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勇(范縣農業農村局,河南 范縣 457500)
雞球蟲主要寄生在雞的腸黏膜上,從而引起雞發病。該疾病廣泛存在,對養殖場的危害比較大,尤其對15~50日齡的雞危害比較嚴重。患病雞會出現發育遲緩的問題,如果雛雞感染該病,會造成腸細胞受損和出血,甚至死亡。
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我國球蟲平均感染率達百分之八十以上,給養雞業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影響使用者的健康。我國養雞業的管理水平存在差異性,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損失也比較大。現階段,雞球蟲病的防治手段為藥物治療,第1種抗球蟲藥物在1939年出現,然后相繼出現50多種。但是在防治的過程中導致球蟲出現抗藥性,一些藥物很難達到有效的效果,每年都會給養殖業造成很大的損失。除了藥物防治之外,還應該加強日常的衛生管理措施。
2.1.1 實驗的藥品
抗球為某公司生產的一定濃度的馬杜霉素氨,毒獨球為某公司生產的含有一定成分的磺胺氯吡嗪鈉個乳酸甲氧卡啶的復方制劑。
2.1.2 試驗的動物
選擇雛雞150只,采取自由采食和飲水的飼養方式,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環丙沙星。將雛雞飼養到10日齡時,對雛雞的糞便進行檢查,能夠確診是否感染及球蟲病。
2.1.3 試驗飼料
試驗的飼料中為市場上購買的原料,沒有任何其他的藥物。
2.2.1 試驗方法
試驗的雛雞到15日齡時,對每只雞進行稱重,然后分組。分別使用不同的藥物和健康組對照。除了健康雞組外,給每只雞口服柔嫩艾美耳球蟲卵囊,之后每天檢查感染后的雞的精神、飲食和糞便情況。
2.2.2 試驗項目
首先,死亡率。球蟲病感染率占所有被感染率雞的比例。其次,糞便記錄。在人工感染之后的第5天,每天觀察糞便的情況,連續觀察三天,并做相應的記錄。最后,增重率。記錄每個感染組的平均增重和不感染組的平均增重。
首先,1月齡左右的雞主要患盲腸球,而2月齡左右的雞主要患小腸球蟲。其次,如果患盲腸球蟲的話,會引發出血性腸炎,病雞出現精神萎靡和食欲不振的狀況,同時病雞逐漸消瘦,可能在3~5天內死亡。再次,如果患小腸球蟲的話,再小腸的中段部位會出現出血性腸炎,病雞會出現精神不振的狀況,因為營養不良而導致生長緩慢。最后,慢性球蟲病主要發生在1~3日齡的雛雞身上,還會出現貧血和間歇性下痢的問題,患病時間比較長。
首先,如果病雞患盲腸球蟲病的話,表現為盲腸腫大,伴有盲腸壁增厚的問題,有許多的血斑和壞死點。其次,如果病雞患小腸球蟲病的話,在小腸部位粘膜處有大量出血點,同時小腸壁增厚,失去原有的彈性。最后,如果病雞患慢性球蟲病的話,主要表現為腸道蒼白,同時伴有腸壁增厚。
首先,顯微鏡檢查。取少量的病雞粘膜在載玻片上,加入生理鹽水稀釋,通過顯微鏡觀察到卵囊,在盲腸部位會有大量的柔嫩艾美耳球蟲。其次,病理組織學。采取病理組織學的常規方法對球蟲感染組織做常規檢查,能夠有比較好的效果。此外,一些特殊的技術也能用于鑒定特征的蟲體形態。
首先,常用的藥物。現階段,通過藥物防治是比較有效的方法,抗球蟲作用的藥物有100多種,多為抗生素類的藥物,主要分為聚醚類離子載體類抗生素和化學合成藥物。其次,藥物防治存在的問題。在采用藥物防治的過程中可能出現雞球蟲耐藥性的問題如果,出現耐藥性的話,雞群沒有任何臨床癥狀,不容易被發現,在增加防治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防治的效果。最后,使用抗球蟲藥應該注意的問題,堅持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和及早用藥的原則,采取科學的藥物預防措施,注意觀察雞群的生長狀況,一旦發現有球蟲病的預兆,及時用藥,能夠比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研發出最新的耐藥性比較強的藥物,同時進行推廣。在雞球蟲病防治的過程中選擇合理的用藥措施,提高疾病的防治效果。
采取科學的免疫接種能夠有效的預防雞球蟲病的發生,通過免疫接種能夠提高雞球蟲病的預防效果。對一日齡以內的雞進行噴霧防治,藥或者將藥物加入雞日常的飼料和飲水中,保證防疫的效果。此外,重視對新型防疫藥物的研究,不斷探索出新的防御方法。
在日常的雞養殖管理中,應該重視消毒和通風工作,定期對養殖場進行糞便的清理,定期消毒養殖場,保證飼料和飲水的干凈衛生。此外,使用球殺靈和一定濃度的農樂溶液對養殖場和運動場進行消毒,能夠起到消滅球蟲卵囊的作用。或者在雞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硒,能夠提高雞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在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對病雞的恢復具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