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素京
摘 要:2014年1月1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頒布實施。實施內部控制的目的是為了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保證單位資產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質量,防范舞弊和腐敗行為發生,從而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隨著內部控制工作不斷推進,內部控制的規章制度不斷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其中,作為內部控制重要組成的會計內部控制,也在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進程也快速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在提高財會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改變了內部控制的方式,影響了內部控制的環境。本文主要針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現狀進行簡要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以及如何運用會計信息化手段提升內部控制成效。
關鍵詞:會計? 信息化? 行政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一、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意識不強
內部控制是單位對其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控制的一種手段。內部控制作為一項動態監督機制,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目前,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對內部控制的理解比較簡單,單純將內部控制歸結為崗位之間的相互牽制以及不相容崗位之間的相互分離,認為內部控制是單位領導、財務部門或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與己無關,對內部控制的原理、內容、范圍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導致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內部控制意識不強,不利于內部控制制度的實行,同時也會弱化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
(二)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頒布以來,絕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根據規范要求制定了內部控制制度,但在制度的全面性、適應性、有效性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內控制度涵蓋的范圍、內容、標準、質量也千差萬別。
(三)內部控制的手段落后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對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內部控制手段落后的問題越來越顯現。比如,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一直舉步不前,會計信息化建設水平偏低,會計核算監督與內部控制手段沒有實現很好的結合。會計電算化與內部控制分離,財務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信息溝通不及時,會計核算與監督滯后,削弱了單位經濟活動內部控制的效果。在信息化建設高度發展的今天,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仍然偏重于傳統人工控制方式,而人工控制方式一方面無法消除人為操縱的可能,進而造成內部控制失效;另一方面也可能因工作上的疏忽或失誤導致內部控制失效。
二、會計信息化對內部控制工作帶來的影響
(一)內部控制工作方式方法發生新的變化
一直以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工作方式方法,通常是由單位領導、相關管理人員、財務人員負責整個過程。經濟活動的申請、審核審批、會計信息查閱分析、標準控制等全部由人工完成。這種工作方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工作效率低,還容易出現差錯,無法保證經濟活動決策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運用會計信息化手段,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所有人員都能夠通過授權訪問會計信息系統平臺,在信息平臺完成經濟活動的申請、審核、審批、查閱等功能,在大大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會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給單位內部控制帶來積極影響。
(二)內部控制的范圍和環境發生新的變化
隨著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范圍、內部控制的環境有了新的變化。通過信息化手段,能夠將行政事業單位全體人員納入會計信息系統的終端,全員參與內部控制的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內部控制理念不斷增強。
三、做好內控工作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學習,提高全員內控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加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宣傳和學習,讓每位職工了解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容、控制原理、控制目標以及自身在內部控制過程中職責與作用,逐漸熟悉和掌握內部控制制度,自覺參加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運用,使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全員內控意識深入人心。
(二)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努力提高內部控制運行的執行力
行政事業單位要不斷加強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與完善,就要努力提升內部控制制度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和適應性。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主要解決以下問題:一方面單位應制定規范的內部控制流程,增強內部控制制度的實用性。另一方面也要不斷隨著實際情況的變化和管理要求的提高,及時修訂和完善內控制度。同時,單位還應當進一步建立健全內部經濟活動風險評估評價機制,每年定期組織對單位內部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評估,確保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內容完善、執行有效。
(三)完善內部控制手段,實現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系統結合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會計電算化已經成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基本手段。就筆者掌握的情況看,目前,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與內部控制是分開實施的,這顯然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實施。將內部控制的原理、方法和手段融入會計信息核算系統,不但有利于加強對單位經濟活動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提高內部控制的時效性,增強內部控制的效果,還有利于提高單位整體的工作效率,增強全員內控意識。
將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系統結合,需要改變目前單一的會計電算化核算模式,建立集會計核算、授權審批、預算控制、收支控制、資產控制、信息查詢、內部審計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會計信息系統。通過會計信息系統的費用報銷流程設計,將單位內部控制的方法融入會計信息系統。單位每位職工都能夠依據授權成為會計信息系統的終端,單位經濟活動的流程均能通過會計信息系統展現,預算控制、收支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政府采購控制等都能夠實現由單純人工控制向系統與人工結合控制的方向轉變。這些轉變增強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規范性,減少了人為因素導致的內部控制失效風險,從而提高單位內部控制成效。
在會計信息化對單位內部控制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面臨以往沒有的諸多挑戰,網絡平臺的應用增加了會計信息數據泄密的風險、系統故障導致的數據丟失風險等。因此,單位應當高度重視網絡平臺建設,不斷加強風險意識,增設信息系統控制崗位,專門負責會計信息系統平臺的維護、管理及升級工作,防范病毒攻擊、非法入侵及網絡故障造成的系統癱瘓與信息泄露風險。
四、結束語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會計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不斷推進,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與內部控制的結合必將步入一個新的階段。信息技術與內控制度的相互結合,不但能夠改進內部控制的實施手段,還能夠提高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優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行政事業單位也要清醒的認識到會計信息化對內部控制產生的不利影響,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使單位內部控制工作不斷走向深入。