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加麗
摘 要: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進步,農業生產為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網絡信息技術的出現使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個情況下,網絡信息技術開始與各個行業進行機密的結合,物聯網是在信息技術衍生出來的,它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推動著我國農作物產量逐年增多,同時農民朋友的經濟收益也在逐漸提升。今年是我國全面邁向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實現了精準脫貧,這些都離不開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本篇文章對物聯網技術進行了深入的了解,對物聯網在農業生產中的實際應用進行分析,使其可以更好地推動農業生產。
關鍵詞:農業生產;物聯網技術;應用
我國是農業發展的大國,耕地面積在全世界也是位居前列,隨著時代的發展近幾年我國農業發展也有了顯著進步。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使得農業生產也走向了智慧時代,物聯網技術與農業生產緊密結合,幫助農民從困境中走出來,同時農業產量也得到了提升。農業物聯網主要是指利用儀器實施實時地監控作為參考與實際農業自動控制物聯網,這樣對溫室環境進行科學合理的調節,大幅度提升農業生產的數量,對農產品的質量也是一種保證。物聯網技術產業的發出現使得農業得到了更好地發展,這其實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為了使物聯網在農業生產中更好地融合,需要根據農業生產實際情況來進行融合,提升農業產量的同時保證農民的經濟收益,這對我國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一、物聯網技術的含義
物聯網技術是新時代背景下衍生出來的一個全新的技術,它也被稱作是第三次信息技術的浪潮,它對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其中推動作用。物聯網技術利用信息傳感裝置,同時在互聯網的依托下開展進行拓展,使得物品之間信息交流變得智能化,包括定位、語音識別以及監控等能力。截止目前,物聯網技術開始與各個行業進行緊密的聯系,同時應用到其中,帶動該行業更好地向前發展。我國物聯網技術應用起步較晚,但是在短短幾年內就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這是其他國家所不能完成的。物聯網技術在中國的發展促使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提升,也使得我們重新認識了物聯網技術。
二、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
(一)物聯網技術在現代種植中的具體應用
物聯網技術可以使農業生產變得更加智能化,通過一系列的監控系統可以對田間的農作物24小時進行管理,根據系統反饋的信息可以做出正確地判斷。大田中土壤的狀態不是完全一致的,間隔3米以上的土壤中的物質就會發生不同,根據這樣的情況就要在開展農業活動之前,將監控系統安裝在各個角落,這樣可以將監控細化,做好施肥和防病害等工作。田間施肥是農業生產中最為繁重的一項工作,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將這項工作簡化,利用無人機或者是提前安裝的系統可以開展施肥工作,保證了均勻性同時也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大大提升了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質量。當監控系統顯示田間肥料不足時,那么農民則可以控制系統完成操作。整個過程就像是工廠流水線的形式,一環緊扣一環地保證每一個環節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二)物聯網技術在現代園藝中的具體應用
現代園藝與物聯網技術的結合使得信息數據與智能系統結合,對周圍環境進行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對肥水灌溉的控制以及緊急事件的處理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利用無線裝置中的傳感器對園藝進行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進行控制,如果光照不足就會補充光照,保證園中植物不受到影響。節水灌溉在現代園藝中是非常重要的,將管徑不同的管子埋置于土地表面,對于幼苗來說要放置口徑較小的管子,而茁壯的植物周圍要放置口徑較粗的管子,當監控系統發現濕度較低時,就要需要打開閥門進行灌溉工作,當濕度到達標準的狀態時則閥門關閉。通過這樣的裝置可以節約水資源,同時在標準的環境和狀態下可以健康成長。
三、物聯網在農業生產應用中發揮出來的優勢
(一)可以對農業生產進行智能遠程實施監控
在農業生產現場可以搭建物聯網實施監控網絡平臺,通過該網絡監控平臺可以對農業生產現場的溫度、濕度、土壤狀態、農作物生長情況以及病蟲害等隨時進行監督。與此同時,根據現場檢測數據的結果,控制農業設施設備進行一系列操作,如果溫度和濕度沒有到達要求,可以通過提升溫度或者是噴水的方式來改善農生產實際情況。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對農業生產實施進行監督,根據反饋的數據可以立即采取措施改善周圍環境情況,節省了人力和物力同時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質量,這是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做不到的。
(二)在物聯網技術的幫助下農產品可以實現標準化生產
傳統形式下的農產品都是依靠人力來實現的,在生產中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而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農產品的生產隨機性。在物聯網技術的幫助下,可以建立一個完善的農產品系統,改變農業生產的方式,將原來以農民為中心的生產方式轉變為以數據為中心的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利用物聯網技術讓農業生產變得更加規范,確保農業生產順利進行。
(三)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進行追溯
利用物聯網技術可以對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進行全面的監測和管理,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可以將每一個環節貼上標簽,包括農產品的生產、加工、保存以及物流,將每一個環節中的數據和信息詳細地記錄下來,為農產品建立與之對應的檔案并形成獨一無二的二維碼,消費者在購買農產品的時候可以掃描二維碼,這是就能看到每一個環節的具體情況。這樣的操作保證了農產品的安全性,每一個生產鏈和環節都是公開的,農產品上的二維碼也可以鑒別其真偽,保證了消費者的權益。
(四)物聯網技術可以提升農業資源利用率
物聯網技術不僅僅可以應有到農產品的生產中,同時也可以應有到農業物聯網傳感器上面,這樣可以隨時收集農業環境信息、土壤等中重要信息,根據收集到的數據和信息可以有針對性地調控農業資源,使得農業管理變得科學合理。將物理網卡安裝在農業生產并對光照、二氧化碳濃度進行監控,在數值低于或高于正常數值時則會觸動自動閥進行灌溉等操作。
(五)提升農民經濟收益的同時,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物聯網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在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的經濟收益得不到保證,如果發生一些自然災害會使得農作物受到嚴重影響,那么農民當年的經濟收益會受到影響,但是在物聯網技術作用下,這樣的問題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該技術除了對農作物進行監控,同時,也可以對周圍環境進行監控,可以提前通過數據提醒農民做好防護工作。農業生產中的成本是影響農民的經濟收益的主要問題,化肥和農藥的費用是非常多的,如果在病蟲害嚴重的階段則農民會花費很多的資金。應用物聯網技術,節省人力物力的同時也減少了在農藥和化肥方面的投入,農民通過物聯網技術在家中隨時都可以對生產環境實時監控,利用自動裝置保證環境的穩定。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業生產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從傳統生產方式開始向著全新的方式的轉變,這個過程離不開物聯網技術。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迅速,許多現代農業生產和服務使得農民朋友的經濟收益得到了改善,幫助他們從困境中走出來,邁向更好的生活。物聯網技術對于農業生產意義深遠,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對農業生產來說非常重要,但是在實際應有中還要面臨各種挑戰,克服各種阻力,推動農業生產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宋成秀,褚德峰,宋成香,王利偉,張志強.物聯網技術在山東省農業生產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20,43(07):107-109.
[2]呂慶軍,鐘聞宇,由浩良.物聯網技術在智慧農業節水灌溉中的應用[J].時代農機,2019,46(11):20-21+23.
[3]陳小玲,張錦新,梁鋒娜,鄭凱雯,涂聰寶.物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J].江西農業,2019(1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