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常印
摘 要:多年來,林業生態環境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直接關系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對促進國家可持續發展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推進作用。而病蟲害的出現則會對林業產生大量負面影響,嚴重制約林業生態環境的發展,因而對林業生態環境下的森林病蟲害防治策略進行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策略
森林病蟲害的出現將會導致林業受到巨大的影響,其持續性、規模性均會嚴重影響區域內部生態文明發展。因而,全面推進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建設刻不容緩,有關部門需要結合不同區域的林業生態環境來選取不同的森林病蟲害防治策略。此外,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需要長時間進行,同時還需要對各種不同的影響因素以及不同階段的工作情況予以高度關注,只有從全局的角度著手,才能夠更為清晰地發現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問題所在,尋求解決辦法。
一、優化完善森林病蟲害防治方案
就目前已有的工作情況來看,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的提出以及其具體執行收到了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單位的廣泛認可,但是在針對性地實踐防治方法的時候卻仍舊存有部分問題,因而相關工作者能夠從多方面著手,落實各種各樣的對策,以此來從根本上解決目前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方面的問題。森林病蟲害的具體防治方案應該立足于多個層面:首先,在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初始階段,必須要針對當前林業環境開展調查活動,采取大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研究方可,這樣便能夠確保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長時間處于正確地路線上,有效解決各種非必要問題,保障全局工作的正常開展。其次,在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中后期,相關單位需要牢牢契合我國發布的有關政策文件,靈活地調整工作模式,如果一味地因循守舊、故步自封,那么顯然無法取得良好的防治結果,因而需要不斷地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推進現代林業生態環境的發展建設。
二、全面強化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
從本質上來講,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諸多內容都表現出了按部就班的特征,在整體層面上并未產生較為顯著的偏差。因此這就要求有關工作者能夠在此后的工作中,全面強化對防治技術的學習與引進,以此來不斷提高當下我國林業生態環境管理的水準,此項工作極為重要。首先,在利用人工力量來進行森林病蟲害防治的工作的過程中,人員一定要對化學藥物的使用予以充足的注意,無論是對化學藥物的濃度、時效性、其配方亦或是影響范圍,都需要具有較為清晰的了解,如此便能夠行之有效的降低化學藥物所對現下林業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促使今后各項工作能夠更為有效的開展落實,用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其次,有關人員需要對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的具體應用予以記錄,需要堅持定期觀察相應的效果,同時做出更為清晰詳細的對比,并針對性地改進計劃中的缺點。
三、強化對森林病蟲害的監測
如果想要行之有效的避免受到病蟲害的侵蝕,那么有關人員就必須要促進監督機制的建設,用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病蟲害的威脅,并與之解決。鑒于此,相關單位有必要立足網格管理系統的建設,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深度應用,對周期性爆發的病蟲害予以跟蹤處理,這樣便能夠大幅降低發生病蟲害的概率。換句話來講,監督工作從屬于科學預防病蟲害的核心組成部分。在對林木進行撫育、栽種、調運以及管理的過程中,有關人員需要做好檢疫工作,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避免當前林業生態環境受到外源微生物的感染,同時也是為了防止病菌擴散。當害蟲的蟄伏期到來之后,有關工作人員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與時間進行檢測。
四、加強監督考核工作
林業生態環境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相對跨越時間較長,并且涉及的規模較大。因此一旦忽視工作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就很有可能導致防治質量受到影響。所以林業中的管理人員需要全面強化對病蟲害防治的監督管理,在檢測完成之后,還需要再次檢查作業效果。實際上,病蟲害的防治是具有相應的階段性以及季節性的,其所能夠制定的防治方案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動而產生相應的差異,因而這就要求有關監督管理部門能夠給予其更多重視,積極地優化甚至改變監督模式,仔細分析實際情況,調控監督管理計劃。
五、合理密植
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主要包含人工造林以及天然幼林。就后者來講,其整體分布情況并不均勻,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工造林作為支撐方可。人工造林的規模、形態、樹種均需要按照當地的實際需求來確定,配備合理地造林密度,保障林木都能夠擁有充足的生長空間,全面促進其更新的成長發育。同時還需要建立更為完整的間伐制度,用以為林木的成長發育提供相應的支撐作用。在林木發展的后期則是需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可以通過混交林的開發來提升效率,并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現下林業生態環境的抗病蟲害能力。目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問題在于造林技術尚且不夠規范,大多地區所選擇的植物種類相對單一,種植人員并不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因而導致人工造林難以維持在相應的平衡范圍內。
六、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
有關工作者需要充分明確的是,治理以及預防需要相輔相成。在實際開發的過程中,不僅僅需要做好造林環節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而且還需要選擇良好的種苗、種植區域,用以全面提高林木的抗性,充分契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協調好多個物種的關系,從本質上減輕病蟲害的威脅。從被動防治的角度轉變為主動出擊,將病蟲害防治理念滲透到多個工作流程中,全面提高林業對各種病蟲害的承受能力。我國幅員遼闊,但是人均可用資源卻并不多,所以開展退耕還林政策將會有效擴大我國林業環境面積,同時還有助于促進地區綠色發展。各個地區的政府部門需要對其予以充足的重視,全面強化宣傳工作,動員群眾人員的力量來保護林業生態環境的安全健康。
七、結束語
總之,目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許多建設手段以及操作技術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為了能夠更為有效地促進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有關人員有必要強化對森林病蟲害防治體系的控制,堅持實現技術以及機制的共同作用,針對性地改變各種細節,如此必然能夠全面推進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創造更多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趙琳.現代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鄉村科技,2019(23):78-79.
[2]郭培懷.淺談病蟲害防治技術在林業育苗中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8,38(18):182.
[3]劉曉峰,趙騰.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J].江西農業,2018(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