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芳芳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的快速發展,畜牧業的發展速度也呈現出穩、快、好的形勢,尤其是在帶動農業發展、振興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彰顯了畜牧業的戰略地位,畜牧業是大農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一個朝陽產業,農業與畜牧業發展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關系。
關鍵詞:畜牧業;農業;發展;關系
一、我國畜牧業發展現狀
由于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經濟發展進入了快速發展軌道,大大促進和帶動了我國畜牧業良好發展,畜牧業現已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振興農村經濟的朝陽產業。近幾年,畜牧業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貧困戶增收的一個重要來源。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個體經營占有絕對的比例,大部分養殖場都是由小到大、從散養到規模、由粗放管理到科學管理慢慢發展起來的,尤其在養殖規模和技術的應用上,都缺乏一定的政策引導和技術優化,雖然新技術、新成果的應用推進了養殖業快速發展和科技含量提高,但還不夠廣泛、不夠深入,在專業化方面有待考究和提升,這是由于受養殖企業自身條件影響,受資金、管理、技術等方面的限制。目前據統計,畜牧業占農業產值的比重達到35%以上,個別地區達到40%,由此看來,畜牧業實實在在是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但與西方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仍然不可同日而語,我國畜牧業發展的特點主要是規模小、標準化程度低、管理相對落后、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差,場區養殖為主要模式。而西方國家畜牧業特點是規模大、農場式、成本低、生態化、高效益。近幾年,國家出臺了很多支持畜牧業發展的政策,畜牧業得以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規?;⒓s化程度大大提高,養殖管理水平快速提升,產業鏈條進一步拉長,養殖效益明顯增加,可以說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產業,很多地方把畜牧業列為主導產業。但是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瓶頸問題。比如,養殖用地與農業發展的矛盾,城鎮規劃與養殖場建設問題,養殖污染防治問題,越來越復雜的疫病防控問題,畜禽產品質量安全與飼料獸藥投入品問題,農業資源利用與畜牧業發展機構調整問題等,直接制約和阻礙畜牧業發展。
二、畜牧業與農業的關系分析
(一)畜牧業的重要地位
前面已經論述過,畜牧業自從有了人類一直是主要產業,由原來的生活食用到生產使用,由維持生命到生產動力,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畜牧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豬、牛、羊、禽有散養階段進入到規模養殖階段,由原來的“雞蛋換鹽”時代變成了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肉、蛋、奶進入尋常百姓家,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的高低就是依據肉、蛋、奶人均占有量,我們的餐桌上、生活中都與畜牧業息息相關,同時畜牧業的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特別是我國內蒙古、青海、新疆等具有先天性的畜牧業發展優勢,畜牧業的重要地位日趨凸顯。
(二)畜牧業發展促進生態綠色農業發展
農業的飛速發展得益于肥料的投入,特別是無機肥料,既省事見效又快,但是,隨著生態綠色農業發展,大量無機肥料的使用特別是對蔬菜、水果具有一定的殘留,使用畜禽糞便等有機肥料有利于綠色農業發展,減少了農藥肥料殘留,可根據農作物品種使用經過處理的畜禽糞便,特別是蔬菜、果樹施用畜禽糞便,能夠提高蔬菜、瓜果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畜牧業的發展要根據土地對畜禽糞便的消納量制定發展規劃。
(三)畜牧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很多農戶依靠養殖業發了家致了富,依靠養殖脫了貧,特別是近幾年,畜牧業的發展是農民得到了實惠,一個勞動力養殖5000只蛋雞完全能夠承擔,正常情況下,能夠盈利12萬元左右,雞糞可以成為15~20畝地的有機肥料,僅此一項土地肥料節約投資8000元。如果一個農民養殖200只羊,利用作物秸稈可以節省飼料投入5000~6000元,每只育肥羊可盈利300元,年內收入可達6萬元,還可為20畝地提供很好地有機肥,是一項比較穩定的增收項目。畜牧業大都是短、平、快項目,投入快,見效快,收益快,可以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實施。畜牧業有很好地發展潛力,與農業相比效益更加可觀,多年來的發展證明,依靠養殖業發展成長起來的企業家要比依靠種地發展起來的多。很多地方畜牧業發展帶動了其他行業發展,如屠宰加工業、皮毛加工業、食品業等,帶動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農業是畜牧業發展的基礎
玉米是很好地能量飼料,特別是養豬、蛋雞、肉雞都離不開玉米;豆粕、菜籽粕、棉粕等是較好的蛋白質飼料,各類動物養殖都需要較好的蛋白質飼料;麩皮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氨基酸是動物養殖營養需求必不可少的;胡蘿卜、甜菜、紅薯、馬鈴薯等塊莖類植物是很好地碳水化合物飼料,作為畜禽飼料適口性強、易消化,是奶牛、肉牛、生豬、羊等動物很好地搭配飼料。為促進節糧型家畜發展,國家近幾年出臺了支持牛、羊發展的優惠政策,在項目安排、資金使用等方面予以支持。供給側結構調整,就是大力推進牛羊發展,促進農業秸稈利用,解決人畜掙糧矛盾,目前推廣應用的全株玉米青貯就是很好地農牧結合項目,秸稈青貯既促進了牛羊發展,又解決了農業污染問題。隨著牛羊快速發展,大大提高了秸稈利用率。
三、促進農牧有機結合
農業是基礎,是國計民生重要產業;畜牧業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支柱產業,也是人們提高生活水平,保障身體體質的主要產業,二者有機結合可以互相促進,共同發展。一是貫徹落實優惠政策。國家連續多年下發的一號文件就是促進農業增效,發展農村經濟的綱領性政策,是促進農牧結合的指導性意見,必須加以認真研究、貫徹、落實,讀懂、讀會、理解透政策才能出臺新舉措,才能更好地指導農業生產和養殖發展。二是強化農牧有機結合意識。思想意識是指揮行動的基礎,思想重視了,意識增強了,認識到位了,措施就更加符合實際,作為基層農村工作人員,要積極推進農牧結合。三是創新農牧結合新模式。農牧產業是相輔相成的產業,原來的模式已經不適應新形勢下農業發展的需要,必須創造新的模式,如:干糞堆肥+沼液還田,有機肥加工+豬—沼—田(菜)、林(果)、魚,豬—沼—菜—果,秸稈+?!S—田等模式,大力推廣“畜肥果”“畜肥菜”“畜肥茶”模式,進一步提高秸稈利用率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合理調整優化畜禽養殖結構、空間布局和發展規模,強化果菜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等種養結合政策宣傳引導,培養養殖場戶合作意識。與廣大養殖場戶共同研究土地租賃、種養合作、協議消納等熱點難點問題解決方案,協助養殖、種植業主建立糞肥訂單消納利益共同體,不斷創新推廣多種形式的種養結合模式。農業、畜牧等部門開展畜禽糞便就近就地資源化利用技術指導服務,更好地促進農牧業有機結合,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淺析畜牧業發展與農村經濟農民增收的關系》(《農業與科技》201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