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坤
摘 要:德育目標是學生發展的首要目標。只有提高學科教師的德育能力方能有效地實現德育目標。小學科學教師在德育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應依據科學學科的特點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培養小學科學教師的德育能力。
關鍵詞:科學教師;德育能力;實施技巧
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滲透于學校的各方面工作。怎樣使全體教職工都成為學校的德育工作者,提高學科教師的德育能力就成為學校工作的當務之急。小學科學教師要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注重培養德育能力,以期實現較好的德育工作成果。
一、德育能力的概念范圍
教師在實施德育任務中對學生的品行、道德問題能順利進行預估、處理等教育實踐活動的能力以及所具有的基本素養和心理品質,可稱之為教師的德育能力。教學中,教師將所授學科 “德”的元素靈活地設計在相應的教學環節,于無聲無息之中滲入學生的情感世界,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養。德育能力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廣闊的外延,既包含對教材德育內容的深挖,又包含教師對學生思想行為問題的觀察、判斷、理解、解析能力,處理矛盾沖突時的調解、協調、平衡能力,正向情感信號的傳達、同化能力以及處理突發性問題的教育機智等。
二、小學科學教師德育能力培養的意義
1.提高小學科學教師的德育能力既是適應教育發展的要求,更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
國家領導人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要把培養什么人作為教育的首要問題,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教育等各個環節,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把德育滲透于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并貫徹于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的各個方面。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尤其發揮課堂教學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自己的德育能力。
教師的德育能力是體現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能力之一。教師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德育能力和水平的情況下,才能進一步深刻領悟德育思想,才能貫徹德育目標,進而有意識、有能力培養出我們現實社會生活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教師如果沒有發展和提升自身德育能力的意識,沒有“把美好的道德追求內化于心、外施于人”的本領,那么德育目標的實現就成了紙上談兵。
如今,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這與家庭、社會的現實影響存在一定的關系。反觀之,教師的德育能力高低也是影響其的主要因素之一。部分中小學生身上存在的諸多品行問題,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上講,和教師有一定的關系。孩子的問題,由于教師沒能及時發現,或者發現了卻沒能在第一時間有效地對其進行教育,再或者進行了一定的教育,但其方式、方法不夠科學有效……一句話說明我們的教師對學生道德問題的關注度不夠,德育能力還比較薄弱。因此,在教師專業能力成長的過程中,德育能力應成為教師的重要能力。
2.小學科學教師在學生良好品德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原國家總督學顧問柳斌同志從“整體培養目標”“每位教師都應成為德育工作者”“所有學科都應該從本學科的特點和實際出發,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三個維度闡述了把德育放在學校工作首位的原因。在小學科學學科教學過程中,德育滲透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相連。我們不能低級地認為德育是件附屬品,可有可無。而應從自身思想上高度重視起來,用融合、體會的方式把德育與科學學科教育緊緊聯系起來,融為一體,實現育人無痕。
三、小學科學教師德育能力培養的途徑
1.關注自我提升,培育教師德育能力
教師自我道德修養,首先要求教師把外在的道德知識和道德觀念轉化為自身內在的道德信念,再將其轉換為道德行為。整個過程中,教師應自主地內外求索,并把其作為教師職業的人生意義與價值的自我超越方式。小學科學教師要想培養學生具有不斷探索、勇于實踐、不屈不撓、敢于創新的良好品德,教師自己首先就必須要有這樣的品德,這樣教師才能在教學中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靈活處理教材,及時滲透德育內容
學生每天課堂活動的時間占在校時間的三分之二左右,課堂教學自然而然成為德育的主渠道。小學科學課作為學生在校系統學習知識的一部分,教學實施中經常會碰見顯見的或隱含的能滲透德育的學習內容。這時,教師應樹立“德育為首”的意識,依據德育目標和德育內容要求,靈活處理教材,選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或活動,提供給學生體驗的機會,在教學情境的創設以及活動的開展中及時滲透德育觀點,讓學生在知曉、掌握到較多的科學知識的同時,在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等方面也取得長足的進步。
3.深入培訓活動,提高德育實施技巧
教師是學生成長成才路上的引路人,發揮著航燈般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比所有的人都更加相信教育的偉力、魅力、親和力。同時,教師要了解德育的各種能力及其含義對培養教師的德育能力是必要的,積極投入各級各類學科培訓或主題培訓,及時通過總結和反思,發現德育方法和技巧,把這些新方法靈活運用到自己的德育實踐活動中去,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和形成德育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全安.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的途徑[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5(11):116.
[2]楊玉玲.在小學科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探微[J].教師,2017(16):108-109.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