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青
隨著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農田逐漸向種田大戶集中,規模戶對品種的抗倒性和耐熱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試驗選擇近年審定通過的雜交水稻新品種進行田間種植鑒定,觀察各品種的特征特性和田間表現,分析各品種的抗倒性、耐熱性和抗病性等性狀,為種田大戶選擇優良水稻品種提供依據。
一、參試品種
荃兩優絲苗、徽兩優001、兩優6326、荃9優063、晶兩優534、荃優822、深兩優8010、荃優絲苗、深兩優116,其中兩優6326為對照。
二、田間設計及管理
試驗田位于蕪湖縣陶辛鎮四門村,屬圩區水稻土,肥力中上等,前茬小麥,面積12畝,每小區面積417.6㎡,隨機順序排列。播種期5月7日,用35%丁硫克百威拌種,移栽期6月6日,秧齡30天,栽植密度1.2萬穴/畝,每穴1~2粒谷苗,基本苗4.0萬/畝左右。秧田底肥畝施45%(15-15-15)復合肥20kg。大田基肥畝施46%(18-10-18)六國牌復合肥30kg+小麥秸稈返田,6月14日結合除草每畝追施分蘗肥尿素12.5kg,大田期用噻呋酰胺、阿維·氟酰胺、烯啶·吡蚜酮等農藥防病治蟲3次。7月初排水曬田,后期干濕交替,自然落干至收獲。
三、氣候特點及其對生長發育的影響
5月至7月上旬,以晴朗天氣為主,秧苗長勢良好,至移栽時葉齡6.3葉左右;本田期稻苗長勢較好,整齊一致。7月12日至7月31日蕪湖縣持續高溫干旱,最高氣溫40℃,8月上旬仍處高溫階段,高溫持續時間之長歷史罕見。8月中旬雨水較多,大多數品種稻曲病、稻瘟病有不同程度的發生。
四、試驗結果
由于7月中旬至8月上旬天氣晴熱,持續高溫,荃優822、熱害嚴重,結實率低;荃9優063、荃優絲苗結實率也受到較大影響。稻瘟病較重的有:兩優6326、深兩優116、深兩優8010,病率分別為17.3%、17.3%、10.0%;稻曲病較重的有:晶兩優534、深兩優8010、荃兩優絲苗,病率分別為14.7%、16.0%、7.3%。兩優6326、深兩優116、荃兩優絲苗、徽兩優001等品種表現較耐高溫結實。
五、品種簡評
(一)荃兩優絲苗
株高132.0cm,莖稈粗壯,株型較緊湊,葉色濃綠,田間熟相清秀。分蘗較強,畝有效穗16.9萬,穗長24.2cm,枝梗發達,著粒密,平均每穗總粒239.7粒,平均結實率84.4%。粒形小,無頂芒,好脫粒,千粒重22.7g,稃尖無色。稻瘟病發病率2.0%,稻瘟病發病指數0.67,稻曲病發病率7.3%,稻曲病發病指數2.1,熟期較早,全生育期較對照兩優6326遲3天左右。該品種穗粒結構比較協調,綜合抗性較好,實收畝產697.1kg,產量水平高。
(二)徽兩優001
株高130.3cm,莖稈粗壯,株型緊湊,生長勢好,葉片挺直且微內卷,葉色濃綠,稃尖紫色。平均穗長26.8cm,著粒較稀,平均每穗總粒205.6粒,平均結實率78.5%,穗基部結實好,穗頂部普遍有明顯熱害癥狀,粒形大,無頂芒,千粒重27.3g。熟期適中,灌漿速度較快,全生育期較對照遲3天左右。瘟病發病率3.3%,稻瘟病發病指數0.8,稻曲病發病率2.7%,稻曲病發病指數0.1,黑粉病發病率6%。該品種株型優異,抗逆性較好,穗長粒重,產量水平較高。
(三)荃9優063
株高126.6cm,莖稈矮壯,有包頸現象,抗倒性好,分蘗力一般。葉片較寬且直立,劍葉較短,一生葉色淡綠,稃尖無色。平均穗長24.7cm,枝梗發達,平均每穗總粒226.3粒,結實率71.8%,粒形較大,有短頂芒,千粒重25.4g。抽穗較早,有葉色發紅、結實不良等熱害癥狀。稻瘟病發病率9.3%,瘟病發病指數2.5,稻曲病發病率1.3%,稻曲病發病指數0.3,黑粉病發病率9.3%,該品種穗大粒多,有較高的產量潛力。耐熱性中等,株葉形態一般。
(四)荃優822
株型較矮,有效穗較少,前期葉片較挺,劍葉較短,葉色淡綠,平均穗長27.5cm,平均每穗總粒206.8粒,結實率59.9%,千粒重26.1g,稃尖無色。熟期較早,與對照相當。該品種抽穗期較早,對溫度比較敏感,高溫熱害明顯,葉尖發紅,結實受到很大影響,田間沒有稻瘟病、稻曲病發生,黑粉病發病率6.0%。
(五)兩優160
株高133cm,長勢較旺,穗大粒多,抽穗較早,對高溫敏感,結實率47.1%,稻瘟病發病率2.0%,稻曲病發病率2.7%,黑粉病發病率18.0%,建議淘汰。
(六)晶兩優534
株高131.0cm,株型較緊湊,葉片較挺,略寬,葉色淡綠。穗大粒多,平均穗長25.9cm,平均每穗總粒213.1粒,結實率90.5%,千粒重20.3g,稃尖無色。后期轉色順暢,熟期較對照遲5天。稻瘟病發病率2.7%,稻瘟病發病指數0.5,稻曲病發病率14.7%,稻曲病發病指數5.1,黑粉病發病率0%,該品種表現較抗稻瘟病,結實好,稻曲病重發,千粒重制約著產量水平的提高。
(七)荃優絲苗
株高130.0cm,株型較緊湊,莖節彎曲,葉片斜挺,葉色濃綠。穗大粒多,平均穗長27.1cm,平均每穗總粒227.6粒,結實率70.7%,千粒重23.6g,稃尖無色,無頂芒,易脫粒,較早熟,稻瘟病發病率2.7%,稻瘟病發病指數0.7,稻曲病發病率4.0%,稻曲病發病指數1.1,黑粉病發病率0.7%,該品種田間表現抗病性較好,穗粒結構比較協調,高溫熱害明顯,產量受到顯著影響。
(八)深兩優116
株高121.6cm,稈矮,莖稈硬,株型緊湊,葉片挺直,葉色濃綠。平均穗長26.6cm,著粒較稀,平均每穗總粒187.4粒,結實率86.3%,千粒重22.6g,稃尖無色,無頂芒。較早熟,灌漿快,稻瘟病發病率17.3%,稻瘟病發病指數4.1,稻曲病發病率0.7%,稻曲病發病指數0.1,黑粉病發病率4.7%,該品種田間表現耐熱性較好,高度抗倒伏,成穗率一般,產量水平一般。適宜直播或機插栽培。
六、品種使用建議
荃兩優絲苗、徽兩優001熟期適宜,綜合抗性較好,具有較高的產量水平,可作為蕪湖縣主推品種予以推介。深兩優116耐熱性較好,高度抗倒伏,但分蘗弱,可作為直播或機插栽培品種推介。兩優160耐熱性極差,建議淘汰。荃兩優822對高溫比較敏感,建議適期遲播,避免高溫下抽穗。荃優絲苗抗倒性較弱,耐熱性中等,栽培中要注重控氮增鉀,及時烤田。晶兩優534千粒重較小,抗倒性較弱,產品量潛力不大,但其米質較好,較抗稻瘟病,可在丘陵區或低肥水田塊做優質稻種植。各品種在生產過程中均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螟蟲、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