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秀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農業機械服務中心,安徽 舒城 231300)
農業產業的飛速發展,更好地促進了國民經濟水平的穩定增長,為了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目標任務,合理應用信息技術顯得至關重要。針對弊端問題進行妥善解決,信息技術支持下有效改善創新現實,能夠發揮土地的最大潛能,使我國農業朝著新的方向繼續發展,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也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筆者就從幾個方面出發,關于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闡述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以人工耕作為主,難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變化,因此農業機械化發展成為必然,進一步促進農業經濟水平的穩定增長是非常關鍵的。農民的勞動積極性決定農業生產效率,而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信息技術將對農民們的耕作勞動產生直接影響,信息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的有效結合,有利于農業生產信息化、高效化、現代化建設,第一時間掌握農業生產信息,更好地調整農業機械化生產,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會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真正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目標不過是個時間問題[1]。但是,隨著農業生產量的不斷增加,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人員不僅忽視了信息技術的科學應用,還因為農業機械化水平過低,導致了土地資源的大量浪費,資源浪費問題難以得到妥善的解決,更容易打擊到農民們的生產積極性,他們不夠了解信息技術的作用,不能熟練地掌握理論知識,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速度越來越慢,加之技術人員不能適應艱苦環境,不愿參與生產勞動,不同地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差距明顯變大,對于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現代化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而言非常不利,新農村建設因此變得阻力重重。
要想進一步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必須優化農業機械化設計,同時融入信息技術,進行參數化設計質量的不斷提高,大膽突破創新,研究新的方案。參數化設計不同于傳統的設計模式,它以新型建模設計為主,要將農業生產需求放在首位,合理的、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相關參數的調整,嚴格控制機械生產,從而提升機械化生產效益。新型建模設計過程當中,數據分析足夠精確,設計出的農機產品應用效率、推廣價值也更高。參數化設計環節真正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農業機械化的融合創新,是減少農機產品設計問題,縮短農機產品設計時間,同時控制設計成本的關鍵所在[2]。另一方面,應對農機產品進行虛擬化設計,合理應用信息技術,結合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由技術人員負責發展重要作用,通過模擬農機產品的使用性能、生產效率等,及時發現農機產品投入生產后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上完成技術改進,加強農業機械化建設顯得格外重要。農機產品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故障問題發生率較低,大大提升了農業機械化水平,信息技術支持下高效生產、安全生產、科學化生產目標順利達成,即可獲取到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現階段,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僅為農業機械化提供了較大便利,針對農機產品的自主研發、生產制造也取得了良好成果。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充分發揮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的應用優勢,可將數據采集、數據分析、產品自動化制造融為一體,進一步提高農機產品的制造效率,一般的農業機械化產品使用壽命不斷延長。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融入了高效、精準的先進技術方法,完善自我的同時也為農業機械化生產帶來了更大的成就。不同地區的氣候差異大,豐富多樣的農作物要求農業機械化產品制造構成新的模式,善于突破創新[3]。此時柔性制造技術的應用應該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它是信息技術融入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斷突破農業機械化產品制造靈活性的技術辦法,在這項技術的輔助下,不斷提高農機產品的生產效率,充分保證農機產品的生產質量,可謂一舉多得。足夠靈活的掌握信息技術,將使農業機械化產品的研發、制造、推廣、應用等更加高效,在此基礎上有效控制成本,減少資源浪費,我國農業機械化建設未來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好地、更快地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同時加速農業現代化發展,妥善解決農業生產問題、技術問題等,真正為精細化生產理念的全面滲透打下堅實基礎。不斷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機械設備使用不足,研發力度不夠等弊端現狀做出有效改善,才可以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進程的不斷加快,更好地應用信息技術,實現農業生產效益的最大化,繼續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確保信息技術真正便捷農業生產,同時減少資源浪費,現代農業生產順利進行下去,得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充分滿足人們不斷增多的生活需求,極有益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最終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令人萬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