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廣宇
五年一度的新加坡國會選舉于7月10日結束,面臨尚未消除風險的新冠疫情,外界預測大部分人會選擇穩健的執政黨。事實也確實如此,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贏得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席。
此次選舉的投票率高達95.63%,廢票率也是歷史新低,說明民眾投票熱情高漲。雖然結果并不出人意料,但在這種穩定中仍然出現了一些新變化、新趨勢。
從數據來看,人民行動黨雖然蟬聯執政地位,但得票率為61.24%,比2015年減少了8個百分點,略高于2011年那次史上最慘的“慘勝”。而在全國31個選區中,人民行動黨贏得28個,比2015年也減少了1個。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更是直言,這個選舉結果不如預期。
而相比之下,反對黨工人黨的成績十分亮眼,創紀錄地獲得了其余的10個國會議席,得票率比上屆大選也有上升。選舉過程中,反對黨出現了一些表現亮眼的候選人,比如在新設的、選民多為中青年的盛港集選區,就有思辨能力很強的學者林志蔚等“網紅新星”冉冉升起。
雖然執政黨的根基仍然穩固,但能否讓下一代領導團隊順利接班,現在看來還是有些變數。李顯龍宣布自己將于70歲退休,這是他以總理身份參加的最后一次大選,因此,被視為李顯龍“接班人”的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在此次選舉中的表現,自然備受關注。但王瑞杰的成績同樣不太理想,他冒險離開了深耕多年的淡濱尼集選區,挑戰全新的東海岸集選區,結果以53.4%的得票率險勝工人黨候選人佘雪玲。
再往前看,李顯龍的胞弟李顯揚加入反對黨前進黨,雖然形成了一些影響力,但他此次并沒有參選,前進黨也是一席未得,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無論是對于政黨還是選民,“李氏家族”爭斗的話題都不再是被社會關心的關鍵問題。

7月11日,新加坡總理、人民行動黨秘書長李顯龍抵達人民行動黨一處支部時揮手。圖/人民視覺
新加坡社會現階段的首要問題還是防疫和保民生、促進經濟發展。上述問題并未使新加坡人的參政熱情降低,反而使人們有了更大的動力,尤其是對于年輕人而言。《聯合早報》上個月對100名21歲至30歲的90后年輕人展開網絡調查,結果顯示,新冠疫情提高了年輕人的政治和社會意識,過半受訪年輕人因疫情而更關注本地政治,并希望有更大的政治話語權。
而波及全球的種族問題,雖然在整體上看還沒有影響到多元文化背景的新加坡,但還是出現了端倪。
李顯龍在選后的發言中稱,這個選舉結果表示,新加坡人希望在議會中看到“某種程度的平衡”。再往更遠的未來看,新加坡政壇的發展即使看起來依然穩健,但也未必不會受到全球政治生態變化的影響,產生較為深遠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