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駒
摘 要:桉樹是生長周期比較短而且種植成效較好的一類樹種,桉樹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都比較高,被很多種植人員青睞,而對于桉樹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措施,在林業的生產中也一直在不斷研究和改良,其根本目的就是希望能夠為桉樹的快速生產和發展提供更多理論和突破性的進步。
關鍵詞:桉樹;種植技術;管理措施
一、桉樹的生長特性
加利樹是桉樹的別名,是桃金娘科和桉屬植物的統稱,桉樹具有生長速度較快、產量高的特點,是一種可以生長在日照較好的平原、山坡和路邊陽光充足的樹種。桉樹種類繁多,原產地主要在澳洲大陸,19世紀引種到全國各地,而我國主要分布在南部和西南部地區。桉樹的樹冠小,樹葉的間隙大,透光高,并且蒸騰的作用小,所以不需要經常澆灌,只要年降水量在800~1000mm左右即可保證正常生長。桉樹對于酸性土壤有獨特的愛好,比如紅黃土壤,因為黃土壤層比較深厚疏松,排水相對良好,因此該區域對桉樹的生長也特別有用。桉樹的繁殖能力特別強,可以用播種、嫁接等方法繁殖,這樣可以大幅度減少再造成本,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大量普遍種植良種桉樹。比如國外引進的巨尾桉,然后通過精心的篩選和改良,然后進行人工雜交培育。良樹桉種比一般的桉樹生長周期更短,但產量卻更高。另外,陽光溫和、濕度高、溫度好、獨特的酸性土壤等其他條件都是桉樹快速成長的必備條件。
二、桉樹的種植技術
(一)墾地備種
在植樹造林之前,所需土地通常在8~10月開始做準備,但是不同的地形、不同海拔可能略有區別。在山體的清理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明火的焚燒,大面積的焚燒會對土壤造成嚴重損害,破壞當地生態平衡。桉樹有短生長周期和快速成熟周期,所以必須做好土地的選擇。土壤質量較高,土壤肥力較高是首要選擇。而且在選擇土地時,我們也會選擇土壤層較深、土壤肥沃的地區。而桉樹的種植也會有一些坡度要求。在清理過程中,我們通常采用手工而非機械的清理方法,使用分級長度工具根據預行間隔規格校準樹木,而另一方面,如果地面斜率較低,土壤層較厚,則可以通過機械耕作回收全部地面。然后采用人工手動挖坑。
(二)育苗
容器育苗的方法我們一般根據植物的生長來選擇適合的容器,而我們通常在植物加工中使用的兩種方法是播種植物和增強植物,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當植物到達培養階段時,通常會選擇更好的樹種來提高質量和優化增長。一般來說,冬天或春天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進行播種。植物栽培技術的種植,通常在3~4對真實的葉子上重新種植。把它移栽到營養杯中培養,等到30~50℃后,這個時候的高度基本超過15cm,我們就會把它轉移到苗圃內,為后期種植工作做好鋪墊。
(三)種植
清理好雜草,保證桉樹苗的單一性,避免雜草嚴重影響桉樹生長。
三、桉樹的具體管理措施
(一)桉樹的種植管理
施肥對于桉樹的種植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施肥的工作也不僅僅只是給桉樹簡單的施肥而已,而是有特定的考究的,比如以下幾個方面有相關規定,種植桉樹之前一定要先做石灰消毒和基肥施加,這樣是為了能夠讓土壤的清潔和肥沃程度達到最佳。而桉樹苗栽培的間距為3m×2m之間,打穴尺寸大約為70m×50m×35m,種植密度為100株/600m2。一定要注意把控種植密度,密度太大,水分的吸收效果就會不理想;而密度太小,就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使其達不到預想的效果。而回土時要盡量在洞穴旁邊1m左右,這是施肥前的準備過程,還包括正確和均勻地攪拌糞肥;施肥時必須確保施肥的均勻性,以避免糞肥的不規則性導致不對稱的生長。施肥后,必須用水澆灌桉樹植物。同時在施肥過程中,盡量不要太靠近桉樹的根部,以免損害桉樹根部,影響桉樹的正常生長。
(二)桉樹蟲害的預防
桉樹在生長的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會遇到蟲害,那么怎么樣才能有效地降低病蟲害呢?我們需要采用各種方法只要能夠保證其健康成長的預防和治理工作。比如蟋蟀、白蟻、金龜子等都是桉樹生長過程中的常見蟲害。這幾類害蟲會啃食樹干和根莖,如果不及時治理,將嚴重影響桉樹的正常生長,甚至導致死亡。為了預防這種侵襲,可以在植樹造林施肥期間將適當比例的呋喃添加到基質肥料中,或者在植樹造林前將苗圃浸漬在5%的3000倍氰甲烷溶液中。但一定要確保粉末不會與幼苗接觸,因為有可能影響幼苗生長。白蟻是桉樹和其他生物威脅特別大的害蟲,是最常見的寄生蟲之一,抗擊白蟻,我們可以依據白蟻喜歡甜味的特點,使用相對高的甜度的食物來實現誘導白蟻,然后用藥物進行集中處理,也可以使用抗生素來控制白蟻,最常用的抗生素有阿巴麥卡汀和衍生物等。
(三)桉樹的病害防治
除了在桉樹生長過程中產生的蟲害外,病害也是危害桉樹正常生長的常見問題之一。所以在桉樹種植之后也要加強巡邏,多觀察桉樹的根、莖、葉,便于盡早發現病害盡早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治。首先在桉樹種植前就應該選擇抗病強的品種進行育苗,以提高后期桉樹生長的抗病能力。然后在種植之前對土地進行一個全面的消毒處理,防治病原菌侵害桉樹。對桉樹生長危害最大的有青枯病、焦枯病、桉苗莖腐病等等,對于青枯病,最容易侵染幼樹,嚴重時可導致整株死亡,所以一旦發病,只能連根拔除,銷毀病株,并用石灰將株穴消毒。對于焦枯病,最容易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下產生,主要表現為枯枝落葉,也可導致桉樹死亡,最好的防治措施就是造林地一定要最好排水,種植密度不能過密。桉苗莖腐病一般發生在苗期,表現為莖部腐爛進而枯死。主要防治措施可用百菌清或者波爾多液稀釋后噴灑苗木。
四、結語
作為能夠提供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桉樹來說,我們在種植中一定要保證種植質量和存活率,保證桉樹的健康生長。所以在桉樹種植的選址點需要做嚴密的準備,確保每一道工序都是最科學的,為桉樹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提升幼苗的存活率。同時,還要使用合理的撫育方法,達到健康成長的目的,保障桉樹必需的生長環境和營養方面的需求,提高桉樹的質量。桉樹的種植環境和生長期也要不斷地調整和精進,使桉樹更快地成長,發揮更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黃渝倫.桉樹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探討[J].綠色科技,2019(03):216-217.
[2]王軍.桉樹種植技術和管理措施[J].綠色科技,2019(11):240-241.
[3]梁乘瑋,李沛霖.桉樹的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8,12(12):94-95.
[4]黃海江.桉樹種植技術及其管理建議[J].南方農業,2018,12(1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