖中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和山地不僅對應的顏色不同,還存在凹凸的起伏狀況。
巧用地理模型開展直觀教學,讓學生探索長江流經四川盆地后出巫山進入長江中下游平原,進而自己歸納巫山東西兩側的地形區,同時用手觸摸兩側地形區的高度,明確長江自西向東注入海洋,甚至可以延伸出長江水能資源的分布位置,請學生自主尋找落差大的地方布局水電站。通過立體地形圖的有效作用,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更廣闊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空間思維。
4.活用立體地形圖,巧妙化解教學重難點
教師要經常思考如何讓學生準確、高效地掌握教學內容上的重難點。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不僅要適合學生,對于教學重難點的化解還不能墨守成規,否則會使學生產生疲憊心理。由此可見,因材施教、靈活變通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理應得到深入的體現和實際的執行。
三、中國立體地形圖在初中課堂中的使用反思
1.面對學生在立體地形圖中胡亂的觀看,教師應給予充足的指導
學生對于新奇的事物往往充滿好奇心,他們會不斷地觸摸立體地形圖,對于老師所講的要求全然不理會,陷入一種無指導的漫無目的的讀圖、摸圖行為。此時教師要根據教學目的,提出層次分明的問題,給予學生充足的指導,引導他們有步驟、有目的地去摸圖、識圖,從而完成我們的學習目標。
2.建立分層設色地形圖與立體地形圖的空間聯系
立體地形圖對于初學地理的學生而言,簡單直觀、易于理解。但現實社會中使用頻率最多的還是分層設色地形圖,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分層設色地形圖與立體地形圖的空間聯系,使得學生能輕松地將二者地形圖上的地形區等知識進行轉化,以期更好地服務于今后的生活與學習。
參考文獻:
陳巖,王瑜,胡沈健,等.“新時代”下室內環境中觸覺體驗的分析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7.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